教医生好好说话,这门课很有必要
2018年,麻醉科医师陈怡绮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儿科学院里,开设了一门医学沟通艺术课。
沟通是一门艺术,“医学”则为它增添了几分难度。这是一群医生,教未来的医生“好好说话”的故事。
《了不起的儿科医生》剧照
共情能力
学医时,陈怡绮没有真正学过怎么做医患沟通。缺少的这门课,只能从实际的工作经验中弥补。随着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患者,陈怡绮发现只有望着对方的眼睛,才能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表达得更清楚。
有一次患者的投诉让陈怡绮记忆犹新,事情发生在成为麻醉科医师的第一年。那天的手术已经做到了下半夜,人困马乏,她给一个进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了半身麻醉。在手术过程中,突然有个电话打过来告诉她,后面的一个急诊手术不开了。想到自己结束这台手术就能睡觉了,陈怡绮旁若无人地欢呼了起来。
第二天她就接到了投诉。当时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说:“我正在经历着关公刮骨疗毒一样的痛苦,旁边的小姑娘就开心地笑起来了。”可陈怡绮感到冤枉,外科医生都说了,麻醉打完之后肌肉是很松的,这就说明麻醉效果是到位的。
“这就是共情能力比较差的情况。”现在的陈怡绮这样批评过去的自己。
透过争吵看需求
患者A气势汹汹地冲进了诊室。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外面排了很久的队,原本该轮到他看病了,另一个患者B却先他一步进了房间。
场面很快变成了两个患者的争吵。医生试图从中调解,“先把手上的(患者)看完,马上再请被插队的患者进来”。但医生的话马上被A呛住:“我要去投诉你,你这个样子怎么当医生?医院的规矩都不遵守,你还当什么医生?”之后,医生的解释都会被患者一连串的质问打回来,他有点手足无措。
这场争吵就发生在医学沟通艺术的课堂上。两个真正的医生扮演“患者”,被呛得哑口无言的“医生”,则是医学院的学生。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生的梅照阳,当时就坐在讲台下看这场模拟演练。在他的设想中,如果自己是医生,做法大概也会和台上的同学一样,先接待相对急的B。
陈怡绮给出了不同的解答:既要照顾两个患者的需求,又要坚持同一时间只给一个患者看诊的原则,医生可以引导插队的患者B找护士帮忙安排叫号,然后再优先给原本排队的患者A看诊。
“(否则)患者会想,怎么医生在给我看病的时候,不专心面对我的问题。”梅照阳还记得老师的提醒,“让患者感受到医生是全身心投入他们的问题上的,这是患者体验里很重要的一点”。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师从恩朝是该课程的教师之一。一次模拟演练中,一个患者出去做检查,错过了医生例行查房,事后生气地来找医生要说法。扮演医生的学生感觉很冤:“我也没做错什么,都是按照床位号一个个查,也不是故意不查你啊。”
追究对错,偏离了患者真正的需求。从恩朝说,患者真正想传达的需求只有一个:他没有被查房,希望能补上。医生的回答也可以变得简单:“我抓紧时间,今天夜查房早点查你”,或者“你需要了解什么,我带人专门来复查”,一句话就能避免矛盾的升级。
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痛苦有很强的共情力 / 图源:《谢谢你医生》剧照
“你当时的话对我来说很重要”
良好的沟通可以换来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与合作。最近,一个10年前的患者重新到门诊来找从恩朝,只是为了告诉她自己治好了。10年前,患者原本已经打定主意,无论怎样都不吃药了。但从恩朝让他感觉到,医生在认真地分析自己的病情,如果不吃药,不利于自己情绪的稳定和工作的发展。
这些分析改变了患者的想法。后来,他坚持吃了很长时间的药,病情也逐渐稳定。这一次,患者就是特地为了感谢医生而来:“我只是想告诉你,你当时的话对我来说很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要把患者当“人”。“你理解他的需求了,共情到他了,他才更愿意去解决困难的问题,不然他就不解决了。”从恩朝说。
王博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在实习岗位上,他在摸索、践行与患者沟通的艺术,并得到了正反馈。在心内科实习,每次做心电图检查时,他都会把检查结果主动向患者解释。事实上,心电图的报告会由专业医师开具,实习生的解释是“无所谓的”。但王博发现,有时他只是多说了一两句话,患者也会很感激。这让他意识到,这样做是对的、是应当的,并且也不费事。(摘自《南风窗》第22期 作者 祝越)
以上文章刊登在《报刊文摘》11月25日第3版
微信一键订报纸请点击下图
订报咨询电话:11185-9-2
订报完成后,可在“中国邮政”微信号中查看订单。
您也可以去邮局订阅,《报刊文摘》邮发代号是3-15
【礼上加礼】
保留好全年订报截图,可在本号免费开通价值150元的有声电子报,播放给爸妈听。
开通方式
从哪里可以看到报刊文摘电子报?
设置星标方便找到
“点我读报”一键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