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徒伟智
我的传媒生涯最后一站,是投身编辑《报刊文摘》。
它有分量,我知道的。1980年1月它刚创刊,我就订了。为纸张紧张,初始限印5万份,订上的算幸运儿。往往,报纸看完还没完,很多会转交亲友传阅。我也是因着感觉好,每期看完寄给在北京远郊房山区工作的大哥,让他知晓外面世界。他回信道,“编得好!我是篇篇细看,像咀嚼红烧大排,连缝隙里一丝丝都不舍得漏掉”。
它还分布广。20多年前有一回参加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组织的体检,住在华东疗养院。没承想惊动了当方土地,无锡市委副书记邀约老编老记聚谈,逐一对话,语及我所在的《报刊文摘》,他称许,说有品位,他和几个同事都是常年订户,下面的干部、教师、市民订阅的也很多。直说得我心里热乎乎。
一张四开小报纸,不胫而走,遍及全国,美誉满满,在同类报纸中发行量居首。巅峰时期,竟是期发300万份哩!外因,诚然有:创刊最早,依托于母报(报业集团)齐全的报刊资料,又是立足于沿海特大城市,交流频繁,得风气之先……但是,毕竟,内因是更重要。这,就是文摘人常常讲的“眼光”。
图源网络
进入这个集体,第一天听老主编交接工作,他就谆谆叮咛,谈了选文须有“眼光”。何谓“眼光”?渐渐体悟,要旨在依照创刊时确定的“集各家报纸之新,为读者提供方便”方针,用大格局高品位,聚焦时代变革下的政经热点,反映社会演进中的百姓心声,讲述典故要揭示规律,推介美文求富含哲理,总之通过为读者服务达到引导的目的。同行之间自然要虚心学习,要求同;也要求异,其难能者在同中求异。
真佩服同仁们的眼光。尔后,我知悉,不仅办报的,而且读报的,皆有眼光。什么暴力凶杀奇案,什么腕儿明星艳闻,于彼处也许尚容栖身,于此处却大抵碰壁。记得一回,有建议摘登某“土明星”一组多篇报道,我没顶住——回头看,其实主要原因在我,新来乍到的我对本报读者的口味特性认识不足,未能尽述其详以谏服有关人等——结果报纸一发,好多地方的读者来信批评。吃惊之余,晓得了,《报刊文摘》凝聚、甚至可以说发展了一群高端读者;他们需要的是祛俗存雅、舍低就高。
当年,据同仁告知,我们的读者见识品位一般较高,但是林林总总散布各阶层;说是高端读者,却远不等于“高收入阶层”。看看昔时调查,显示订户中既有公务员、实业家、高级白领、教授学者,也含有诸多偏僻边远地区的农户、摊贩、庶务员、村办教师,等等。“收入有限,人家订报纸要挑挑拣拣的”,潜台词就是,被选中不容易,可不能对不起他们啊。办报的,读报的,真是充满理解的同情。
在编辑部内,遂经常感受到同仁们对于读者的敬畏,每一篇短短的文摘稿无不是商议斟酌而后可。“摘这一篇,会叫座”,“摘那一篇更好,更有政经新意”,争来论去,一片赤诚对读者。
离开报刊文摘编辑部,很久了。“年一过往,何可攀援”(曹丕《与吴质书》),退休后我都没有联系了,连搬迁后新的办公地点、新的同仁名姓都一无所知了。然而,有时候,于不经意间,又仿佛“穿越”般的,眼帘前闪现出同仁聚首一起精心改稿的熟悉场景。
尤其前两天,正好上网查资料,又看到1936年那位租界公共汽车公司售票员回忆鲁迅的名篇(阿累《一面》)。重温他在内山书店避雨,看中的鲁迅译《毁灭》+曹靖华译《铁流》书价共计三元多,然而他却仅有一元多点,还是他跟另一同事几天的饭钱。恰好在店堂与内山老板聊天的鲁迅,见状化解了尴尬——提出曹的书收一元,自己的书奉送。“我费力地从里衫的口袋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店门。”读文至此,联想阵阵,感慨无已。
图源网络
忘不了,“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一块钱,竟带着体温,显示藏掖之深,折射读者之贫。一个贫困的,却又好学上进、宁可化用掉饭费也要购好书的青年形象,耸立于前!他们身无长物,袋无余银,却是民族之中坚、社会之希望。有钱的不读书看报,读书看报的没有钱,旧时代如此荒诞不公,恰恰反过来,催促着进步文化人要为读书青年提供最优秀的精神产品。这才对得起他们的付出!
忘不了,今日文化人的肩头责任。时代不同了,家给人足成为大概率。恩格尔系数持续跌降,眼下这些年不需要谁谁格外节衣缩食才能来买两本书订一份报了吧。但是,应该看到百姓挣钱茹苦含辛,钱有也不多,亟待量入为出,慎防“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还该看到,快节奏社会条件下,收入既是有限,时间和精力更是有限。读报看书,业余充电,费心劳神,何其不易。惟此种种,新时代的普罗米修斯,无论办报的编书的搞传播的,都要精益求精为劳动者提供第一流作品。这才对得起他们的渴盼!
(原载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炎黄子孙》 作者为《报刊文摘》老主编司徒伟智)
看更多内容,请点亮下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