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在焦作市白庄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件陶质的明器。这件明器制作精良,惟妙惟肖地刻画了汉代的一栋七层的连阁式仓楼。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的是,除去陶仓楼的精美。它的楼上还有一个特殊的部件,不仅从未出现过,还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秦汉代的未解之谜。这个特殊的部件是什么东西?它又解开了汉代怎样一个未解之谜呢?接下来,就让小编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汉代,是中国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间,汉族,汉字都从这一时期开始。与此同时,汉代的建筑业也有了空前发展,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这里,便产生了一个疑问,就是两座高楼之间是如何连接的。根据文献记载中,从秦朝起,就有一种建筑结构叫复道。这种复道,很可能就是古代高层建筑之间的一种空中通道。可是,由于秦汉代的建筑普遍以木质为主,所以几经战火之后,到今天已经荡然无存。这么说来,是不是我们就无法看到真实的复道?或者,根本就没有复道这种连接方式?这个谜题,一直萦绕在考古人员的心头。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汉代的建筑是什么样的:
汉代人们把在世间的建筑用陶土做成微缩的模型,带到死者的墓里。这些微缩的建筑模型,有农庄,有院落,有戏楼,有仓库,等等。它们不仅严格按照比例缩小,而且十分注重写实,从结构,到装饰,都有着精心的刻画。
这些建筑明器中,仓楼是一种有着鲜明的汉代特点的明器。仓楼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仓楼一般由院落、主楼、附楼构成。主楼有的五层,有的七层。第一二层,基本上就是仓库。没有门窗,只在二层有几个用来通风的小窗。从第三层起,才是主人生活的场所。这里,不仅有大门阔窗,而且还会出现伸出来的阳台。
重要的是,仓楼是汉代典型的高层建筑。而且,一般都有主楼附楼之分,且同时存在。按照常理推断,在仓楼的主楼附楼之间,就应该有类似复道的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可是,从建国开始,陆续出土了七十余座仓楼明器,没有一件仓楼上带有复道样式的构件。
山穷水复之时,却又柳暗花明。1973年,在河南省焦作市的白庄,考古人员即将完成对一座汉墓的清理时,正在准备收工。突然,一名考古人员发现一处塌陷的泥土下有异常。泥土中似乎埋着什么东西,他用手撼了一下,还没有撼动。很明显,这是个大物件。考古人员赶忙清理附着的泥土,六个小时后,一件高达1.9米,主楼七层,附楼四层的彩绘仓楼便出现在了人们眼前。
这件仓楼是目前发现的最高大,最完整的仓楼明器。它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这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主楼民附楼之间的复道。这条复道整体呈横长方形,两侧都有密封的墙,墙上开有小窗。复道的上面有两层坡顶,顶上盖有整齐的瓦片。复道凌空连接于主副楼之间,形成一段封闭的长廊。可以想象,当年的古人行走其中,来回于主副楼之间,即使外面有再大的风雨也无所谓。
复道之谜终于解开了,而我们在感到轻松之余,就只有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了。如此看来,关于古代,再多的未解之谜都一定会有答案,只是我们还未发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