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许多农业区县的土壤调查显示,我国大面积农田经过四十多年“化学农业”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几近耗尽。
国家农业部门近两年行的测土调查,每个县抽取4000-6000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2%以上的不足5%,有机质含量1.5%以下的占80%,还有近15%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
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意味着农作物基本上不能由土壤吸收到水溶有机碳。农作物从根部得不到碳供应,这就导致缺碳。
缺碳,直接造成农作物的主要病害!
根系衰弱
根系靠什么促?
首先是根的趋水趋肥性,使根系有一种内在的向外向下伸长的刺激,缺了有机质的土壤含水性差,各类肥料溶液向根部“表达”能力差,致使根系生长的内在刺激不足;
其次,土壤微生物同根系的互动,是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土壤中有机质不足,微生物繁殖所需的碳源不足,致使根际微生物群落稀疏,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太弱,根系就失去了生长的外部刺激。
因此土壤缺乏能被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直接吸收的水溶有机碳——有效碳,直接造成农作物根系衰弱、老化。这就是农作物减产和抗逆性差的根源。
早衰
农作物早衰的原因,自然与根系衰弱直接相关。
大量试验充分说明:有充足的有机碳,植物生命力就旺盛,就长寿就高产;反之,植物就早衰,就减产。
此外,还有黄叶病、失绿症也是常见的缺碳现象。
而这些缺碳蔬菜,食用的话口感平淡,有些完全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化肥化药使蔬菜物质组成比例变异,新陈代谢缺失紊乱。
缓解药害
农药残留现象在我国十分普遍,因此造成的药害现象也时有发生,如果土壤有机质丰富,其实就可以减轻药害的发生。
残留农药通过氧化和光分解,药性又会进一步降低,重新繁殖起来的微生物反过来会“吃”掉这些残留物。
如何增加有机碳
我们常将土壤板结的罪魁祸首丢到化肥身上,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土壤有机质不足。这就意味着,要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肥并不等于有机质,施入土壤的有机肥也需要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慢慢分解,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施入充足的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和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
有机质丰富,化肥被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化肥残留于土壤中的硫酸根、氯离子、亚硝酸盐等物质会因转化为水溶有机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土壤微生物的多重作用而无害化,使土地可以永续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