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久前,三峡集团所属三峡建工浙江天台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简称“天台抽蓄公司”)搬了一次家,把天台县城的临时办公点搬到了毗邻电站现场的坦头镇新营地。
永久营地与电站主体工程同步建设,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这是三峡集团水电建设者的惯常做法。
浙江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简称“天台抽蓄电站”)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浙江省“十四五”期间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也是三峡建工“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的首个抽蓄项目。天台抽蓄电站是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计划于2025年底实现首台机组投产目标,有望成为首个在一个“五年计划”内完成核准、发电的抽蓄项目。
《中国三峡工程报》记者是天台抽蓄电站新年接待的第一拨“客人”。
向投产目标发起冲刺
2025年,天台抽蓄电站将迎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的一系列关键节点——3月份下水库蓄水,6月份上水库蓄水,10月份首台机组开始有水调试,12月首台机组投产。
从位于坦头镇的营地出发,10分钟就来到电站建设工地。放眼望去,上下水库施工现场车辆穿行,一派忙碌景象;压力钢管厂机器轰鸣,六七个部位焊花飞溅,宽大的钢板在卷板机下移动;道路边,施工车辆正在喷射植被混凝土,对岩石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
▲ 天台抽蓄钢管厂全景 资料图片
现场工程师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底,库盆开挖工程已经完成,上下水库大坝已经填筑到顶,上水库主坝和副坝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下水库大坝面板防渗止水施工如火如荼,朝着今年3月下水库蓄水目标冲刺。
地下厂房的隧洞里,灯光明亮,管网整洁。记者走进地下厂房,只见钢筋绑扎和厂房装修施工并行进行,首台机组定子线棒正在下线施工,备仓、浇筑、装修、下线等作业面现场干得热火朝天。
“天台抽蓄电站已经进入投产冲刺阶段,我们正在围绕蓄水、充排水、倒送电、专项验收和首台机组调试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年底投产目标不动摇。”天台抽蓄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杨葛说,今年春节期间,上下水库、厂房装修和机电设备安装、引水系统等均保持连续施工,以决战之势全力冲刺2025年“收官之战”。
新技术带来新成绩
▲ 技术人员正在天台抽蓄钢管厂进行焊接施工 摄影:彭宗卫
1000兆帕级高强钢成功应用,当属天台抽蓄电站的亮眼成绩。2024年初,天台抽蓄电站首台钢岔管预组装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其整体质量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采用更高强度等级、更小壁厚的钢板,可以减少钢岔管的重量和焊接量,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更好地实现电站“高水头、大水能”的目标。
“与传统的800兆帕级钢板相比,用1000兆帕级钢板可以减轻重量约20%,而且焊材使用量相应会降低,施工时间可减少10%。”强林林说,焊接天台抽蓄电站1000兆帕级钢板的焊工,都是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培养出来的高级焊工,先进的技术水平、成熟可靠的焊接工艺为天台抽蓄电站高强钢管焊接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国内外首创开展坝面全无人化智能筑坝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天台抽蓄电站的另一个突出亮点。
大中型水电建设现场,仓面窄、机械多,生产场景复杂,天台抽蓄公司研究应用坝面全无人化智能筑坝技术,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还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为水电工程全面应用智能筑坝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天台抽蓄电站上库大坝建设中,三峡建工与天津大学开展联合攻关,综合采用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智能视觉等手段,共同研发了智能无人推土机、智能无人碾压机与智能立式冲击夯协同作业技术,在国内外水电建设工地开创了异构集群协同作业的“首秀”,革新了土石坝填筑模式。
记者在上库大坝看到,智能无人推土机正在“独自”推料工作。它的身旁,一台无人碾压机也在来回忙碌。无人推土机负责坝料整平,无人碾压机紧随其后进行精准压实,这一对“工友”配合默契,实现核心工序的无缝衔接。
据现场工程师介绍,无人推土机安装有先进的内置传感器和深度学习系统,能够实时辨识料堆和地形,通过智能推土规划系统自主生成最优作业路径,它能够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确保每次推料的平整度和厚度都达到精确要求。无人驾驶碾压机配备有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准确感知坝料密实程度的变化,并自动调整碾压策略和路径,确保大坝的每一寸坝料都能够精准压实。
智能碾压的大语言模型使无人推土机和无人驾驶碾压机以精准理解语音指令,还能共享仓面态势信息进行协同作业的优化决策,适时调整工作模式。
“摊铺和碾压的协同作业是实现智能机群筑坝的关键。它能保证施工质量,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减少了人员劳动强度。这是抽蓄工程筑坝的开创性探索与实践。”天津大学水利工程智能建设科研团队王佳俊教授说。
这个春节“有点忙”
2025年,天台抽蓄电站计划投产发电的首台机组是1号机组。1号机组定子下线施工从2024年12月25日开始,计划于今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并进行吊装,春节期间仍然照常施工。
▲ 天台抽蓄公司员工正在现场检查定子线棒安装施工质量 摄影:彭宗卫
天台抽蓄电站机组作为国内最大单机容量抽蓄机组,其定子铁心外径为6440毫米,内径为5100毫米,总高度为3400毫米,铁心叠装硅钢片数量近16万张,是天台电站工程现场组装的首个超大部件。
“就在前几天,1号机定子磁化试验顺利完成。作为电站机电安装首个重大试验,为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打下坚实基础。”强林林说,“定子磁化试验是为了检查定子铁心制造和现场安装的整体质量是否良好,保障机组安全运行。”
大战在即,天台抽蓄各参建单位向投产目标发起冲刺。2025年春节期间,天台抽蓄电站施工“不打烊”,2600多名建设者当中,有600多名建设者坚守工地。
今年36岁的水电十四局工程师王建伟是1号机组定子下线班班长。他说,定子下线班有14名员工,都是云南人,水电工人早已习惯在工地上过春节。电站投产发电那一天,才是跟家人团聚的时候。
“大年三十,我们都会打开视频,跟家人分享一下,看对方吃啥好东西。我也会在家族群里发红包,大家一起开心。”王建伟说,他的女儿7岁了,自己在工地经常拿到业主颁发的荣誉证书,就从视频上发给女儿看,鼓励她说“你看老爸拿奖状了,你要超越我”,女儿也经常把在学校拿到的奖状“秀”给爸爸看。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在天台抽蓄电站建设者中引起强烈共鸣。
精品工程是干出来的。为了实现首台机组投产目标,天台抽蓄电站建设者奋斗的步伐不停歇,实干的姿态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