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很多老年人认为瘦才是健康的标志,而专家表示这句话具有片面性,老年人过瘦不一定是健康的表现,有些老年人因消化功能减弱,不喜欢吃高蛋白食物或长期吃素,这样不仅加速肌肉流失,而且会影响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近日,江苏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滕士超在接受南京广播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要‘千金难买老来壮’,而不是瘦,为什么要强调不能瘦呢,因为老年人过瘦往往是肌肉减少或是营养不良的一个表现”。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肌肉含量40岁左右达到顶峰,然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如果长期不注意营养摄入或者锻炼不充分,都会影响肌肉的含量,引发骨骼肌减少症,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肌少症”。它包含几个方面,一个是肌肉量的减少,第二个指肌肉的力量强度变小,第三个就是肌肉的功能下降。滕士超主任介绍,肌少症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以上患肌少症的人群占3%~5%,在一些养老机构患病率可能高达20%~30%。“肌少症给老年病人带来的危害很多,比如走路不稳当,平衡性差,容易跌倒。再加上老年人反应力差,或是骨质疏松,一次跌倒就可能造成骨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和延缓肌少症的发生呢?专家表示,我们从年轻时就要有意识地锻炼肌肉,储存肌肉,而预防肌少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补充营养和适当运动。滕主任建议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比如鸡蛋、鱼虾、牛奶、瘦肉中就富含蛋白质。“主要是优质蛋白的摄入,现在很多外卖食品中都有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垃圾食品较多,真正优质的蛋白质食物少”。有些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受限,维生素D缺乏较为常见。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四肢肌力、步行速度,增加肌肉力量。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便是日晒。“因为从皮肤中合成维生素D的含量是很高的,我们可以在紫外线充足的情况下,暴露上臂,日晒20分钟/天,从而增加皮肤合成”。
在运动方面,老年人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抗阻训练,如坐位抬腿、静力靠墙蹲、拉弹力带等,可以有效改善肌肉力量及功能,加速骨骼肌的血液循环与代谢,提高心肺功能。但要避免强度过大的力量训练,以免造成骨折或诱发心血管疾病等。
另外对于肌少症患者,可以施以经穴推拿、穴位贴敷、雷火灸等方法,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缓肌肉退化方面均起到良好的辅助疗效。
中医认为,肌少症的病因多为脾虚,营养摄取不足,将肌少症归属于“痿证”“虚劳”范畴,病位在筋脉肌肉,病因病机多与脾胃脏腑虚弱相关。临床上常见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气阴两虚证型,此类患者常常体型较瘦;而肥胖型的肌少症则是以痰湿阻滞证型居多。滕士超主任表示,老年人随年龄增大,消化功能减退,水谷精微无法化生成为肌肉,所以容易营养不足,因此要健脾益气,增强消化系统摄取足够营养的能力,健脾的同时还能够温化痰湿,对肥胖型肌少症患者的脾虚痰湿症状有很好的改善效果。食疗上推荐茯苓、芡实、陈皮、莲子、山药、薏米、红豆等药食同源的补益脾胃中药,它们有补脾胃和祛痰湿功效,对肌少症患者是很好的药膳。“此外,还可以对肌少症患者施以经穴推拿、穴位贴敷、雷火灸等方法,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缓肌肉退化方面均可起到良好的辅助疗效。”
经穴推拿:采用按法、揉法、推法、摩法等手法,刺激中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达到调节脏腑,疏通经络,消积导滞的作用。中脘穴可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天枢穴可疏通大肠腑气;气海穴具有温补下元,调节三焦气机的功能;关元穴可补中益气、调节脏腑气机;足三里穴为足阳明经之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之功效。
雷火灸:其成分除了艾绒还有配伍的如沉香、干姜等中药细粉,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辐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消化不良的目的。神阙穴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具有调理气血、扶正祛邪之功能;灸气海穴、关元穴可补中益气、调节脏腑气机;足三里穴为足阳明经之合穴,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之功效,三里乃胃经的下合穴,古有“肚腹三里留”之说,故选为配穴。
简介:江苏省中医院老年医学科科主任,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一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江苏省卫健委老年健康专家库专家,江苏省及南京市医疗损害及事故鉴定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赴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地进修学习。
擅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肾上腺、代谢综合征以及性腺等内分泌代谢疾病,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治。
门诊时间:周四/周五上午(本部)。
主管部门:江苏省中医院 党委宣传统战处
策划/审核:冯瑶、刘成勇
专业审核:滕士超
来源:南京广播电视台/老年医学科
编辑:麻云
校对:沈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