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有味】扎实推进课题实践研究 共话课堂变革教研新篇

教育   2024-12-07 10:02   四川  


扎实推进课题实践研究

共话课堂变革教研新篇



——2024年新都区中小学音乐课题研究成果交流分享主题研讨培训活动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

精耕细作,笃行致远。





“深耕细研踏歌行,凝心聚力启新篇”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和《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课题研究水平,切实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有效动力。2024年12月5日,由新都区教科院主办,新都区香城小学校承办的以“扎实推进课题实践研究,共话课堂变革教研新篇”为主题的新都区中小学音乐课题研究成果交流分享主题研讨培训顺利开展。



新都区音乐教研员徐涛、新都区香城小学校周勇校长、李燕主任、香城小学、锦门小学、兴乐路小学音乐组教研团队,以及新都区全体中小学音乐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主题研讨培训。



课题引领课堂变革

教研赋能有效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民族音乐历经千年文化洗礼,熠熠生辉。会议伊始,由新都区香城小学校师生为教师们带来“乐韵传承,华音铸魂”教学成果展示。




香城小学香韵童声合唱团带来

彝族三声部合唱《阿依诺》





香城小学音乐教师杨婷和明鑫两位老师

来河州花儿经典曲令《阿哥的白牡丹》

“民间音乐绵延数千年包含诸多审美品格,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香城小学杨婷老师立足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为大家就民间音乐资源的小学音乐学科实践带来《民间音乐资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专题分享,并为教师们介绍来自西北多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花儿”,详细介绍花儿资源在西南地区小学音乐学科的探索与实践。



明鑫老师结合彝族民族文化与音乐特点,为大家介绍彝族三声部合唱《阿依诺》的作品选择方向、训练思路及合唱排练历程。



“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郑钰凡老师为老师们详细介绍羌族表演唱《脉色的太阳》的文化背景与创作历程。



新都区音乐教研员徐涛带领老师们现场重温《脉色的太阳》创作之路。



李晓曼老师将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为老师们带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清音《小放风筝》精彩展示,同时介绍四川清音与清音基本功“弹舌”。



民间音乐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香城小学音乐组持续探索民间音乐的校园传承,以此为美育浸润行动的突破口,寻求校园艺术教学与民间音乐的有效结合。




课堂改革促进教学创新

课堂建设推动教育发展



教学变革的深水区是学习方式的变革,

学习方式变革是高质量育人的必由之路。



                          



新都区锦门小学校吴瑕、谭芮、仪子荷三位老师以教师音乐教学策略及学生具体音乐实践为切入点,给教师们带来《小学中高年级班级合唱训练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主题分享。


新都区兴乐路小学梁辰老师以彝族舞蹈在小学校本实操中的教学与实施策略为切入点带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以彝族舞蹈校本实操为例》的专题分享,通过分析彝族舞蹈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寻找最有效的教学途径,探索合适的民族舞蹈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







“文化如水,浸润无声。”本次课题研讨会内容丰富,为音乐教师搭建起了学习、交流及研究的平台,提升了教师科研创新思维与专业化发展水平。深耕才能细作,笃行方能致远。接下来,香小教师也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以中国民族音乐为突破口,坚定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作出新的贡献。



文字|杨婷 覃琴 图片|王首道 袁尊辉

编辑|王首道 初审初校|李燕

复审复校|杨谦玉 终审终校|周勇





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校
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建校于2009年,学校占地面积54550.81平方米,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特级1名,省优秀1名,市特级1名,市学科3名,市优秀教师20名,区特级3名,区学科40名,区优秀教师67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