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是一份多少人都向往的工作。一方面,大学教师岗位是高级人才最好的去处之一,它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另一方面,工作轻松,还很赚钱。有课就去上,没课可以不去,只要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完成,你一年不去学校办公室都没人管你。当然,薪资待遇也很好,上了副教授,收入很可观。
但是,随着博士研究生数量的增加,大学老师岗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之前211高校的博士基本上可以留校。如今只能先做博士后,进行“3+3”,而且还很看重本科出身以及科研成果。大多数211博士只能去地方二本入职,原因有二,第一是竞争压力小,第二是安家费等人才引进费用诱人。
另外一方面,高校教师队伍的庞大也使职称的晋升难度又上一个台阶,水涨船高,人多了硬性条件也多了。
之前,在河北某高校,一位45岁的老教师还是一位讲师,他想着都已经45岁了,想再去争取一把。没想到的是,在他这次斗志昂扬的副高评选中,他以0.1分的差距落选,整个人顿时就不好了,当场突发了心梗。比较幸运的是,他被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挽救回来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样的事情很让人心疼,但也很是无奈。
首先,前面已经聊到,高校教师岗的职称评选难度增加,副高一般还好一些,只要抓住机会,在年轻的时候拼一拼,希望还是很大的。当然,事在人为,有时候也需要咱们这些高学历的人才懂得交际。而到了正高,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自己能够把握得住了,成果、项目、关系以及运气,几乎都很重要。
其次,评职称要抓住机会。正如上述提到的,高校教师还是要抓住机会赶紧上副高。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一方面,时间越晚竞争越大,比如每次如果只有30%的人晋升,就会有70%的人留下来参加下次的评选,依次累加,到你评选的时候可能已经多了20多个人一起和你正经那一直不变的“30%”!竞争压力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就是读博的人越来越多,进高校的新人一直都有。所以说,前面有愈挫愈勇的人,后面有成果颇丰的后起之秀,自己又该如何去做?最好还是趁自己年轻,在自己刚刚进学校的时候多拿项目多发论文。并且考虑到后期学校的评选难度会越来越大,拖着只能给自己增加压力。
所以说,45岁去晋升副高,一方面可能有学校或者学院的选拔问题,另一方面也应该想一想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早点去努力。
最后,看开一些。其实大学老师并不只是为了职称而奋斗,也并不只有晋升一条路能够赚钱甚至发家致富。
也有很多专业技能很强,口碑很好的讲师拿到了很多横向,最后房子车子都有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自己本身就是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有时候只要自己的思想不落后,有些事情很容易就能做到。毕竟自己有学历,有能力,有圈子,有资源。
版权声明
点评
一位 45 岁的讲师,
在评副教授的关键时刻,
仅差 0.1 分而铩羽而归,
事后竟突发疾病。
这看似微小的 0.1 分差距,
背后蕴含的却是无尽的心酸与深深的无奈,
也映照出了学术评价体系下个体的艰难处境。
这位 45 岁的讲师,
想必在讲台上已默默耕耘了多年。
无数个日夜,他精心备课,
将知识倾囊传授给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他的课堂,或许曾充满激情与智慧的碰撞,
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成长与进步。
而在科研的道路上,
他也定是焚膏继晷,
查阅资料、做实验、撰写论文,
努力为自己所钻研的领域添砖加瓦。
那些未被人看到的时光里,
他独自在图书馆的角落沉思,
在实验室中反复求证,
在书桌前字斟句酌地修改论文,
只为能在学术上更进一步。
然而,命运却在评副教授的这一节点上,
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仅仅 0.1 分,就将他阻拦在副教授的大门之外。
这 0.1 分,可能是一篇论文在评审眼中不够完美的某个细节,
可能是科研项目中一个稍显薄弱的环节,
也可能是教学评价里一些难以言说的微妙差异。
但不管怎样,这微小的差距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意味着职称晋升的失败,
更可能关乎着职业发展的前景、
薪资待遇的提升以及学术资源的获取。
在这一挫折面前,他的身体不堪重负,突发疾病。
这是身体对长期压力与巨大失望的一种本能反应。
他的遭遇,让我们看到了学术评价体系中的残酷与冰冷。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学术界,
职称评定往往涉及众多复杂的指标,
从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
到教学效果的评估,
再到学术影响力等多方面的考量。
每一位学者都像是在钢丝上行走,
努力在各个方面平衡与兼顾,
力求达到评审的要求。
但有时候,即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或者微小的瑕疵,
依然可能导致功败垂成。
这一事件也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
学术评价体系是否应该更加人性化、多元化?
是否能给予那些长期在一线教学,
且有一定科研贡献的讲师们更多的包容与机会?
如何在保证学术质量与水平提升的同时,
兼顾学者们的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
对于这位 45 岁的讲师而言,
他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但他的经历,应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反思的契机,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构建一个更加公平、
合理、温暖的学术评价环境,
让每一位在学术道路上辛勤耕耘的人,
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回报,
不再让 “0.1 分” 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不再让类似的心酸无奈之事屡屡发生。
最后广告时间,
如果屏幕前的小伙伴有兴趣到海外发展,
申请全奖硕博职位,
请关注我创办的【DIY飞跃计划】。
1000+遍布全球各个国家咨询师的语音/留学咨询,
硕博、科研交流群
关注公众号
往期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s
号主简介
@留德华叫兽:系美国Clemson大学数学硕士(运筹学方向)、Ph.D. candidate,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德国海德堡大学数学博士(离散优化、图像处理),读博期间前往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IBM实习半年,巴黎综合理工访问一季。现任德国无人驾驶资深研发工程师。
读博期间创办【运筹OR帷幄】技术、【DIY飞跃计划】留学|科研社区并运营至今,2020.08创办【DeepMatch】硕博|海外AI交友社区 ,知乎|B站 | 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科普自媒体创作者(超100w关注者)。
私人订制咨询:欧洲/北美/全球留学及AI/DS/运筹学私人订制/专家联合咨询
VIP微信群:【留德华叫兽VIP群】:欧洲/北美/全球留学移民咨询&教授专家视频直播连麦咨询
也欢迎同步关注我的抖音/B站/微博/小红书/蓝鸟X:留德华叫兽,防止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