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礼丨打招呼有技巧!教你如何轻松教会孩子礼貌问候

时事   2025-01-31 11:33   江西  

过年了,走亲访友的时候,您是不是常常为孩子见到熟人害羞、不敢打招呼而烦恼呢?别着急,今天就告诉你如何教会孩子打招呼的实用妙招!



01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许多孩子怕陌生人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父母管教过严,限制过多,打骂等等,导致孩子不愿接近生人,胆小、自卑。

爸爸妈妈平时要注意不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去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要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比别的孩子差;要欣赏自己孩子的优点,经常鼓励孩子。


02

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

比如爸爸妈妈短时间外出的时候,试着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呆一会儿;让孩子学会主动向别人问个好,说句话;让孩子独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等等。通过这些事,锻炼孩子的胆量,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


03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要教会孩子平等待人,礼貌待人,和朋友相处真诚相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让孩子在社交中提高胆识和能力,感受到与人相处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04

父母要主动问候别人

随着孩子一点一点的长大,孩子会说的问候语越来越丰富。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熟知在不同情况下,如何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各种日常用语。

父母自己要主动问候别人,让孩子知道问候别人是件快乐的事。孩子只有看到父母和别人打招呼时发自内心高兴的样子,他才愿意主动和人打招呼,并且才能愉快地有问有答。


05

简化打招呼要求

每次想到“热情、主动、礼貌、清楚”的打招呼场景都会不寒而栗。在孩子刚开始学会说话、刚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时,怎么能一下分清自己的爷爷与别人的爷爷,自己的姥姥和全楼人的姥姥呢?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一律用“您好”来打招呼。这个时候,要的不是华丽的用语,而是礼貌的意识。


06

先让孩子与自己喜欢的人打招呼

对于那些不喜欢和别人打招呼的孩子,如果要求他打招呼,只会让他更加抵触。一般来说孩子都会有特定的喜欢对象,当孩子表现出对某类人特别的好感时,父母可以抓住机会,让孩子练习向这个特定的人打招呼。


07

多和其他大人接触

孩子如果不喜欢陌生人,父母就需要创造机会,增加他和其他大人相处的时间。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接触陌生人。


例如,带着孩子经常与其他小朋友的妈妈见面,让孩子们一起玩,或一起旅行,减少孩子见到陌生人的压力,也可以带他参加公司同事的聚会,让他放松地见到父母之外的大人,这样的机会多,孩子越容易养成问候别人的好习惯。


08

亲子模拟社交场景

家庭教育中,家长成为了孩子了解社会经验、学会社会交往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和家长拿起不同的玩具,进行社交场合的情景扮演。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压力会比较小,学习效果却加倍。


培养孩子举止大方,做客便是良好的途径


1、带孩子做客
做客前父母应先向孩子介绍造访的对象,让孩子有必要的心理准备;其次还要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信心。比如,可这样鼓励孩子:王阿姨特别想见你,她们家还有一个小哥哥,有很多玩具,一直都想跟你玩。用诸如此类的话,帮助孩子消除陌生感,树立信心。


2、把客人请进来
成人也可经常请亲戚朋友到家中做客,给孩子创造当小主人的机会。这时,对于在生人面 前易胆怯的孩子,父母不必急于求成,可按以下步骤循序渐进:
(1)能向客人问好。
(2)为客人送递茶水;帮助大人招待来客。
(3)鼓励孩子与客人交谈或为客人表演节目。
在做好前一步的前提下提高要求,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能胜任的事,等孩子习惯了前一种做法,可自然过渡到下一步。


3、学会鼓励孩子
对孩子与生人交往中每一次突出的表现,都应抓住时机,给予鼓励。如可用亲切的语言告诉孩子:你今天真棒,客人们都夸你了,爸爸妈妈真为你高兴。必要时还可送一样孩子喜欢的玩具和食物,并明确告诉他得到奖励的原因。


4、放开双手,持之以恒
父母应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还要有意识地去锻炼孩子,比如,请孩子去邻居家借把剪刀,让孩子给某个阿姨送本书,孩子实际练习机会多了,以后与人交往便会自然多了。



好书推荐




简 介

本书包含六十多篇治愈系生活散文与七篇散文体短篇小说。全书分为七个部分,描绘了宁静小镇的生活画卷。有自然美景,如青山绿水;有岁月沧桑的感悟;有年少回忆的温暖;还有岭南地区的风土人情。作者以朴实的文字,细腻地记录生活点滴,展现小镇居民的日常。这里没有城市喧嚣,只有宁静闲适。阅读这本书时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适合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让心灵得到栖息,使读者可以静下心来,和自己、自然以及世界相遇。‌‌‌




监督曝光




为了能第一时间
收到“文明江西”推送

大家记得把“文明江西”设为“星标



热点视频推

↓↓↓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大范围雨雪来袭!6场降雪!江西春节期间天气......


新政策来了!江西人最高可补贴2万元→


来源:文明一号、文明本溪

栏目编辑:

栏目校对:

责任编辑:黄国良


文明江西
宣传思想战线和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