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
带大家去了马庄
没有钢筋城市的热浪
只有悠然自得的自在
村里到处都是小花,开得漂亮
还有热情的老乡
一声声问候暖了心口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今天,继续带大家
“红日出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伴随着“金马之声”的阵阵歌声,第一缕阳光穿过云层,洒向马庄村的街道,整个村子在歌声中悠悠醒来。记者迫不及待走出门,冷冽的空气一股脑地冲进鼻腔里,还有些困意的大脑瞬间清醒了。空气中还残留着薄薄的雾气,村道上陆续走来裹着大衣的村民。
冬日的田地里没有要忙的活计,但今天马庄人却起得格外早,原来,今天是一月一次的升旗仪式。一阵风刮来,带来凛凛寒意,村民们裹紧大衣,陆陆续续走进村委会大院。院内,三根笔挺的旗杆静静矗立,空地上已经站着不少村民,他们互相寒暄着。“你也是来看我们村升旗仪式的?”看见生面孔,一位热情的村民把记者拉到最前排。“听说咱们村的升旗仪式已经坚持30多年了,我来体验一把。”记者笑着答道。“俺们村每逢1号举行升旗仪式,凡是在家的村民都要参加……”不知谁喊了一声,本来还有些喧闹的院子立刻安静了下来,不需要指挥,村民们整齐地站成几列。早晨的薄雾已经完全散去,太阳正将自己的光辉无私地洒向大地。寒风中,护旗手手中铺展的五星红旗鲜红如炬。36年前,就是在这面旗帜下,马庄村组建起苏北第一支农民乐团,发出了“文化也能立村”的时代呐喊。7年前,就在这个院子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要求。历时2分07秒,国歌奏毕,五星红旗迎风舒展,飘扬在马庄村上空。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村民们满怀希望的脸庞。积分超市?这是什么?看出了记者脸上的疑惑,村民徐传贵掏出了一张卡片。蓝色的卡片正面印着金马碑,最上方还有几个大字:全国文明村——马庄村。“这是我们村的百姓积分卡,凡是参加村里的集体活动、做志愿服务,都能加分。”徐大爷说,“积分可以在‘百姓积分超市’里兑换商品,可方便了。”记者快走几步跟了上去。从村委会大院出门向北走10米,就到了徐大爷口中的“百姓积分超市”,已经有不少村民在里面排队兑换商品。货架上的商品种类真不少,有陈醋、酱油等调料,10个积分就能兑换;还有牙刷、脸盆、塑料衣架等各类百货,价格在3—12个积分之间;甚至还有电饭煲、烤箱等电器产品,这种则需要上百个积分。给“金马之声”投稿加5分、积极协助化解村民矛盾的加30分……超市的另一面墙上,张贴着村民们获取积分的详细规则。“平均下来,每户人家一个月可得10—20个积分,都能给家里换点油盐酱醋。”百姓积分超市负责人孟辉说。记者不是本村人,没有积分,只能望“货”兴叹,站在超市里还“碍事”,于是就去隔壁小卖部逛逛。“快来看看吧,店里啥都有。”今年86岁的杜奶奶经营着这家小店,一进门她就热情地招呼过来。拿水、扫码、付款,一气呵成,一瓶售价3元的饮料,杜奶奶还“饶”给记者一句感谢,“谢谢你们捧我场。”“奶奶,我付款过去语音播报没响,你要不要看看我的付款记录?”记者问。走出超市大门,阳光正好。记者决定沿着村里的主干道逛一逛,没走几步就被文化墙上的“马庄好人”吸引了目光,便驻足看了起来。路对面的文化长廊里,正在聊天的三位阿姨看到记者站在文化墙前,也围了过来。“这个徐成明在我们村可出名了,村里坏了的公厕挡板和公用水龙头都是他给修好的。”一位笑意盈盈的阿姨分享道。“像这样的好人俺村可太多了,要都弄上,这一墙可不够贴!”另一位个子不高嗓门却很大的阿姨抢过话头,“俺小时候村里可不是这样,听俺妈说,以前村里有打架斗殴、喝酒赌博、偷盗被拘留的,现在可都没有了!”“这就是俺们村三组的孟庆银,老孟都70岁了,还跳到河里边救人,要不是他,那个人够呛能上来。”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说曹操,曹操到,老孟快来!这有记者过来采访。”正说着,一位戴着眼镜、瘦瘦高高的大爷骑着三轮车过来了。“记者同志找我啥事儿?”孟大爷停好车笑咪咪地迎了上来。“孟大爷,刚刚阿姨说您之前跳到河里救过人,能给我们讲讲吗?”记者看着并不强壮的大爷问道。“我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早晨4点多起床遛弯。那天我照常出门,走到村西头河边的时候远远就看见一个人影在河里扑腾,天刚蒙蒙亮呢,周围也没别人,我根本没来得及细想就跳下去救人了,鞋还丢了一只呢。”“那必须的,我那一院子的花盆可都是自己摆治的,没点力气怎么行?”“那可不,我现在年纪大了,也就这点爱好了!你们要是没事一起上俺家看看呗。”架不住孟大爷的盛情邀请,记者坐上了去往大爷家的三轮车。“汪汪!”一只养得毛色油光水滑的小狗趴在孟大爷家门口,欢快地摇着尾巴迎接主人。看到陌生面孔的出现,小狗也没有一点怯场,带着记者径直走进孟大爷家。小院里,斑驳的阳光透过花墙上的镂空,洒在一地的砖石上,勾勒出一幅光影交错的画面。大爷精心种植的各色花卉,在寒冷的季节中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红的像火,粉的似霞,与周围自然的景色相映成趣。“唉,去年评‘整洁有序人家’俺正巧不在家。”孟大爷语气中带着遗憾,“今年说啥也要挂上五星级的红牌牌!”记者回想起路过孟大爷家后院的徐永刚家时,门口确实挂了一块红彤彤的牌子。听过五星级酒店,还没听过五星级人家呢!“自从开展了‘五星级整洁有序人家’评选活动,大家养成了习惯,都抢着比谁家拾掇得好,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了。现在村里有200多户都评上了‘五星级整洁有序人家’呢!”孟大爷说。记者一行恰好碰上了刚从香包大院下班的刘明英。她停下电动车,热情地邀请大家到家中做客,在家门口等候的老伴孟宪银欣喜地招呼记者进屋。不一会儿,刘明英便端出了热腾腾的饭菜:土豆炖牛肉、番茄鸡蛋、清炒小油菜……在一盘盘香喷喷的家乡风味中,刘明英讲述着村里的点点滴滴。“俺之前一直在神农广场跳广场舞,跳到75岁,现在腿脚不好就不跳了。俺在煤矿、服装厂干过,后来老了就在香包大院做做活,离家近。”她笑着说。客厅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个色彩艳丽的大灯笼,方的、圆的……“这是去年剩下的灯笼,俺这每年元宵节都办灯展,已经举办了30多年喽。”孟宪银指着灯笼笑着说,“除了办灯展,我们还有‘村晚’呢。最近已经开始排练啦,我带你们去看看。”这边,三位村民正全神贯注地演唱京剧,字正腔圆,韵味十足。另一边,四名年轻人活力四射地舞动着彩龙,动作矫健,气势磅礴……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以前‘村晚’节目很多独唱独演,现在都是集体参与。大家积极性特别高,有些人白天要上班,但一到排练时间非常投入。”马庄村六组小组长王利骄傲地说。忽然,一阵浑厚的铜管乐声仿佛穿透了墙壁,引人不由自主地循声而去。推开文化礼堂的大门,农民乐团团长郑强正在舞台中央指挥着乐团成员进行音阶练习。“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咋办?还是得多练!咱们再来一遍。”随着郑团长一声令下,成员们纷纷举起手中的乐器,圆号、小号、萨克斯的乐声在指挥棒的引导下交汇在一起,充满整个礼堂。其中,一位圆号手闭着眼睛,微微仰起头,吹得格外投入。这双曾在庄稼地里忙碌的粗糙手指,竟能将西洋乐演奏得如此精妙!“我2012年就加入咱乐团了。原来就是个普通的农民,多亏乐团,我才有机会去台湾、香港表演。”圆号手王倩感慨道,“现在,不光是圆号,唱歌、跳舞、小品啥的我都能来。”“你知道吗?我们乐团还出了位‘明星编导’呢!习近平总书记到这调研时,我们表演的就是她创作的《新思想引领新时代》快板。”王倩自豪地说。乐团还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文化礼堂的一角,记者找到了66岁的“明星编导”夏桂美。这些年来,夏桂美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八荣八耻》等快板节目,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了村里传颂的经典。“农民乐团是整个马庄村的魂儿,有了它,村民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了,精神世界也更开阔了。”夏桂美说。“乐团成立以来,以自编自演的形式演农村事、道农民情,不仅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更多次赴省进京、漂洋过海,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成功把马庄的名气‘吹’了出去。”马庄村党委委员孟辉自豪地说。外面,戏曲声、舞龙声、快板声……混杂成一曲动人的大合奏。从昔日的煤炭开采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马庄村不仅实现了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人们生活蒸蒸日上,更重要的是,他们牢牢记住了总书记的嘱托,要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整洁的村落、热情的村民、欢快的孩童……仿佛一幅温暖的画卷,缓缓铺开在记者的心头。穿过新潮的墙绘,经过生动的人塑,车子缓缓驶入一片夜色中。记者耳边再次响起《马庄之歌》中所唱的——“田野上摇晃着沉甸甸的金黄,收获着我们的喜悦和晴朗。纺织机织出了锦绣前程,告诉我们实现了已久的梦想……”回头望去,村头那座扬蹄奋鬃的金马雕塑,在璀璨灯光的映照下,愈加神采飞扬。文字丨徐州日报调研组:卢波 曲美慧 孙冯燕 王春莹 刘泓雨 马思为 周翔宇 孙亚妮 梁梦雨 邓璇 彭家一 王莹
图片丨刘冰 姜文彤
编辑丨苏洋 平珊珊
心疼小编的就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