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坦克独6团部分前辈朝鲜影像
1951年3月至12月,刚刚组建成立的战车独立第6团奉命徒手入朝,执行战地抢修任务。
1954年5月4日,在团长李森的率领下,坦克独6团第二次入朝,分别从图门江和丹东两个口岸跨过鸭绿江。入朝后,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的命令,坦克独6团番号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独立第6团。随后,接替坦克2师第4团的防务,并接收其全部装备,配合第23军所属的第67师119团和200团作战。
1954年冬天,李森团长来到驻防条件最差的三连蹲点,和指战员一起执勤,一起训练。
家父李清山时任三连连长。志愿军坦克独6团在朝鲜5年期间,三连一直是独6团的红旗连队。
朝鲜人民向志愿军坦克独6团官兵赠送的纪念品。
上面几张老照片中的前辈,是与家父一同赴朝的志愿军坦克独6团的战友,他们的名字已经记不得了,但是他们的英雄足迹永远留在了三千里江山,日月可鉴。
他们那一代最可爱的人,大多已经离世,健在的不多了。他们的名字已经永远铭刻在抗美援朝的丰碑上。
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独6团的光荣史册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一个庄严的军礼,是所有志愿军坦克独6团后代们对英雄前辈的致敬与缅怀。军二代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光阴似箭,岁月如流。军二代们已经陆续跨入老年人行列,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父辈们奔赴朝鲜前线时,都是20多岁的一群年轻小伙子,与今天的00后年龄相仿。他们当年在朝鲜前线忍饥受冻,克服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生理极限。正如周鸿昌前辈回忆长津湖战役:“战斗最艰难的时候,战士们抢占阵地,趴冰卧雪,冒着零下30多度严寒,每人每天只有4两炒黄豆…”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我们责无旁贷!
向从抗美援朝前线凯旋归来的老前辈们致敬,你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谨以此篇纪念抗美援朝74周年!
美友198249175:从《长津湖》、《志愿军》、《上甘岭》等一部部优秀影视作品中,再度一次次被志愿军战士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画面所震撼,志愿军能够战胜炮弹几乎永远也打不完的装备精良的美军,不仅仅是靠英勇无畏,更是志愿军们拥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值此抗美援朝74周年之际,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善缘:从1961年当兵就同李青山老首长一起,他在原坦克21团当团长时我是军务股长,后来调到师任副师长,他对部队建设兢兢业业,对部下始终像老哥哥似的,和蔼可亲。我们都退休了,我老伴多年卧床不起,但老首长和他老伴,老俩口多次从南口部队,乘着公共汽车,给我哪口子帶上珍贵的補品佳肴,到昌平军休所耒看望!我也是,动不动就来到南口军休他家闲聊。从电话中得知老人家走了!我悲痛的哭了!
秀琴:向我们的父辈敬礼
毕长富:怀念老团长!
看今朝:向我们英雄的坦克兵父辈致敬!
美友198249175:值此之际向英勇的父辈们致敬!正是因为有您们不怕牺牲保家卫国,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将这份怀念与感恩永存心中,不仅是因为您们是我们的父亲、伯伯或叔叔,更是因为您们是最可爱的人!
胖胖:致敬英雄,荣耀吾辈
美丽人生:看到李大哥在美篇的这篇图文并茂的写真,感触颇深,有感于老一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打下的江山是多么的不易,我们这一代人在无比的珍惜,同时也要把父辈的精神和功绩传承给下一代。
雄鹰:谢谢大哥,展示了6团前辈的风采
周勇:今天,当我们陶醉在岁月静好的时刻,没有忘记曾经负重前行的先辈,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感谢秀建以如此珍贵的老照片和饱含深情的笔触,再现了父辈们的烽火芳华。
老马李峙璇:向英雄的父辈们致敬!
明明:第一次吸的华子就是周场长家的阿姨给的
明明:看见照片里的老首长感慨万千!
绿色记忆:向坦克六师的老前辈,抗美援朝的英雄们致敬!
凤仙:极品佳作,声情感人至深,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不怕牺牲保卫祖国换来的,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感谢作者在20大召开,值此抗美援朝72周年献上的厚礼,向我们最可爱的人,伟大英雄的老前辈们致敬🌹🌹🌹❤️❤️❤️
杨利花(白发三千):快乐人:好作品
心缘:
锁 林:悠默小师宁克先生:
【作者简介】
李秀建,笔名潇卜。坦克六师大院子弟,1957年3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在原坦克六师24团服役。1981年复员到地方后,坐过机关,上过大学,下过海。业余爱好写作,有诗歌,散文,新闻通讯等在军地报刊发表。退休后,喜欢骑行,书法,读书写作,现定居在北京朝阳区。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