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最后1天,美国爆发枪击案多人死伤,布林肯称美国全面崩溃

学术   2024-11-05 22:31   山西  

“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美国大选投票进入最后倒计时,这场关乎美国未来的较量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现任副总统哈里斯和前总统特朗普在7个摇摆州的支持率分别是48%和47%,胜负难料。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场枪击案和一番意味深长的讲话,让这场选战更添戏剧性。

枪声打破了佛罗里达州万圣节的欢乐气氛。11月1日晚,一名17岁少年持枪向庆祝人群开火,造成2死6伤的惨剧。这起事件再次将美国的枪支管控问题推到风口浪尖。民主党支持控枪,共和党则坚持"持枪自由"。如果时间充裕,这本可能成为民主党的一张关键牌。

更有意思的是,即将卸任的国务卿布林肯选择在这个微妙时刻,在美国外交学院发表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讲话。这位62岁的外交官直指美国参议院决策系统"全面崩溃",并拿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现在任命一名驻外大使需要240天,而2001年只需50天。拜登任期即将结束,居然还有15名大使未获任命。

布林肯这番话,表面上是在批评低效的决策系统,实则暗指一个尴尬的现实:美国政坛正被一群"八旬老人"掌控。总统拜登年过八十,参议院里同龄人比比皆是。这些"老人政治"是否影响了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布林肯显然对此忧心忡忡。

作为一个以炒作"中国威胁论"著称的政客,布林肯随后话锋一转,开始为自己的"政治遗产"铺路。他强调建立了专门的"中国组",协调应对来自中国的竞争。这位年仅62岁的政客显然还不想就此退出政坛舞台,毕竟在"八旬老人"主导的华盛顿,他还算是"年轻人"。

有意思的是,布林肯的这番言论无意中成全了哈里斯的选战策略。作为拜登政府的副总统,哈里斯一直在试图与现任政府保持距离,甚至不愿让拜登参与她的竞选活动。这种"切割"策略看似大胆,实则精明。

拜登政府这四年可谓麻烦不断:国债突破35万亿美元,外交上挑起俄乌冲突,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招致国际社会不满。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的支持率居高不下也就不足为奇。哈里斯选择与拜登政府划清界限,恰恰避免了这些负面影响。

到此节骨眼上,外交老将布林肯的一番话,不经意间印证了哈里斯的判断。这场大选已经不仅仅是两个候选人的较量,更是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对哈里斯而言,胜选意味着创造历史,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对特朗普失败可能意味着官司缠身。

当枪声响起,当老人掌权,当政治博弈愈演愈烈,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个故事远未结束,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将决定美国的未来走向。

为什么美国政坛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老龄化"现象?要知道,在企业界,65岁就面临强制退休,而在政坛,80岁的政治家仍在为国家做重大决策。这种反差令人不安 - 一个活力与创新至关重要的时代,决策者却普遍"高龄"。

哈里斯的"切割"策略究竟是聪明还是冒险?表面上看,她避免了与拜登政府政绩不佳的关联。但作为现任副总统,这种做法是否会被选民视为不负责任?毕竟,她也是拜登政府决策的参与者。

布林肯突然对决策效率发难,真的只是为了批评系统问题吗?他提到的"中国组",看似是在强调对华战略的重要性,实则也在暗示:美国当前的决策体系可能无法有效应对中国的快速发展。

回看布林肯的外交"成绩单",似乎并不漂亮。俄乌冲突把俄罗斯推向中国,巴以冲突中美国的立场让阿拉伯国家心生不满。美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国际形象在这四年里遭受重创。

更讽刺的是,布林肯抱怨的决策效率问题,恰恰反映了美国政治体系的老化。参议院确认大使需要240天,这不仅仅是程序问题,更折射出决策层对新形势的反应迟缓。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但华盛顿的政治机器却像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动作缓慢,反应迟钝。

哈里斯的"切割"策略,某种程度上是在押注美国选民的"健忘"。她希望选民忘记她是拜登政府的一份子,转而关注她可能创造的历史 - 美国首位女总统。这种策略固然精明,但也暴露了美国政坛的现实:政治人物的形象比实际政绩更重要。

这场选战折射出美国政治体系的深层次问题:决策层老龄化、效率低下、形象政治盛行。一个讽刺的现实是,无论是哈里斯还是特朗普获胜,美国的这些根本性问题都不会立即得到解决。

当一个17岁的少年在万圣节之夜开枪,当80岁的政治家们在为国家制定政策,当政客们忙于切割与站队,美国似乎迷失在了自己编织的迷宫中。这个曾经被视为"民主灯塔"的国家,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那么你觉得:在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让八旬老人掌控国家命运,这究竟是民主的胜利,还是制度的失败?期待看到您的观点。



小白嘚吧嘚
科普各方面知识,大众接触的到的百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