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闻名天下,又号称“杂粮小王国”,忻州也自不例外。作为晋北锁钥的忻州,面食制作精巧、花样众多,除了传统的刀削面、拉面、手擀面、揪面等,多种多样的杂粮面也为忻州面食增添增色,如红面擦尖、红面鱼鱼、吊煎锅、荞面河捞、莜面栲栳栳、莜麦饺饺等,忻州丰富的物产也造就了众多美味的小吃,如忻州瓦酥、保德碗托、神池麻花、蒸肉、神池月饼等,各具其风味,它们工艺独特、口味出众,深受当地人和来往游客的喜爱。接下来就让我们品味一下山西忻州的十大名面,打卡忻州,不容错过的美味!
红面鱼鱼、高粱面鱼鱼,又称“茭子鱼”、“唐朝茭子”,忻州代表性特色面食之一。
忻州人会种高粱,更会用高粱做面食。红高粱磨出的面粉,故称“红面”,红面在忻州美食届占有着一席之地,“红面鱼鱼”是山西晋中、吕梁、晋北忻州等地区,百姓粗粮细作的经典面食。尤其是忻州一带,红面鱼鱼更是人们招待客人的主要“佳肴”之一。
提起“高粱面”,老忻州人大都对它情有独钟,根据其历史原因,忻州地处晋北黄土高原,缺水干旱,所以耐旱的红高粱便成了忻州最为传统的农作物之一。高粱面也成了忻州人的主食之一,经过一代一代地改进,不断的摸索,才有了这种面食的最佳吃法,红面鱼鱼便是时代摸索出来的美味面食之一。
红面鱼鱼是忻州当地种植的红高粱,经过脱皮、淘煮、漂晾、碾磨等多道工序制成的面粉,再用开水烫面和成面团,挤成红枣大小的剂子,用手逐一搓成像小鱼一样的面条,上锅蒸熟,配上各种浇汤料汁,即可享用。所配臊子有鲜肉蘑菇、西红柿、老酸菜汤等等,其特点筋道爽滑,营养丰富,口味多样,广受大众喜爱。
红面的吃法多样,除了红面鱼鱼,还可以做成红面壳壳、红面片片、红面切条、红面擦尖、红面窝窝、炒红面鱼鱼等,同样令人垂涎,同样惹人喜爱。
静乐莜面栲栳栳,莜面栲栳栳,也叫“莜面窝窝”、“莜面推窝窝”。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忻州静乐的莜面栲栳栳最具代表性。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演唱的山西民歌中就有这么一段,“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菜饭,只有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这里的交城随是指吕梁市交城县,但吕梁与忻州相邻,饮食习惯也近乎相同。
莜面栲栳栳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古老而别具风味的山西传统面食,主要分布于山西雁北、忻州、吕梁等地区。因其形状像“笆斗”,所以民间也叫“栳栳”。
关于“莜面栲栳栳”这个名字的来历,在山西也有着特殊的民间传说。在隋唐时期,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偏信奸佞之言,要立次子晋王杨广为太子,唐国公李渊力谏不纳,被贬并州(太原)留守,途经灵空山盘谷寺,寺中方丈特地做了一道美食来招待他。李渊蘸上调料吃后,顿感神清气爽、浑身有劲儿,便问道:“这吃食为何名?”方丈答:“栲栳栳。”
后来李渊反隋起兵,建立大唐王朝当了皇帝,感念方丈的恩德,便让他前往五台山当住持。方丈在赴任途中路过静乐县,看见当地莜麦丰收,便将莜面栲栳栳的制作方法传给当地百姓。众人食后觉得好吃,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晋、秦、蒙、冀、鲁等周边地区,成为了各地面食佳肴。
民间还有一种关于栲栳栳的说法,传说李渊父子在山西起兵反隋时期,经常用莜面来犒劳三军,而犒劳与“栲栳”谐音,久而久之便说成了莜面栲栳栳。
在众多莜面栲栳栳的做法中,忻州的做法最典型,主要是将莜面加一倍开水和成团,再分成红枣大小的剂子,用手掌在光滑的板面上推一个,食指卷一个,做成如“行李卷”似的筒状形,长寸许、薄如叶、色淡黄。推好的栲栳栳挨个立起并排在蒸笼内,远看酷似蜂窝。然后上锅蒸熟,打开锅盖麦香扑鼻,吃时再配以羊肉或蘑菇汤调和,让人闻之垂涎,胃口顿开,食之香醇,回味无穷。
莜面栲栳栳,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山西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等美味为人生一大快事。
在忻州的许多小吃摊上,都可以品尝到正宗的莜面栲栳栳,它的美味会让人食欲大开。栲栳栳的形状小巧可爱,搭配上猪肉、西红柿鸡蛋或羊肉汤料,蘸着食用,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心头。在忻州古城的老店里,吃上一份热腾腾的莜面栲栳栳,适者口珍,知味者贵,暖身暖心又暖胃。
莜面栲栳栳不仅是一道美味的面食,也是忻州地区的一种文化象征。它承载着当地人的历史、文化和习俗,是忻州地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打卡忻州,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独具山西风味的莜面栲栳栳。
莜麦饺饺,忻州宁武人十分喜欢的一种传统面点。此饺子包馅不同,风味也各异,莜面固有的醇香不变。
其做法是用刚烧开的滚水将莜面和成盆光、面光、手光的三光面团,再分成等分的剂子,用两手搓成直径7-8cm薄如饺皮的圆形面片,菜料包入其内,用手指捏好口封,放入蒸笼,上锅蒸20分钟左右,出锅即可食用。
莜面饺饺听起来感觉和我们平时吃的饺子很相似,但实则完全不同。莜面饺饺里包的馅多是土豆丝、酸菜、苦菜等当地食材。
老一辈的宁武人吃莜面饺饺,喜欢浇上炝香的麻麻花油,这样吃起来才更地道。麻麻花是一种野生的香料,开花时摘下来晒干,吃时用烧热的胡麻油一炝,瞬间香气四溢,拌到莜面饺饺里,更是让人食欲大增。
在旧时的山西地区,人们很少能吃到精细的白面,只能以粗粮莜面来代替白面制作面食。现如今,山西宁武、静乐等地,人们反而将莜面这种粗粮做的“莜面饭”,做出了“满汉全席”的丰盛感,花样百出,别出心裁,独具特色,看着眼馋,食之味美。
忻州卤面,卤面在北方分布广泛,被多地列为特色美食,同时也是山西的代表性面食,也是忻州传统面食之一。
忻州卤面,选用优质的面条,搭配上特制的卤汁和各种配料,口感丰富,味道独特。制作卤面,卤汁是关键,它由多种调料和香料熬制而成,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忻州卤面色香味俱全,口感丰富,是忻州人喜爱的美食之一。无论是午餐还是晚餐,无论夜市还是街边摊,忻州卤面都是人们喜欢吃的美食之一。在忻州的许多面馆里,都可以品尝到正宗的忻州卤面,它的美味让人回味,让人赞不绝口。
漏鱼儿,山西风味小吃,山西代表性小吃之一,也是忻州必不可少的特色小吃,还是一道纯纯粹粹的淀粉类素食小吃,吸溜一口,香辣爽口,软滑Q弹!擓着吃特过瘾,与凉皮相比,漏鱼儿更加爽滑,让人一吃难忘。在忻州古城的小吃街上,卖漏鱼儿的小摊总是围满了人,很是热闹非凡。
漏鱼儿的“漏”字指的就是制作方法,把山药(土豆)磨成淀粉,加水搅拌成淀粉水,然后少量多次的倒入净锅中,边倒边搅边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得越来越透明,要想口感好,三百六十搅,越搅越筋道,越搅越好吃。
接着就是做小鱼儿的关键,在一大盆凉水上放一个戳满小孔洞的木架漏盆,熬好的淀粉糊倒在上面,就会自己漏到凉水里凝固,在水里看起来就像是小鱼儿一样。碗中调好调料,再把做好的漏鱼儿捞到碗里,加上黄瓜丝和花生碎、香菜、蒜泥、醋水、料水等,这碗具有山西特色的漏鱼儿就完成了。当小鱼儿吃到嘴里的时候,有种滑滑的口感,夏天配凉汤冰凉可口,冬天加热汁温暖美味。
红面擦尖,又称红面擦节、红高粱擦面,红面在忻州美食届占着一席之地,红面擦尖这道面食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粗粮健康的特性而立足忻州,闻名山西。
红高粱面和成面团,经过特殊工艺(擦面床子)擦制成尖形片状,再搭配上浓郁的卤子或臊子,口感劲道爽滑,营养丰富,口味也可以自由调配。
在忻州古城的小吃店里,点上一碗红面擦尖,细细品味来自黄土高原的美味。。店家会用红面和榆皮面掺在一起和面,揉成小团,在热水锅上架好木质擦床,一手按住擦床的边缘,另一手掌反复用力往前推、压、擦面团,面团随着推、压、擦,就会从铜片上的空隙处钻过来,漏入锅中,煮一开即可捞出。
煮熟的红面擦尖,色泽微红,口感筋道,再浇上现烧的臊子(肉臊子、西红柿鸡蛋臊子、土豆香菇臊子),加上老陈醋、辣子油、老黑酱等佐料一调,色香味全有,这地道的老忻州家常味红面擦尖,引得人食指大动,味蕾大开,那叫一个香那叫一个美。
忻州荞面河捞,其特点汤清味美,利口开胃,忻州特色面之一。关于荞面河捞,自古便有“闻香下马,知味停车”吸引远近食客之说。荞麦也是忻州地区主产的粗粮之一,荞麦面营养丰富,不仅能提供高蛋白质,还能给人们以新鲜的口味和满足的味蕾,因此备受大众喜爱。
制作荞面河捞,需要用精荞面用温水加生石灰水和面,要三揉三醒三扎,再上河捞床压入开水锅中,煮两开即可捞出盛碗,浇上荤素臊子,加点老陈醋,爱吃辣的加点油泼辣子,一碗香味奇特、远近闻名的家常荞面河捞就做好了。
木制河捞床是过去忻州人家必备的压面工具,无论是赶集卖河捞还是自家吃河捞面,都得用它。看着占地面积大,实则用起来特别省劲。先把杆子扶起来,放入面剂子,屁股坐在杆子的一边,用自身的重量往下压,简单操作,特别省力。
重重一坐,轻轻一压,压出了南来北往的食客对这碗河捞面的念想。荞麦面粉黏性不大,容易断落,很难通过拉扯直接成条,只有用粗犷而传统的压面河捞床,面剂子快速放入压槽,大力迅速挤压,才能赋予荞面河捞的细腻爽滑,在沸腾的滚水里一“过河”,断生即可捞起,“河捞”这个名字的叫法便从此处而来。再配以秘制醋汤和现熬肉臊,这样咥一碗,扛饿顶饱还好吃。从整个制作过程就可以看出,忻州人对于杂粮面食的拿捏,发挥的淋漓精致。
擀豆面,忻州偏关人爱吃豆面,善制豆面。擀面杖擀出来的薄豆面皮,用刀切成细细的面条、薄如纸、细如丝,煮在锅里细不化,捞在碗里粘臊子、挂调料,吃到嘴里软绵清香,一吸溜就下肚,吃完浑身舒服。
其主要做法是豆面内掺适量的蒿籽粉,再用凉水和面,面要和的硬一点。和到,醒到后,分成若干块,捏成圆饼状放入容器盖住待擀面。擀面要用大面案,长擀杖。用玉米面做扑面,将面饼擀成中间厚边缘薄,卷在擀面杖上,有节奏地在面案上来回擀面。
如果擀的面大,可将面展开,撒上扑面,从左右两面向中间折回,卷在擀杖上再擀,每次都要改变擀面的方向,才能使面擀的均匀。如此来回反复,直到把面擀成薄薄的大面纸,再撒上扑面,再卷到擀面杖上,然后反向转动,将面纸来回折叠,叠成三、四寸宽,根据食客要求,切成宽窄不同的长豆面。分别挽成1——2两的小面把,放到箅子上,随吃随煮。
偏关当地有这样一句话:“长长的豆面油炝酱,一碗不够再调上”。尤其是秋冬天凉时,擀下的豆面可以放得久一点,一次擀上许多,放在通风处,啥时想吃啥时煮,一点也不粘连,这也是偏关过去秋收冬闲时广大家庭的“方便面”。偏关擀豆面,豆面有宽有长,汤清水利,吃着满嘴豆面香。
北方待客有句俗语:“迎客饺子,送客面”,偏关人擀长豆面,吃擀豆面,寓意相思不断,情意绵长,离家再远也扯不断。
豆面饸饹,又分纯豆面饸饹和三杂面(豆面、莜面、荞面)饸饹。现在又多用白面掺着豆面一起吃饸饹。以上三种都是偏关人用豆面所做的饸饹系列。
一盆饸饹面,一个饸饹床,现压现煮现捞现吃,操作快捷又省事。长长的豆面饸饹是偏关人过生日、过满月、庆寿、待客、事宴的又一种主食。
那些临街面馆、广场面摊的老板们也时常经营豆面饸饹,因为豆面饸饹在偏关人的食谱里续长。饸饹压得好,一个重要的技术就是和面。无论是豆面饸饹还是三杂面饸饹,它们的成分中含淀粉和纤维素较多,结构较散,下锅易断,所以和面时,面内要掺适量的榆皮面,不仅饸饹不会化汤,口感也坚绵利口。在豆面与白面和在一起做饸饹时,因面内蛋白质增加,面内添加适量的盐和碱即可。但和面时必须先和成硬面团,然后手上蘸水握拳採软和成软硬适度的饸饹面。这样压出的饸饹来,不但不会化汤,而且久煮不烂,筋道好吃有口感。
豆面抿面。又叫“抿圪蚪”、豆面抿尖、豆面抿节。忻州偏关“豆面饭”之一。在当地。倘若家中来贵客,鸡鱼大肉,菜丰酒足,最后需要上压轴的风味汤面来结束盛宴时,当地有句俗语:“面条俗,饸饹溢,带油包的方便面上不了席”。这时候,一碗热乎乎、光滑爽口、味道鲜美的豆面抿圪蚪就是偏关人的最佳选择。它似吃非吃,似喝非喝,进到嘴里清淡利口,豆香绵长。下到肚里醒酒,减腻不压胃,浑身舒坦,会给客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最受忻州偏关人喜欢的豆面抿面,是家庭主妇们不用和面、便可成就的佳作。她们将豆面、白面和少量的淀粉按照一定配比放入盆内,再适量加点明矾面(加明矾面会使抿面更加的汤清水利),少量多次的加入凉水,再用筷子缠成半糊状的软面,取适量放在抿面床上,用手抿的方式抿进开水锅里,煮熟即成。
制作豆面抿面时,当地人还会将山药(土豆)磨成糊糊,再加入上述豆面、白面等面粉,所做出的抿面更被当地人喜欢。豆面抿面可谓偏关所有风味美食中最简便、最经济、最普及,也最能让客人满意的风味面食之一,山西“豆面饭”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之一。
忻州十大名面大家觉得怎么样?忻州的美食种类还有很多,每一款都有其独特的风味和特色。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吃摊,还是高档的宴会厅,无论是农家小院,还是家常便饭,都能品尝到带有忻州特色的风味美食。打卡忻州,不容错过的美味,人说山西好风光,忻州古迹不能少,人说山西好味道,忻州美食少不了,点赞关注不迷路,这里还有更多不一样的美味!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