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社论启智丨哲社新生读书感悟采撷(3)

学术   2024-11-24 17:27   山东  


哲思凝慧  


社论万象


“哲思凝慧,启智明心;社论万象,洞悉时局。”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为2024级新生配备了“青春行囊”,行囊中,学院推荐书目《理想国》《论语译注》《乡土中国》等书目将学院的学术之风具象化到了书本里,而汇集了学院各专业教师代表性成果的《知新文萃》,则为同学们开启了“从游”之旅,指明了通往知识与智慧殿堂的方向。这些文字激发了学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促进了心灵的深度对话与自我成长,使学子们有了更加深刻的阅读体会和更加理性的学术思维。


在这个专栏里,我们将记录学子们阅读后的心路和思考,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热爱与对智慧的追求。同时,这也是一个平台,让师生之间、学子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在学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些年轻的思想者们,将如何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如何在智慧的探索中不断成长。




涓滴乡土水,汇归入汪洋

——《乡土中国》读书感悟

24级社会学1班 项南

当钢铁森林的触角突破山川湖海的地理屏障、向更深更远更目不可及的未来扩张时,代表着中国最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是否站在了文明与开化的对立面,只有全盘改造才能迎来真正的振兴?当水泥钢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贯穿了泥泞土地、在稀疏零散的村落前构筑起仿佛无法逾越的疆界时,我们如何才能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保护的关系,不让乡土社会成为被腾飞的时代抖落的渺小沙砾?


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成为国家发展关键课题的今天,《乡土中国》这本成书于七十六年前的社会学著作,不仅没有随流年消逝而落伍过时,反而因其深刻的思想性与深厚的理论素养,被时代赋予了独特的价值与使命。充分拥抱它的每一个字句、思考它每一个精当的譬喻与生动的案例,我们将突破时空的界限,透过文字去亲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乡土,从而对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对上述种种发展困境产生新的认知、新的灵感。


学科专业上,《乡土中国》几近完美地贯彻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即将在社会科学这片沃土深耕的我们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首先,从整体性原则的角度来说,本书既横向对比中西差别,以他者为镜,烛照自身:如第四章《差序格局》通过提出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概念,阐释乡土中国与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其次,从研究视角来说,本书通过陌生人视角,使我们得以跳出思维定势的局限,从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中探得伏于其间草蛇灰线的规律,如在第二章《文字下乡》中通过敲门拜访熟悉的朋友时不报姓名而只说“是我啊”这一生活习惯,揭示面对面的乡土社群潜移默化中带给我们的影响。


更为可贵的是,书中所有论点的得出,背后都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调查支撑,其分析之深刻,思路之通畅,逻辑之严谨,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譬如第二章《文字下乡》,作者通过梳理人类使用文字的底层逻辑——即人作为社会动物需要通过表达实现分工合作,且表达的内容必须为对方乃至于人类族群中的大多数人能理解,于是人类将这共同确认的基于集体生活经验存在的意义附着在音调、字符等形象上,由此诞生了语言和文字——揭示了其作为象征系统的本质,并以此强调文字存在的意义服务于人类沟通交流、经验传承、历史绵续的需要。


然而,如果仅谈及学术理论上的高深,《乡土中国》或许只是一部研究中国传统乡村结构的优秀学术著作,而不会像今天这样突破专业壁垒,成为初高中的必读书目而给予所有认真的读者智慧与启迪。让这本书拔萃的真正价值,恰恰藏在此书作者——费孝通先生本人对乡土中国深深的眷念与情感中。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技术的传入,原本发展滞缓的中国社会迎来剧变,“土气变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一个国家似乎短时间内被分化出了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理想的两个社会。正当城市的精英藐视乡下人土里土气,专家学者将愚昧视作乡土中国亘古不变的痼疾时,费孝通先生却走出二元城乡对立的价值锁定,用脚步丈量乡土,以文字勾勒剧烈动荡的生活大潮中被裹挟者的面影,以学术的理性与人文关怀的感性,向世人揭示乡村中国一道道令人苦涩而又发人深思的景观——乡下人听到背后汽车喇叭声时东躲不是西躲不是的惊慌失措,被凭借一些法律知识在乡间作恶的小人倒打一耙时的愤怒无奈,赖以生存大半辈子的生活经验被否定时的窘迫与无所适从……当费孝通先生对此现状“心难甘服”而用文字替农民发声时,他身上熠熠发光的品质,正是千百年来中国士人经世济民情怀的一脉相承。而只有具备这样的人文情怀,我们才能卸下隔岸观火的高傲姿态,去重新检视乡土中国,检视一个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并不全然相同、但也绝非云泥之别的生命形态,从而搭建裂缝之上相互理解的桥梁。


实际上,我们应当明确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真理——无论是乡土中国还是都市中国,都是中国。我们之间本就不应当被偏见所撕裂,陷入二元对立的死循环。从本书中所提到的敲门不喊姓名、遇到土地就想种植等植入我们基因中的习惯,到当代国产科幻大作《流浪地球》中“带着家园去流浪”的全新概念唤起国人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浓厚情怀,再到李子柒视频中那个农家质朴、风物淳美,超脱现实窘境而引起无数国人向往的乡村桃源,乡土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自给自足的悠然生活铺绘了中华民族平和敦厚的性格底色,又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慷慨地赐予我们坚韧不拔的意志,礼治教化的克己与道德标准的内化维系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宁,也点画了我们的仁爱与温情。稻麦香在宁静的晚风中熨帖开来,那是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言既及此,对文章开头那一串似乎过于犀利的质问与怀疑,我们或许也已经窥得了答案的一线曙光——唯有理解,唯有尊重,唯有设身处地思考过后的感同身受,唯有亲身接触过后的共情共鸣。唯有打破与乡村社会之间施舍式的悲哀联结,尊重他们自食其力的劳动传统,辅以技术传授、硬件设施改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支持,扶贫工作才能做好;唯有承认城乡各自有各自的生活经验与常识框架,不以“识字多”和“高学历”作为压人一头的工具,城乡之间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学互鉴,钩织、蜀绣等许多珍贵的非物质遗产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司法教育才能更顺利地“下乡”,乡村才能振兴……唯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乡村实际出发,不仅着眼于宏观层次的社会架构与发展模式,也看到真实存在着的、具体人群的感情与思想,看到他们在剧变之下的茫然与无措、在新时代下的踌躇与希望,我们才能真正扩大共享的世界,共享发展的成果。


“愿我这涓滴乡土水,汇归大海洋“。这既是费孝通先生一生放不下的乡土情结的具体写照,亦是乡土中国翘首百年的愿景与期盼——那片像四季那样悠长的村庄,终将在时代的托举下寻得自身的意义;那捧孕育了千秋万代历史的泥土,必将孕育无穷世代的未来。





供文丨项南

编辑丨岳宜辰 郑一健

发布丨封莹

审核丨翁祥栋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学院展示的窗口,服务师生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