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亿!埃斯顿参股公司引入“国家队”

科技   2024-11-14 10:38   广东  





11月13日消息,埃斯顿发布公告称,其参股公司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埃斯顿酷卓”)拟引入新投资者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二期(有限合伙)(简称“先进制造业基金”)、江苏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专项母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南京产业专项母基金”)进行增资,增资金额人民币13,000万元。
其中,先进制造业基金出资人民币10,000万元,南京产业专项母基金出资3,000万元。



这是埃斯顿酷卓首次引入外部投资人,且大有来头。
南京产业专项母基金是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批14只产业专项基金之一,规模达60亿元。此次该基金首战告捷,向埃斯顿酷卓注入了3000万元的“活力”,成功实现首个直投项目落地。
殊不知,3000万元却发挥了巨大的杠杆作用,成功吸引了国家先进制造业基金的1亿元投资,展现小资金撬动大资本的惊人力量。
先进制造产业基金是一支国家级的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达到200亿元人民币,重点投向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且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重点领域,先后支持宁德时代、上海联影等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基金二期则募集规模500亿元,国投招商为基金管理人,包括财政部、国投集团、招商资本等34家股东单位。


本次投资行动双管齐下:一方面,它将围绕埃斯顿具身智能和机器人控制算法核心逻辑,助力埃斯顿在传统六轴之外,共同孵化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业务;另一方面,它将带动江苏省信息技术行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而在增资完成后,埃斯顿酷卓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1,625万元,增资金额与新增注册资本差额计入其资本公积。埃斯顿依旧持有埃斯顿酷卓的股份,但其持股比例将从原先的20%调整至13.95%。



埃斯顿酷卓:创新尖兵


作为国产智能工业机器人“四小龙”之一,埃斯顿深耕工业自动化领域,拥有全系列覆盖3-700kg负载,87款工业机器人产品。


今年第三季度,埃斯顿营收约11.98亿元,同比增长21.66%。其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33%。

权威数据表明,在前三个季度中,埃斯顿工业机器人的市场出货量增速超过行业市场增速。其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的排名中位居第二,而在国产品牌出货量方面则位列第一。这一成绩凸显出埃斯顿作为龙头企业的韧性,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也不会改变。

随着 AI + 机器人技术融合程度的日益加深,产业边界不断拓展,跨领域应用场景呈井喷之势。从汽车制造到电子产品组装,从物流分拣到医疗手术辅助,AI 与机器人的结合正展现出无限潜力,改变了各个行业的运营模式和竞争格局。
埃斯顿如同一位敏锐的猎手,早已敏锐地察觉到这场技术变革的风暴。
埃斯顿酷卓成立于2022年7月,是埃斯顿的孵化企业。其以“云边端一体化、手脚眼脑一体化”控制器平台为核心,整合AI智能、云边算法、机器人控制技术,打造机器人控制系统、核心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等产品,为工业、医疗、服务、实验室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背靠大树好乘凉。无论是通用机器人开发平台,还是通用形态的终端产品,埃斯顿酷卓依托埃斯顿的强大资源和自身团队的卓越能力,在机器人的世界里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思路,聚焦在AI+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与商业化落地。
该公司不仅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平台CoDroid EIP,还开发CoDrive关节模组,并在仿生关节模组领域进行探索。
在人形机器人这座尚未被完全开发的“金矿”上,这位“机器人后起之秀”于今年首发人形机器人“CODROID 01”。
该人形机器人具有核心部件全自研,模组响应速度快,扭矩密度高,承载能力强等优势,主要应用领域为工业场景,协同工厂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进行自动化生产,并正积极进行下一轮的设计和小批量应用。



当前,机器人行业正朝着智能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人形机器人是未来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埃斯顿酷卓的布局无疑正中“风口”。
而它激起的“层层涟漪”也让埃斯顿突破工业场景限制,抢先在新兴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巩固在机器人行业的地位。



写在最后


彼时,新的生产工艺不断被研发,应用领域也在持续拓展,无论是汽车制造领域对高精度焊接机器人的大量需求,还是电子产业中对高速装配机器人的依赖,都如同强劲的东风,推动着工业机器人市场一路高歌猛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增长逐渐乏力。


权威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销量预计将下滑至 29.7 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6.1%‌。这一数据就像敲响的警钟,让整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寒意”。
当前,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宛如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企业竞争呈内卷态势。厂商为争份额,对产品功能和性能微调以占参数优势,但这只是在现有技术框架内“小修小补”,未实现实质性突破,还让行业陷入过度竞争漩涡。
内卷下存在价格战。2022 - 2023 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均价从 11.04 万元 / 台降至 10.2 万元 / 台,价格剧降虽短期内刺激价格敏感客户购买,但长期会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企业降成本可能影响质量,加剧市场混乱。

“找到新的活路”成为了机器人厂商们的共识。而人形机器人当之无愧成为了众多厂商眼中的潜力之星。



包括埃斯顿这样的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在内,已马不停蹄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新领域中不断寻找,为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引擎和突破点。
未来如何,尚是一团迷雾,但其中却又隐约透着希望之光。对于工业机器人行业而言,每一个决策、每一项技术突破都可能成为拨开迷雾的关键力量。


精彩推荐  





联系我们  




OFweek维科网
高科技产业门户平台,洞见科技未来,把握产业趋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