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归期,
续写田园雅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仿若穿越千年诗韵,在时光阡陌处,那位田园织梦人——李子柒,于阔别三载后,带着满身诗意与执着,再度踏入大众心间,重启一场与传统文化和田园生活的绮丽奔赴...
对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的想法吧。
1
请问你知道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吗,有刷到过李子柒时隔三年回归后的新视频吗?
@数理学院 向嘉瑜
我偶然间刷到了她的动态,发现她在11月初连续发布了三个视频,其中一个名为《雕漆隐花,雕出紫气东来》。观看了这个视频后,我才意识到她已经正式回归了。回想起之前,她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没有发布过任何视频,这次回归确实让人感到既惊喜又期待。
@工程学院 易书帆
因为特别喜欢她家的螺蛳粉,我很早就成为了她的粉丝。然而,在她停更的那段时间里,我也因为忙碌于现实生活而很久没有关注她的动态了。但令人惊喜的是,最近她回归并连续发布了三个视频,每一个都迅速占据了B站的热门榜单,我也都看完了。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吕厚朴
在高中时期,我们的课堂上就时常会播放她的视频。我记得很清楚,自2021年起,她的账号便暂停了更新。但幸运的是,就在上周,她终于重新开始了更新,带着全新的作品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中,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地球科学学院 王荆毅
我有刷到过李子柒的新视频,特别是她制作秋千的那一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她非常厉害。
2
李子柒的作品一直以来都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为主题,从她的作品中,您对中国传统文化或非遗技艺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公共管理学院 张明星
从李子柒的作品中,我直观感受到一些传统技艺工序繁琐,对耐心要求很高,并且有些传统技艺的成品也极具审美价值。李子柒本人就具有很高的审美观,使得她的作品赏心悦目。
@数理学院 向嘉瑜
她在视频中展示过一些与蜀锦和漆器相关的内容。通过观看她的视频,我深入了解了漆器的制作过程,以及蜀锦的精湛工艺。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致与美丽让我叹为观止,它们无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通过观看李子柒的视频,我对这些传统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自动化学院 丁国彬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得以接触到众多以往未曾知晓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关于机械装置的制作流程及其精湛的工艺细节,这些都极大地深化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3
面对如今多元的文化传播,李子柒始终坚守传统文化输出,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
@地球科学学院 王荆毅
我认为李子柒的坚守代表了一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精神,她的作品能够体现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这是值得肯定和推崇的。
@经济管理学院 刘鑫念
我认为李子柒所展现的是一种极为崇高的爱国情怀,因为在当前多元文化的交融中,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些不合理的文化现象。李子柒通过坚持传统文化的输出,实际上是在积极抵制并抗衡这些不合理的文化元素。
@环境学院 汪玥妤
这是一种非常难得可贵的执着精神。李子柒像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一样,不被潮流左右,通过自己的影响力精心制作每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视频,让它们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我同意这一看法。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治愈感,他将田园生活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了独特且备受喜爱的风格。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吕厚朴
这是一种矢志不渝地秉持初心的精神体现,她毅然决然地扎根于乡村,照顾奶奶的身体与其留下的传统生活方式,精心守护着农村那份纯真质朴、无华而高贵的品质。
@外国语学院 王元青
李子柒所秉持的坚守并传播传统文化的精神,无疑彰显了一种深刻的爱国情怀。她巧妙地运用短视频这一媒介,生动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其在这方面的执着与贡献,确实是他人难以企及的。
4
李子柒以其独特的视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许多人心中无法替代的“白月光”。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工程学院 易书帆
我认为,在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与高压力背景下,李子柒的作品及其所倡导的回归理念,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广泛关注。她为人们打造了一个心灵避风港,让人们在渴望逃离都市喧嚣、向往田园宁静的同时,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与寄托。她的视频内容使得人们在紧张而忙碌的日常中得以暂时喘息,享受片刻的轻松与自在。
@数理学院 向嘉瑜
我确实认为她是我们心中的白月光。即便在那段沉寂的时光里,她依然是外网上最具影响力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主。我觉得她打通了一条重要的文化推广路径。因此,称她为白月光是恰如其分的。正是因为她上传的视频,更多外国人开始愿意了解我们的文化。同时,国内的观众也非常喜爱她的作品。现在她回归了,就像白月光重新照耀归来。
@自动化学院 丁国彬
李子柒对于坚守并传播传统文化的执着精神,无疑是一种极为难能可贵的品质。她凭借个人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向国内外广大受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李子柒之所以被誉为那抹无可取代的“白月光”,或许正是因为她独树一帜的风格,以及所营造的生活场景,精准地契合了人们对于宁静致远生活的深切向往。
5
李子柒的回归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文化传承,你觉得自己能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接力这种坚守?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吕厚朴
自己通过参与学校社团活动,如茶文化、玉石文化等,来了解和传播传统文化,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接力坚守的方式之一。
@公共管理学院 张明星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和观看视频等方式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非遗记忆;其次,可以参加剪纸、国画等传统文化活动,亲身体验其魅力;最后,通过社交媒体等方式传播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外国语学院 王元青
我认为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例如学习剪纸等传统技艺,并积极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以此来发扬和传播传统文化。
@自动化学院 丁国彬
作为普通人,我会更多地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并向身边的人介绍和传播,以此来坚守和传承传统文化。
她的归来,宛如星辰归位,点亮传承天幕。田园依旧是那方田园,故事却在坚守中愈发醇厚,传统文化于她手下不再是典籍里的晦涩记载,而是鲜活在三餐四季、草木春秋里的生活诗画。愿此后岁月,李子柒继续执岁月之笔,蘸墨传统,绘就更多锦绣,让古风遗韵随她足迹飘进万千心灵,化作我们心底对华夏文明永不落幕的眷恋守望。
-THE END-
街访记者:刘语歌 吴雨桐 黄灿灿
张雨桐 李东炜
编辑:刘语歌 吴雨桐
排版:张雨桐
责编:李东炜 刘晓敏
审核:高雅 苏文希
图片源于广播台新媒体部及受访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