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长沙市文旅广电局
策划 | 星球引力场
🎓
最近高考进入了报志愿的环节,一大批高三生正满怀憧憬预备奔向自己的“第二人生”。
而此时长沙大学城的各个角落,告别正在发生。穿着学士服的学子们散落在大学城,或餐馆把酒言欢,或重走上学路追忆似水流年。不怪他们放不下青春,而是长沙的大学城实在是美好得让人难以忘怀。
这篇推文,写给还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去哪的高三学子,也写给曾在大学城生活,怀念着大学城的每一位毕业生。
回首不见青春,但大学城一直都在。
很多年前知乎有一个帖子:“怎么才能进湖南师范大学?”热评第一的回答是:“地铁坐到湖南师大站,走进去。”
这个看似逗趣的回答,直指大学城最有意思的地方。很多年前,湖大和师大都是没有围墙的。于是你会看到,师大的学生穿过湖大的校园回到宿舍(来大学城上学,请做好每天Citywalk/ride/run的准备🚶♀️🚴🏃),湖大的宿舍后面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到中南大学,每天往来的公交车上,也挤满了三校的学生。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孵化了许多跳跃在三校间的爱情、友情。而那些公交车沿线不曾改变的站名,成了青春记忆库永恒的“文件名”。
公交车停靠二里半,这里是专属于师大的地方。下车的三棵树广场,以前有家三颗树饭馆。
从天马、德智等宿舍区“跋山涉水”来上早八的新传院、公管院、历文院的学生,下课后偶尔会在这里打下“牙祭”。
如今这里已经被重建的师大的校门和崭新的广场所取代,成为一代人全新的记忆符号。
关于二里半名字的由来,江湖上有很多传闻。
有人说是距离橘子洲大桥二里半,也有人说是距离溁湾镇二里半。
真正的由来好像也没有人去深究,对于师大的学子来说,这个名字的含义等于上课,等于社团活动,等于木兰路银杉树的四季生长,等于为梦想努力的青春。
如果说二里半是独属于师大的地盘,那整条麓山南路就可以称得上是三校感情最“浓烈”的地方。
荫马塘是湖大和师大的交界点,如果在早高峰看见大科城专线上有过荫马塘而不下的学生,多半是师大的,反之则是湖大的。
而湖大、中南、师大的交界点则在左家垅。
往西是师大的音体美院,往东是中南大学的老校区,往北则是湖大的德智学生公寓。
另一头,阜埠河站外的天马公寓,一边属于师大,一边属于湖大。
三校的学生就这样割不断、理还乱,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产生着美妙的交集。
在长沙大学城,景区就是校园,校园就是景区。穿越湖大民主楼的红砖碧瓦,出门就是游人如织的东方红广场。
举着旅行社旗帜的队伍和上早八的学生擦肩而过,互看对方一眼感叹:起得真早!
湖大的礼堂、胜利斋等早期建筑群也在通向岳麓山的登高路上,镌刻着历史的年轮。
最令其他两校学生羡慕的是,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就坐落在湖南大学。
在大家都得排队买票的时候,湖大的学生可以气定神闲地凭学生卡免费进入书院,而其他两校的学生只得望“卡”兴叹。
调侃也好,羡慕也好,不论距离远近,山下的学子们统统把岳麓山纳入了大学时期的精神地标。
春天模仿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蔡和森,一头扎进麓山春雨里,大喊:“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夏天约上整个宿舍的同学夜爬岳麓,在山顶等待日出;秋天遍寻山里的银杏、红枫,选一片最完美的放进课本做书签;冬天期待一场雾凇和白雪冰封万里。
四时景不同,那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心事,在岳麓山的见证下,历久弥新。
过了岳麓山最高点,往东门的方向下山,沿路会经过湖南师大校园里的忠烈祠和七十三军墓,再往下走到新民路还有新民学会旧址。
刚爬完山的学生们,会在肾上腺激素慢慢消散恢复平静后,去烈士墓前添一束花,去新民学会旧址的青砖白瓦里,漫读一代人的心忧天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句张载的名言,被万千麓山下的学子写进书本扉页,成为自己读书立心的座右铭。
|上图依次为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校园全景
如果说岳麓山代表历史的厚重,那后湖就代表现代的清新。水光潋滟的湖畔两岸,混搭着潮流买手店、日系小食店。还没从老欧洲咖啡的雍容华贵里缓过神,又被路旁可爱的蛋糕店戳中了心巴。
每到天气晴朗的午后,在后湖看天高云淡,或骑行,或漫步,湛蓝的湖水让学习后感到疲惫的自己眼明心亮。
阜埠河地铁口的驻唱歌手,总能引发一阵阵大合唱。声波穿过湖面,那是一群人的同频共振。
来大学城,如果只是吃喝玩乐,多少有点辜负了“岳麓山下好读书”的名头。
爱民路尽头处的麓之风书店,是长沙古典文献书籍品类最全的书店之一。拥有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和一整面墙的“湖湘文库”系列。
后湖的可见书房宽敞便捷,下沉式的弧形空间形成了天然观景台。低头是中外文明博古通今,抬头是树荫、湖水、远山和夕阳。
麓山南路的无人书店主打一个信任,老板洒脱随性,凭心情看店,剩下的随君自便。不曾刻意雕琢的时光痕迹,成为《鸣龙少年》等各大剧组的取景地。
优雅大气有止间书店,小众先锋有阿克梅书店,安静温馨有回望书店,桃子湖有大学城初代OG卡佛书店,茶厂村有遗世独立的镜中书店.......
在大学城每个彻夜亮灯的书店和自习室,上万学子晨兴而来,孤军奋战,忠实地践行着“一万小时法则”。
如果要讨论河西三校的关系,大概几天几夜也讲不清。但如果要讲大学城的美食.......还是几天几夜也讲不清,因为好吃的实在是,太!多!了!(来长沙上大学请做好长胖10斤的准备😢)
不止声名远扬的麓山南路,还有师大的油烟街、天马小区的夜市、中南大学的后街......篇幅有限,文旅君忍痛割爱,挑选出这几家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店铺。
酷热的夏天,怎么能少得了猪脑壳凉面?
裹了山胡椒油的手工面,带着海带丝和花生米滑溜进胃里,口腔深处传来辣椒的呛香,在额头即将辣出汗之际吃下一勺芋圆红豆冰,解辣降温,这个夏天就拥有了神仙开局。
在师大学生和附中的学生记忆里,都有一块厦门特香的菠萝包。不是高级欧包店的浓香黄油味,就是小时候家楼下老面包店的味道。
3、4块钱一个,早上买一个刚出炉的做早餐,香香软软的,吃完了就能开心地再怒刷三套题。
开在师大音院旁边的崔氏紫菜包饭,老板是韩国人。
也没有热烈的寒暄,报上想吃的品类,老板就在操作台飞速移动,手指纷飞间,晶莹的糯米就揉成了心的形状,装在书包里,就是今天的午餐便当。
在大学城,日料也不再遥不可及。人均三、四十,就能吃上学生党的Omakase。
坐在《灌篮高手》的背景下,看着长得像樱木花道似的店员小哥熟练地捏着饭团,地狱拉面已经迫不及待排队入胃。这哪里是地狱?这是吃货的天堂!
天马小区的周椰记清补凉,是夏天的排队王。芋圆、西米露、烧仙草、西瓜......整整13种小料,搭配着椰奶味浓郁的冰沙,进入口腔的一瞬间,椰林树影,水清沙白,三亚就在文旅君面前。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句旁白: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情怀。
从学生时代走上职场,会吃到越来越高级的餐厅,但无论餐厅前缀加了几颗星,都不如校门口那家和同学常去的店占据你的心。
//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此刻完成了“送别”主题,逐渐安静下来的大学城正在悄悄翻新,等待9月的重逢。
那就好好珍惜18岁最后的夏天,9月,长沙大学城见。
*文旅君温馨提示: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岳麓山景区已于2024年6月24日下午2:00启动闭园,恢复正常开放时间还需等待官方通知,勿跑空哦!汛期出游,请提前了解景区、场馆开放情况,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