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ESD(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手术病例分享
我院内镜诊疗中心常规开展ESD手术,近期成功完成一例ESD手术与大家分享。
患者为老年男性,结肠镜检查发现一直肠侧向发育性肿瘤(LST),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在充分与患方沟通后决定行内镜下ESD治疗。
术后病变大小约2.5cm*3.0cm,完整切除。大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示:高级别腺上皮内瘤变,部分浸及粘膜肌,考虑为粘膜内癌,口侧切缘、肛侧切缘及底切缘均为阴性。
该患者ESD完整切除早癌病变,避免了外科手术,充分体现了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优点。
下面,详细为大家介绍ESD相关知识:
一
什么是ESD?
ESD是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粘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
二
ESD的适应症
1、消化道巨大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的宽基底或无蒂息肉。
2、食管、胃、结肠早癌。
3、消化道粘膜下肿瘤,包括平滑肌瘤、间质瘤、类癌等疾病。
三
ESD的术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1.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
2.医生充分评估后确保有适应证并排除手术禁忌征。
3.医生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减轻和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4.患者在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5.肠镜手术前需遵医嘱服用药物清理肠道。
6.正在服用抗凝药物需在术前7天停服。
7.手术当天降压药物正常服用,降糖药物停服。
四
ESD的步骤
1.于病灶边缘0.5-1.0 cm进行电凝标记;
2.在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美兰溶液使病灶与肌层分离;
3.应用黏膜切开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切开黏膜;
4.应用黏膜切开刀沿切缘对病变尽量完整进行剥离;
5.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及浸润深度;病变剥离后,对创面上所有可见血管行止血处理,必要时行金属夹夹闭。
五
ESD的优点
1.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
2.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
3.医生可以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
4.手术操作时间短,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
5.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等优点,从而使早癌治疗微创化。
六
ESD的术后护理和随访
1.患者术后24小时内要卧床休息。观察有无发热、心悸、冷汗、腹痛、便血等感染及出血并发症。
2.手术后需禁食24-72小时,如无异常,72小时后可听从医生指导逐渐恢复饮食,常规补液,由静脉补充营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及高纤维食物。出血且创面较大患者延长禁食时间。
3.2周内不可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恢复期应避免用力排便、提重物等增高腹内压的动作,以防引起出血。
4.术后关注病理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制定相应的个人随访计划。
供稿:杨克利/消化内科
编辑:白若琳
校对:宋悦华
往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