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彩陶历经千年保持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2006年这项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界首市的王京胜、卢群山成为阜阳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如今两位老人仍在从事界首彩陶工艺的制作、创新和传承,身体力行诠释着
手艺人和“守艺人”的匠心。
1949年出生的卢群山,与共和国同龄,老人与界首彩陶结缘要从幼年说起。
卢群山出生于陶艺世家,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支持界首彩陶发展,他的父亲卢山义被送往中央美院华东分院群众艺术研究班学习。1954年,卢山义回到家乡组建了陶器生产合作社,5岁的卢群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彩陶技艺。
“刚开始觉得玩泥巴很有意思,每天吃住在厂子里,耳濡目染都会懂一些,但真正学起来其实非常枯燥。”卢群山回忆,为了练习基本功,父亲让他每天拿着小树杈在地上画鱼。“小男孩都好动,父亲就逼着我沉下心,那个时候其实挺难熬的,半年都蹲在那里画鱼,挨打挨骂都是家常便饭,但现在想想,很感谢他那时的严厉。”卢群山说。
学艺期间,跟随二爷卢之勤学习装窑、烧制技术,跟随父亲学习拉坯、修坯、配釉和绘刻“刀马人”等技艺,卢群山逐渐掌握了全套制陶技术。他烧制的界首彩陶既继承了传统的三彩刻画陶瓷工艺,又在造型、制坯、设色、配料、上釉、烧制等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1983年,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受邀到界首工艺陶瓷厂指导,卢群山有幸跟随他系统地学习了工艺美术理论知识,并参与彩陶艺术创研,制陶工艺水平大大提高。他与韩美林共同创作、烧制的彩陶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数十年来,凭着对彩陶艺术的热爱,卢群山不断创新,其工作室生产烧制的彩陶,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的最高奖项并被有关博物馆收藏。
2007年6月,经国家文化部认定,卢群山作为界首彩陶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如何将老祖宗的技艺传承好”成为卢群山一直在思考和践行的事。走进高校担任客座教授,免费收徒传授技艺……如今,卢群山身体力行地推广界首彩陶,
“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项泥与火交融的传统技艺,并将它传承下去。”将河边淤泥制成成品彩陶,80岁的王京胜是为数不多能掌握界首彩陶全流程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1960年,界首工艺陶瓷厂成立,时年16岁的王京胜被招入厂子,开始学习制陶技术。“在界首河边长大的小孩,谁还没用黄胶泥捏过泥巴,但进厂后我发现制陶并不那么简单。”王京胜说,自己先后拜卢山志、卢之卿、卢山义等大师学艺,逐渐掌握了彩陶制作的整套生产技术,以及拉坯、修坯、刻画、上釉、烧制。
1963年,韩美林大师到界首工艺陶瓷厂设计制作展品,王京胜拜其为师,学习工艺美术理论和彩陶创作。期间,他经过夜以继日的试验和努力,成功烧制了高1.3米的“特大型三彩刻花瓶”,引发关注。
1983年,王京胜从界首彩陶的红、黄、绿三种釉色中得到启迪,成立了界首工艺陶瓷厂科研攻关小组,在韩美林的带领和指导下,小组研制了系列彩釉(如乌金釉、金砂釉、孔雀蓝釉、玫瑰红釉等),其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省、市级大奖等。
从事彩陶研究和生产制作六十余载,王京胜曾受邀参加民间工艺展览展示、交流会展100多次,曾荣获中国民间工艺精品博览会金奖、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金奖等,还培养出多位省、市级非遗传承人。
2007年,王京胜成为界首彩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随后,他一直担任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和阜阳科技工程学校讲师,致力于传承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培养更多新人。
几个月前,王京胜因患病,暂停了手头的工作。“等病好了,我还会继续制陶。”老人说。
继王京胜、卢群山之后,阜阳市多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涌现出一大批非遗传承人
截至目前,已有颍上花鼓灯、阜阳剪纸、淮北梆子戏等10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阳刺绣、太和清音等3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68人、市级161人,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6个、市级45个。
全媒体记者: 高红/文 徐丹丹 王军侠/摄
资料来源:颍州晚报
微信推荐方式改了,希望您读完点个赞呗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