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品药品包装膜的生产,到锂电池隔膜研制,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突破了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干法隔膜领域的技术空白,还实现了锂电池隔膜从原材料到生产工艺的全面国产化。
协同创新成合力
当前,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而隔膜之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如同是人体心脏的瓣膜,外观像一张半透明的塑料布,上面均匀排列着纳米级的微孔,既可分隔电池的正负极,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也能让锂离子自由通过,保障电池正常工作,其作用不言而喻。
2015年,已在包装领域闯荡多年的天鸿颇具知名度,与国内多家知名食品、药品企业建立合作,承接包装膜的生产。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电池行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让天鸿决定在这一全新领域尝试创新,带领企业转型升级。
一个是食品药品包装膜生产,一个是锂电池隔膜研发。虽然它们都叫膜,但在生产工艺、技术难度、应用场景等方面有着天壤之别。隔膜的厚度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续航里程、安全性能等特性,要想让隔膜变得更薄,需要一种特殊的拉伸工艺,生产出厚度均匀、物性一致的隔膜产品。而在当时的国内市场上,由于技术限制,锂电池隔膜作为电池的核心部件,主要还依赖进口。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天鸿果断牵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加大研发投入和力度,一举攻克了锂电池隔膜生产核心技术(干法单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该类锂电池隔膜产品的进口依赖。
天鸿紧握干法单拉技术这把“金刚钻”,不断以更薄的锂电池隔膜揽下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等领域的“瓷器活”,成为了全国细分市场领域的“单打冠军”。
天鸿不仅与知名院校深度合作,还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安徽省多功能薄膜工程研究中心,专注于研制开发生产锂电池隔膜。几年来,16微米、13微米、9微米、8微米……公司生产工艺精益求精,锂电池隔膜不断变薄。
人才引领植“沃土”
拥有一批优秀而稳定的研发人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天鸿始终坚持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多年来,投入巨资打造高素质技术研发团队,一方面,不惜重金引进专业水平高、自主研发能力强的高校人才以及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并注重自身研发团队的持续学习与建设;另一方面,围绕公司战略不断引进的国内外先进实验仪器有效保证了现有产品质的提升以及新产品的系统研发。
在各类人才的带领下,公司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的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每年按照销售收入的6%用于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公司科技创新、研发工作不断有新突破,实现人了才驱动创新,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近年来,天鸿先后申请了163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7项,制定企业标准7项。锂电池隔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荣获“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公司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等荣誉。
争当“首位产业”排头兵
2024年,天鸿无论在产业发展,还是在技术创新方面都取得了傲人的业绩。如今,在天鸿的生产车间,11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厚度为8um-32um不同规格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年生产能力超6亿平方米,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消费电子市场,占据着全国10%左右的市场份额,成为比亚迪、厦门海辰、鹏辉能源等行业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合作供应商。
未来两年,天鸿将继续加强与产业链头部企业的配套,进一步扩大锂电池隔膜产能和规模,计划投资16亿元,再选址新增20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建成达到31条生产线的规模,持续在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上做文章,在做强汽车“首位产业”上争当排头兵,为推动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张茜)
责编:龚轩
审核:宋玉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