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赏析 | 虚实空间中介:基于骑手视角的“外卖工厂”形成机制研究

文摘   2024-11-19 15:18   北京  

导读


数字经济时代依托O2O电商平台外卖店铺在中心城区大规模集聚形成“外卖工厂”。其形成过程是虚拟空间影响甚至支配实体空间的典型现象,也是消费者、店铺、骑手、平台四方主体相互作用构成的虚拟集聚引致实体集聚的典型过程。在该过程中作为虚实空间交互桥梁的骑手是“外卖工厂”最终形成的重要促进因素。消费者与平台在虚拟空间的行为与决策最终均由骑手在实体空间完成,而他们在虚实空间的日常行为与偏好则通过平台传递给店铺,最终促进店铺做出新的空间选择。因此,要揭示虚实空间互动的微观机制离不开对骑手空间行为与决策的深入研究。
本篇推介南京大学罗震东教授团队的新近成果《虚实空间中介:基于骑手视角的“外卖工厂”形成机制研究》。该文在虚实空间互动的框架下,采用人类学的参与式观察法,通过深入了解骑手的空间行为与过程,解析骑手在“外卖工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梳理虚拟集聚引致实体集聚的微观机制,探索城市新空间研究的可行方法论。该文丰富和发展了有关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新空间形成和演化的理论内涵,为城市存量空间的优化策略制定,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设计、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研究区域与方法


本文选择典型“外卖工厂”——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村进行实证研究。石牌村是团队前期定量分析识别出的广州主城区外卖店铺的最大规模集聚的地区。其生产的外卖餐品主要服务于周边3~5 km的商务区、居住区、高校、医院,邻近的珠江新城、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暨南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等都是外卖需求热区。


广州主城区外卖店铺分布核密度(a)与
最高集聚区(b. 石牌村)的细节


为进一步探究虚实空间互动对“外卖工厂”的微观推动机制,采用人类学的参与式调研方法,以骑手为重点展开深入研究。第一作者从2022-07-23—08-22在广州市天河区加入“饿了么”石牌站点成为专送骑手,并居住在石牌村内的公司长租宿舍,进行为期1个月的参与式调查。期间共计完成356单外卖派送业务,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一手资料。调研期间,一方面通过实地踏勘、观察体验获取所需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外卖骑手和外卖店铺的日常“配送”“选址”行为。


分析框架


店铺和骑手之间存在以提高“订单完成量和配送效率”为核心的相互推动集聚的互促关系。但这种互促关系的建立并非在实体空间直接产生,而是在虚拟空间率先产生,进而影响到实体空间的行为活动,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结果。平台作为虚拟链接桥梁,将店铺的订单信息和骑手的订单偏好实时双向传输,最终促成骑手在实体空间偏好店铺集聚区就近取餐,而店铺在实体空间倾向邻近骑手集聚区选址,实体空间的店铺分布格局由此被虚拟空间影响和支配。

“外卖工厂”集聚机制分析框架


店铺与骑手的集聚互促加快了“外卖工厂”的形成,该集聚过程在3个时间阶段(初始阶段、中间阶段、最终阶段)和2个空间尺度(城市、片区)发生。

主要结论


初始阶段:众包骑手促进外卖店铺的

大区域分化

在“外卖工厂”形成的初始阶段,众包骑手是促进店铺集聚的微观动力之一。平台为众包骑手提供了区域订单热力图和抢单大厅2个工具,前者显示了市区范围内的单量分布也即店铺分布,后者则实时显示骑手周围3 km范围内的店铺订单。通过对两者的长期使用,众包骑手能感知到大区域尺度下的店铺集聚区位, 并做出自主选择。他们大多倾向持续地向店铺集聚地移动,以提高就近大量取餐的机会,同时在抢单大厅中争抢店铺集聚地订单,拒绝系统分配的较远店铺订单。这种选择性取餐行为使得店铺集聚地配送效率不断提高,而非集聚地区的配送效率则相应下降,从而激发大量非集聚店铺产生邻近众包集聚地的意愿与行动,进入互促的集聚循环,最终在大区域形成店铺进一步分化的现象。

骑手促进外卖店铺大区域分化的机制


中间阶段:骑手促进外卖店铺片区间均衡

专送系统和专送骑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空间的均衡。所谓专送系统就是不同平台在特定空间范围内设置的专属这一区域的配送体系(配送站),选择这一配送体系的店铺可以获得专送骑手的配送保障。专送系统向专送骑手提供的工具主要是派单系统。在店铺提出发单申请后,派单系统根据骑手和店铺的地理位置,向专送骑手分配订单,骑手没有拒单权。专送系统的出现使得实体空间中形成多个以站点为单位的配送片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只有众包骑手接单时期在片区间所形成的运力严重不均的格局。专送骑手对于店铺相对分散区域的运力覆盖,促进站点片区间的运力均衡,在一定程度降低了非集聚店铺的实体空间集聚意愿。

骑手促进外卖店铺片区均衡的机制


最终阶段:骑手促进外卖店铺片区内极化

“外卖工厂”的最终形成部分源于专送和众包骑手共同促进的片区内极化。除了派单系统,平台中的专送系统也向专送骑手提供站点订单热力图。站点订单热力图可以显示站点片区内的单量分布,单量热区往往就是店铺集聚地。与众包骑手类似,为了获得更多的单量,专送骑手更愿意向片区内的店铺集聚地移动,从而促使派单系统分配更多店铺集聚地的订单。这一行为同样会使片区内店铺的配送效率产生差异,进而促进劣势区位的店铺产生向片区内或其他店铺集聚地迁移的意愿与行动。平台中的众包系统除了向众包骑手提供区域订单热力图和抢单大厅2个工具外,还提供选择常驻点功能。常驻点的作用类似于具有较高精度的虚拟定位,众包骑手可以通过移动常驻点至不同片区选择接送单区域。平台也会通过向众包骑手展示其他骑手的集聚地,来诱导众包骑手选择常驻点,而通常骑手集聚地就是片区内的店铺集聚地。当众包骑手移动常驻点至骑手集聚地,将促使抢单大厅出现更多那一片区内店铺集聚地的订单,刺激众包骑手对店铺集聚地订单的争抢。片区内专送和众包骑手的这类持续性就近取餐行为,往往容易促进店铺数量较多的大站点内店铺的进一步集聚,最终形成大规模、高密度的极化格局。

骑手促进外卖店铺片区内极化的机制


观点总结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虚实空间互动产物的“外卖工厂”,其形成除过平台经济、消费需求以及空间成本等多方面的影响外,骑手也是促进其最终形成的重要实体和动态因素,是虚拟集聚引致实体集聚的核心中介,在不同阶段和空间尺度中发挥作用。

在“外卖工厂”形成的初始阶段,众包骑手通过区域订单热力图和抢单大厅2个工具进行选择性取餐,促进外卖店铺在大区域分化;随着专送系统的出现,专送骑手通过派单系统在站点片区内配送,有效缓解了相对分散的劣势区位店铺的配送压力,促进不同片区间配送效率的均衡;随着专送和众包体系的日益成熟,通过站点订单热力图、派单系统、常驻点、抢单大厅等虚拟工具,不同类型骑手的时空间行为,最终促进外卖店铺在大站点片区内完成高密度、大规模集聚。


研究贡献


文章采用参与式调查法和虚实空间互动的分析框架,解构了骑手促进“外卖工厂”的形成过程,丰富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新空间形成和演化的理论内涵,同时为引领和管控此类空间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

延伸讨论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可以预见虚拟空间对于实体空间的影响和支配将更加广泛和深远。为了更好地完成实体空间的布局与优化,必须准确地掌握虚实空间互动的特征与机制。然而,仅有数据的收集与测度肯定是不够的,而且相关性永远无法替代因果性。因此,准确地找到虚实空间互动的中介,捕捉中介的时空间行为特征与机制,可能是较为可行的研究路径。文章对于骑手这一虚实空间中介的时空间行为与机制的深入剖析,就是一个尝试。事实上,这样的虚实空间中介还有很多,例如主播、网红、自媒体创作者、数字游民、网约车司机等,他们在虚实空间的高频“穿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虚实空间的运行机制和特征,这些中介的时空间行为都应当纳入城市地理、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范畴。
无论骑手、主播还是网红、数字游民,虚实空间的中介是新时代涌现的新人群。如何研究这类新人群呢?人类学的方法无疑更具可行性。只有通过长期的参与式调查,梳理新人群的真实行为特征与逻辑,才有可能在数字时代做出准确的时空间研究和有针对性的规划决策。


文献推介


[1] 罗震东,毛茗,张佶,廖顺意,方鹏飞. 2022. 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新空间形成机制——以“外卖工厂”为例 . 城市规划学刊,(4):64-70.
[2] 钟雨妮,罗震东,方鹏飞. 2023.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区商业空间的演化——基于杭州市主城区的实证. 城市规划,47(8):12-20.


作者介绍


赵奕涵(1997—),男,陕西宝鸡人,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与城市区域经济,已发表论文2篇,第一作者1篇。


罗震东(1978—),男,陕西安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会城镇化与空间战略研究专委会主任、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乡村运营专委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城镇化与城乡发展机制等。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规划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省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国际城市规划》《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热带地理》编委;《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等多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


张佶(1976—),女,上海人,理学硕士、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院副总工,创新中心副主任,现任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专家库专家,曾任广州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专家、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等。曾获全国/省/市优秀规划设计奖30余项,出版译著《空间是机器——建筑组构理论》获2008年度全国引进版科技类优秀图书奖,近年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国际城市规划》等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

引用格式


赵奕涵,罗震东,张佶. 2024. 虚实空间中介:基于骑手视角的“外卖工厂”形成机制研究.  热带地理,44(8):1423-1434. DOI: 10.13284/j.cnki.rddl.20240239.

(扫码阅读全文)


转载自 热带地理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标题:佳文推荐||虚实空间中介:基于骑手视角的“外卖工厂”形成机制研究

  END  

图文编辑: 周刘妮 郑琪

审编:周笑语 闫孟蕊

终审:初明若 李雨竹 代浩宇 毕丝淇

猜你喜欢

  1. 会议报道 | 2024年中国城市与区域管理学术年会在太原成功举办
  2. 地理荐书 | 实用工具书首选——《中国/世界地图集(地形版)》
  3. 佳文赏析 |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悉尼大学等多家单位合作最新Nature正刊!
  4. 特色活动 | 地研联论坛第31期:自然与人类的共鸣:地貌、气候与生态演变的多维视角

地研联
中国地理学会研究生联合分会是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地理学研究生会自愿联合、促进交流、互相协助、共同进步的公益性二级学术组织,系中国地理学会分支机构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