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类饲主的冬至必看|爬行类冬眠·上
文摘
科学
2024-12-21 21:23
德国
冬至了,我们来聊聊应季的话题:冬眠(英:Hibernation,德:Winterruhe)说在前面:哪怕是同一科下的物种,冬眠的形式也各有不同。更不可能一篇涵盖每个物种的冬眠技术细节。所以我只能列出通用注意事项,方便大家收藏本文,未来随时查阅。冬眠是许多爬行动物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生理行为,尤其是那些来自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物种,如欧系陆龟、豹纹守宫、玉米蛇、王蛇等。冬眠不仅是休息,更是它们应对低温时节、维护健康的必要过程。冬眠期间,它们的代谢速率会变缓,这是一种节能且保护生命的机制。【注】如果你养的物种的原生气候没有明显季节波动,该物种在野外也没有明确的冬眠行为,就不要给它们冬眠!
减轻器官负担:冬眠造就的节食期有助于缓解消化系统的压力,减少肠道寄生虫的数量。 促进再生:冬眠对免疫系统的稳定、正常生长、代谢平衡及荷尔蒙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促进繁殖:冬眠后的温湿度变化和重新进食会刺激生殖行为,确保繁殖季的同步性。 调节生长速率:冬眠是生长速率调节器,可以缓解生长过快造成的发育问题,以及缓解肥胖问题。
圈养爬行类因活动空间有限、食物单一且普遍高脂肪,容易营养过剩、超重。如果这类个体长期没有冬眠,或者不调控进食,那么也可能患上和超重人类相似的病:脂肪肝、糖尿病(龟类)、痛风、佝偻病(钙跟不上发育)等。而冬眠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和预防作用。特别是从入门开始就只看【重量】,不顾年龄和体型的饲主一定要注意。咱去医院体检也不会只报体重,不报年龄和身高吧?但如果向来就合理控制饮食、运动空间充裕还不考虑繁殖的个体,长期不冬眠有什么影响吗?很可惜,这目前仍是未知的。但保险起见,健康个体都建议冬眠。虽然在野外,无论几岁的动物都要经历冬眠,但在幼年个体冬眠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这是我们要在圈养下尽力避免的,因此不建议让出生第一年的幼体冬眠,而是从一周岁后,根据身体健康情况再决定是否冬眠。然而也有例外:如果不足一岁的它身体健康,体重从夏末开始就稳步增长,却在秋冬光照变短、气温降低后表现出了想冬眠的迹象(拒食、休息时间变长),那可以考虑为它停食清肠,安排2-6周的短期休眠。(虽然现在说这话题有点晚了)想让爬行动物安全冬眠,饲主最好从夏末初秋就开始进行准备:- 健康检查:(如果有条件)联系兽医进行体检,确认寄生虫、病原体情况,评估冬眠风险,避免患病个体进入冬眠。
- 体重监控:确保体重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进入冬眠。如果是野生个体,冬眠前体温不该低于采集时体重;圈养个体体重不应低于夏季有太大差异
- 逐步降温:环境温度和光照需在2-4周内逐步降低,而非突然改变。以便它们可以适应整个过程。
- 冬眠设备:光线昏暗、安静的冬眠区;尺寸合适的盒子;垫材、水盆等基本布置
· 光照:如果采用人工照明,可将原本夏季每天12小时的照明每2周缩短1小时,并与降温同步进行。大概3-4周后每天照明仅有8小时左右,且温度足够低时,即可关闭光源冬眠。· 温度:与照明同步,可以每1-2周下降3-5度。直至达到冬眠标准。对于大多数温带爬行类来说,8-12度是较安全的区间,亚热带地区物种的冬眠区间约15-18度。冬眠期间每天可以有略微的温度变化,也可以整体有季节变化(如1月比2月低2-3度)不是非要整个冬眠期恒温的,也不能按野外最低温来设置。· 水源:建议在冬眠期间提供小水碗,并定期换水,以满足冬眠个体的不定时饮水。· 设施:垫材、躲避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常见的豹纹守宫、玉米蛇等物种,可以提供和湿盒相当的躲避区,可用硬质躲避屋或用水苔泥炭藓填充;而对于依赖挖掘入土冬眠的物种,切记保证土壤温湿度,不可太干太冷(野外冬季地底温湿度是高于空气的)· 空间:科学、安全的冬眠空间,应和隔离盒尺寸相仿。那隔离盒多大?如果你之前看过我的B站文章,可以从中看到关于饲养空间的大致计算法。而隔离盒面积只需有【经过科学计算的永久饲养环境】的1/4左右即可。这样才能放得进去水盆和躲避。注:有人可能从哪儿只记住了“原有环境1/4”这个数,然后把冬眠的蛇塞进盘着才能放进去的小盒子里冬眠。但这个1/4是相比于按德国福利条例计算出的最低空间来算的,而不是用本身可能就过小的抽屉来算的。从冬眠结果反推,健康的动物在圈养冬眠后是不该病亡的,出眠后又死又病的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冬眠环境出了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