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武功河滩古会”全国散文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十九)

民生   2024-11-04 22:54   陕西  
··


和河滩古会相伴的日子

(优秀奖)

家乡武功镇是一座有着四千年的历史古城,负载着风雨沧桑,书写着人文传奇。

武功县是华夏民族农耕始祖后稷居住的地方,也是后稷在这里建立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邦国“邰国”,因此,武功县也被赞誉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武功县武功镇东河滩每年都有一场物资交流大会,据说是为了纪念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而形成的传统古会,迄今已经有四千多年历史。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初,和河滩古会相处四十多年,一直也没有记录些什么。直到这次偶然看到“我与武功河滩古会”征文活动,一下子让我和它曾经日夜交错的光影立刻被唤醒。

童年回忆

小时候,有一种满足叫赶会。儿时,我经常跟着祖父母、父母一起去赶河滩古会。那时赶河滩古会的人以周边乡镇村民为主,方圆十里八村的村民趁着赶会聚拢在一起,会朋友、串亲戚、采购商品、看大戏,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汇聚成热闹非凡的“交响乐”。

那时候,我对河滩古会的印象,就是感觉东西真的是太多了。记得第一次到现场,看到路的两旁全是各种各样的食品和物件,有甘蔗、橘子、糍粑、各种手工小零食,还有老式的爆米花,有发卡、案板、武术棍,各种样式的花棉袄……往里走,吃的玩的就更多了,有各种烤肉串、烤香肠、臭豆腐、板栗、羊肉泡、粉汤羊血等等,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河滩古会的现场,很多商贩早早摆好摊位以唱戏的戏台为中心,不断向四面八方延伸。商贩收获的是利益,赶会的人向往的是红火、看的是热闹、收获的是开心。

儿时生活清贫,平时的生活很是单调,小孩子心中最盼望的除了过年就是赶会。会上有各种好吃的和好玩的,浓烈的烟火气让我们沉醉其中——在热闹的人群中,挤到前边买一块豌豆糕或一串冰糖葫芦,真是难得的享受!

最让我难忘的是每次赶会都要喝上两碗胡辣汤。热气腾腾的胡辣汤里淋上几滴香油,再将几根油条泡在汤里,胡椒的辛辣和牛羊肉的鲜香使味蕾得到极大满足。过瘾的滋味层层递进,一碗下肚浑身上下都舒坦,似有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冬天,真是人间的美味!

那时的河滩古会上,会有一些戏曲,奶奶和母亲都是十足的戏迷。尤其是奶奶,看起戏来简直是连饭也顾不上吃,搬个小板凳全神贯注地盯着戏台,心情随着戏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时而眉开眼笑、时而不停抹泪,在乐曲声中感受戏中人物的悲欢离合,过足了戏瘾。

我对戏曲不感兴趣,有时候要闹着回去,于是大家把我先送回家。后来赶会回来的奶奶,给我脑补了许多戏剧故事和戏曲知识,如《穆桂英挂帅》《抬花轿》《打金枝》《花木兰》等,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我记忆犹新。

也正是在奶奶的影响下,我后来也迷上了戏曲,还经常去看。渐渐地,我也看得懂不少剧种,尤其是韵味十足、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的秦腔,偶尔我还能唱上几段呢。

河滩古会打开了我心中童年的回忆之门,让我有机会回归到纯真的年代。通过这个河滩古会,我能够重新感受到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经历,带给我内心的欢愉和乐趣。

志愿服务

每年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古河滩会,武功人争当志愿者,都愿意为古滩河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高中毕业后,我考入了咸阳师范学院,也做过几次古河滩会上的志愿者。

那一年,我看到家乡招聘志愿者的消息,于是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我们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在培训期间,我们十分期待着河滩古会早日到来。

河滩古会的举办不仅为当地乡亲们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更是传承和弘扬了传统农耕文化。在这里,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了解古老交易模式的运作方式。这种传统的市场模式,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交流的场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过来参加。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紧张集训,我自信满满地站在了古河滩会的会场里。这里可谓人山人海,祭农、庆丰收、学经验,还有歌舞、杂技、戏曲等节目助兴。尤其是民间编制手工艺和木材交易,使得武功这块土地成为繁荣的商品交易中心。古河滩会理念超越了语言、信仰、习俗和差异,在沟通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启迪知识的进步。

也就从那一刻开始,我就置身于古滩河会志愿者的角色里,要让每个人感觉像进入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到处是阳光灿烂的笑脸,到处是细心周到的服务。

很快,我被分配到会场里专门设置的服务台,和其他几个志愿者负责向来自各地的友人讲解会场布局,甚至乘车须知。“你能帮我们买到票吗?”这是我在古河滩会里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每次我都是耐心询问对方买票到哪里去,然后帮助查询最近出行时间,然后再通过系统帮他预定车牌。

古河滩会的人员很多,那时候购票需要到窗口排长队,我和志愿者后来提议铁路部门,把出票机器搬到现场。短短几天时间,我们为几百名参展客商和外地来客,解决好武功到全国各地的票务问题,得到来武功友人的一致认可。记得有一位广西的老太太竖着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对我说:“谢谢你,你真棒!”我感动地一下子忘记了自己有多劳累。

后来,随着外地参会人员的不断增加,还有很多外国友人也来到了河滩古会现场。与此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提高团队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古河滩会会——语言关“首当其冲”。

于是,我立即向领导提出,组建外国小语种业务服务队。领导十分赞赏我的做法,于是让我牵头在班组内对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包括一些国家日常用语和风俗知识、客运服务英语等。大家刚开始不太适应,很快在我的带动下,大家学习气氛高涨,小语种的口语能力逐步提升。

记得有一年,古河滩会举办期间我接待了一个由38人组成的泰国参会代表团,在古河滩会现场举行一场交流活动。在领导的安排下,我和几个志愿者全程用泰语介绍了古河滩会的产品交易情况,以及中国高铁发展的总体情况、武功车站站房结构及特色服务项目,他们不禁为我流利的泰语和优质的服务连连竖起了大拇指。

听到外国友人的夸奖,那一刻,身为中国人,身为古河滩会志愿者,我倍感自豪。我在古河滩会做志愿者的日子,让我永生 难忘!

共同办展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咸阳一家策划宣传公司工作,和河滩古会也有过几次亲密接触。

我工作的第一年,我们公司就准备和河滩古会进行合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那个项目虽然没有做成,但失败的经历却挑起了我们的好胜心,结合单位参与的材料统计、证件制作、资料发放等事宜,公司经理带领我们尽力去学习相关知识,但我总觉得跟我想象中的展览相差甚远。

第二年初秋时节,那天我和往常一样正在处理日常事务,办公室里来了一男两女,说是河滩古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和经理约好了谈事情。于是,我请他们坐下,倒好茶水,找来了经理,后来才得知他们是和我们对接古滩河会场所设置的,因盛会迫在眉睫,需要想和我们共同办展。从此,我便又开始了和河滩古会的渊源。

记得那一年,离河滩古会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我们从盛会筹划、市场调研、展商邀请、新闻发布会、传统媒体、自媒体等立 体式的宣传营销,到展览合同的签订,特装、标展的分类安排,再到布展、撤展的时间安排、专业观众的来源、媒体开放日、普通观众的参观、安保的确定等全程的参与,我切身接触到了与以往政府展会完全不同的专业展会,我深知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古滩河会模样,虽然很累但也很快乐。

那一年举办河滩古会,我们策划运行地很成功,组委会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后来,我们再接再厉,我们继续和组委会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在真诚合作、互帮互助的合作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古滩河会成功举办的不易,离不开背后工作人员辛勤努力的付出。

一晃十多年,我和组委会合作过多次,有幸见证了河滩古会从最初的几千平米、几百个本地展商参展,到如今年展几十万平米,上万家国内外展商参展;从最初的单一展会,到如今集展览、会议、搭建、主场、宣传、策划等多功能、全方位服务于一 体;从最初的立足武功县到今日的咸阳、西安等多地联动,甚至还有到国外发展的宏图。

河滩古会也从最初默默无闻的产品交易地区,发展为如今声名鹊起的综合型文化服务市场。我相信,武功河滩会犹如一颗璀璨明珠,永不落幕。

如今,正值武功古城旅游大开发的背景下,河滩古会得到了传承和弘扬,它凭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后稷农耕文化为纽带,面向旅游,面向未来。

河滩古会在提升高品质、构建大格局、助力上档次的基础上,打造文化、物资、旅游集散地,展示了武功县的新形象。

回想着自己和河滩古会相伴的几十年,我深切地感受到家乡武功人那充满激情、朝气蓬勃、锐意进取、永不服输的精神,至今记忆犹新;每一次赶集路上的讨论、志愿服务的场景、奔波路上的辛苦、会后会心的微笑,都历历在目,它恰是一笔笔成长的财富,永藏心间。“数易春秋,多载耕耘;风华正茂,硕果累累!”和河滩古会相伴的日子,几十年如初见,永远保持着一种纯真。真心祝愿家乡的河滩古会通过古会搭台、经济唱戏、展示文化,打造新时代、新业态、新文化、新民俗的“武功品牌”,激起人们对武功县的无限向往!

作者简介

陈芳,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

来       源  县文联

值班编辑  弓红丽  张少龙

责任编辑  李海霞

审       核  李    智

微武功
聚焦武功发展,传递武功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