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武功河滩古会”全国散文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展(三十三)

民生   2024-11-22 19:49   陕西  

秦声掠过教稼台

(优秀奖)

老家在岐山,姑姑家在武功,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去姑姑家走亲戚。一来可以坐火车,二来可以跟武功东河滩古会。

其实,武功的县名是大有来头的。西周初年泰伯三让天下,始得文明周朝八百年江山。因感泰伯禅让之恩,将秦岭最高峰命名为太白(泰伯)山,为纪念周武王的伐商武功,将太白山次峰命名为武功山,将石头河命名为武功水。秦孝公时设武功县(今眉县、岐山、周至和太白北部),武功声震华夏,名播九州,自周代以来,历朝历代都将武功归属于长安都城的京畿之地。

年过半百,便喜欢回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寒假连续几年都放了将近两个月。就等于说,农历十一月初就放假了,因为读书不错,我拿三好学生的动力,甚至就是要求爸爸带我们去姑姑家跟会。

因为两地相距有七八十里地,所以我们一般要到姑姑家住三天以上。表哥在火车站接到我们,来不及与我玩,就马上骑着自行车去亲戚家通知跟会。虽然河滩会日期传统就定在农历十一月初七,但深受周礼影响的地方,仍然会郑重邀请亲戚,以示重视和尊重。

我们跟过岐山周公庙的庙会、五丈原诸葛亮庙会,我们还跟过凤翔灵山庙会,宝鸡钓鱼台庙会,但是我感觉规模最大印象最深的当属武功东河滩庙会。

河滩庙会是武功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农业始祖后稷,所以设立了武功河滩传统古会。距今已经四千余年。是关中西部甚至是西北最古老最庞大的盛会,也是一场名震西北、享誉华夏的盛会!相传是后稷当年用他农官的身份,借冬里农闲之时,组织举办农耕技术传授和集市贸易活动,延袭至今。

最早看到 “弃” 是在周公庙,周朝的始祖是 “弃”。年少的我只感觉 “弃” 身世可怜,不清楚 “弃” 到底从哪儿起家。自从到武功镇跟了河滩会后,才清楚了:弃就是后稷,而后稷就是中华农业始祖。经过梳理,会发现武功与西岐还是很有渊源的。当年周族始祖后稷在武功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邦国 “有邰国”。后稷之曾孙公刘失去了稷官身份,而公刘为了躲开残暴的夏桀,“避桀居豳( 《史记·刘敬传》豳,今陕西彬州一带) ”。后古公亶父为了躲避戎族的烧杀,率族人迁岐山周原,建立西周。武功是周族发源之地,西岐是周朝发祥壮大之地。

后稷曾在武功镇设置了教稼台,专门 “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后稷通过实践和探索,区分耕种了荏菽谷稷、麻麦秬秠、稻黍糜芑等农作物,总结出了一套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垦荒、整地、辨土色、选良种、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收割等一系列农事活动;发明了农业灌溉、养蚕制衣、榨油等技术;他 还发明了犁并对农具进行了改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后稷所写的《教稼文》世代流传,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传授农业耕作技术及制作农具。正是因为后稷这些贡献,我们的祖先才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活,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

武功河滩会主会场在武功镇东河滩。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七开始,会期很长,一般半个月左右,最长有一个月时间的。刚好在农闲时间,适合在年前置办年货。

武功镇河滩会规模盛大,以前曾有西藏、新疆、青海、宁夏、河南、山西、四川等骡马商人前来参会。河滩会时期,据说西北各省的马队、驼队都会前来参加,高兴地携带物品回家。河滩会每天都是十几万人,最多一天人流量甚至突破三十万。

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七,百姓们汇聚漆水河东河滩教稼台下,祭祀后稷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便开始物资交换,采购农具、种子及生产生活用具。庙会上,还有社火、秦腔戏、跑旱船、威风锣鼓等活动。

2

拜神祭祀是庙会的大事。逢神必拜,普通人家不吃不喝也要供奉起大小神,与二十四节气一样会写在武功及周围人的历头上,铭刻在老人们的心坎里。东家西家平时节衣缩食刻薄自己,不为别的,就是要把最好的东西献给最敬爱的神。

正会的早上,天还没有亮,过会的村子就处在忙碌之中,姑姑开始点蜡、烧香、烧纸、拜佛、念经,这些在武功人的心里是天大的事:啥事都能应付,但上庙的事千万不敢三心二意!大人们常常匍匐在神像脚下,嘴里念念有词,有赞颂,有倾诉,也有期望。我和表哥也陪在旁边,烧纸凝望并且下跪磕头。

随后,姑姑就在庙上(后稷祠)帮忙做饭,我和表哥也随即在庙上咥了两碗面。虽然没有特别的食材,面是百家面,油是多家油,就连辣椒粉都是每家每户攒上来的,但庙上的旗花面味道 却不一般,油而不腻,辣而不冲,香而不味道绵柔,吃将起来如同对饮保存了几十年的醇酒一般,回味无穷。

在关中道,每逢庙会,就是这个村子的节日。而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初七, 漆水河东河滩就像一口磁铁,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乡亲。到了正会那天早上,外地的人四、五点钟就起来了,做生意的忙着准备跟会的家伙什,去娘家或姐妹家走亲戚的准备着礼当。等一切准备停当,人们便朝着此刻心中的圣地奔来。那时农村还不富裕,很少有人骑自行车,大都是靠步行的。到了七、八点钟,路上就热闹起来了。

你看,三寸金莲的老太太头顶蓝色香帕,着黑色扎退绸缎裤,手拄金色龙头拐棍,走起路来一扫一扫,拐棍尖嘟嘟触地,像极了母鸡啄食的节奏。走的急了,不一会儿就出汗了,急的孙子跟在后面直嚷:婆,婆,你走慢嘎子,把我遗(丢)了。老太太就站定,从偏襟怀里掏出手帕擦汗,然后朝孙子招手,狗娃,快些,戏要开了。没等孙子跟上来,转身,又走。

迎面碰到一个老汉,老汉问:她姨,走这么急干啥去呀?老太太笑着声音提高了几度:他叔,我娘家门上唱大戏哩,侄儿老早就叫我看戏哩。

前面一伙老汉,左手提着合页板凳,右手端着烟锅边走边吧嗒吧嗒吸着旱烟,挂在烟锅杆上的烟袋随着步子一晃一晃。两口吸完了烟,便停下步子,左腿小腿微弯,鞋底与地面垂直,右手握烟锅杆,烟锅头朝鞋底梆梆梆梆敲几下, 如同秦腔戏上的报鼓声。等烟灰弹干净了,随即将烟锅朝腰里一别,就又精神抖擞的赶路。

叮铃铃,叮铃铃,阵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响过。一个精神的小伙骑着自行车过来了,笑不由自主的堆在脸上。许是出了些汗的缘故,脸上看起来油光发亮,如戏里涂了油彩的人物。车后座上,坐着个姑娘,穿着一身红,头上倭堕髻, 整个身体偎依在小伙子身后,满脸的娇羞……

3

等到河滩会正式开始的那天,老爸姑父带领我和表哥去逛庙会看大戏,河滩会上卖什么东西的都有,好像聚宝盆,又好像孙悟空富有魔力的七十二变,仿佛能满足任何人的任何需求一样。

趁着大戏还没有开演,我们便开始逛会。老爸和姑父等大人来,多逛的是农耕机具化肥农药,以便为来年的庄稼收获做准备。大到马车、架子车、风车,小到梨、耙、耱、耧、杈、锨、镢头、扫把、木掀、连枷、推锨、簸箕、筛子、风箱、笤帚,可谓应有尽有。还有各种农村日常生活用品,背篓、帚把、风箱、蓆盖、炕席、铁锅、案板等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此外,布料、床 单、刺绣等老百姓手工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老爸陪着姑父在看石头眼镜。表哥则陪我来找吃嘴。庙会上,诱人发馋的各种关中吃食应有尽有。美食区几乎集中了关中地区所有的特色小吃。布棚、席棚下,是一家家的凉粉、面皮、饸饹、搅团、麻花、锅盔、油糕、油茶、胡辣汤、鸡蛋醪糟、红肉泡馍、羊肉泡馍、粉汤羊血、蒸碗豆花;面食更是面面俱到:武功旗花面、辣子面、岐山臊子面、山西刀削面、户县的软面、关中蹄花面、兰州牛肉面、陕北饸饹面、关中裤带面等等。面食以酸辣为主,盐与醋的搭配,体现了温润调和醋的效应消食软化食物,增强食欲。是关中人对于世界饮食的巨大贡献,民以食为天,食以醋为先。

武功的锅盔、普集的烧鸡也非常有特色。摊前人头攒动,满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看得我垂涎三尺,表哥便带我吃甑糕,我则用姑姑会给我吃嘴的钱买甘蔗与表哥分享,还吃了蜂蜜粽子,面皮,醪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在庙会上,父亲遇见了老熟人,互相打招呼,一句 “你吃了 没”?这时,逛会中最重要的问候就是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似乎一定要在会上吃点啥才算逛了会。他们最关注:今年收成咋样?娃娃的学习咋样?身体咋样?父亲拍着我的脑袋:碎娃,学习不错,年年三好生!脸上洋溢着微笑,对方也笑了:小伙子,好好学,给你爸增光。

在买卖牛、马等大牲口地方,大人们神神秘秘的。一个朝着另一个招手:来啷,来啷,咱俩捏噶!只见有的是将手伸进对方宽大的袖子里;有的是左手捂住自己的衣襟,右手伸进自己衣襟下,另外一人则将手伸进对方的衣襟下,不知道两只手在衣襟下干什么?这时双方开始飚没头没脑的话:这个行吗?对方或摇摇头,会说不行,太低了。另一只手连连摇动 “你这我将,不上绊胡出哩么” 一会儿又说,那这个行吗?显然对方再次出价了。经过父亲介绍,才知道双方在袖筒里进行讨价还价。

很奇怪,会上有很多卖棺材板的。在《周礼》的发祥地西府,禁忌到处都是,反倒在这个上面没有忌讳,让人惊奇!原来,人们认为棺材谐音是 “官财”,寓意“升官发财”。我总认为那是不好的东西,小时候,知道人老百年(去世)后会被装进棺材里埋了,亲戚朋友会哭丧戴孝,所以在我四五岁时候就会对父亲讲:“我不要你死,我要你一直活下去。”

在戏场的角落, 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卖烟叶。地上旧报纸上是一沓沓金黄的烟叶,老远就有烟叶的味道扩散开来,周围围了一圈老年人,纷纷拿出工具,你一烟锅,我一烟锅。嘴搭上烟锅,深吸一口,双眼微微闭上,一股股青烟从吧嗒声中进入腑内,再经过鼻腔,一团白色烟雾从围成喇叭形的唇间徐徐吐出:好烟啊,好烟!满是飘飘欲仙的享受。

烟叶摊旁边,还有一个罐罐茶摊。罐罐茶味道 “劲大”,甘苦,多为下大力气或熬夜的中老年人喝。年轻人是吃不了这种 “苦” 的,他们喜欢可乐雪碧和啤酒。罐罐茶是酽茶,其茶汁浓郁,甚至可以拉扯成线。初饮极苦,被表哥形容为 “味如胆汁”,只尝半口,便从嘴里“喷涌而出”,随即呸呸呸声不断。我初次 尝茶,也觉得苦,还有些涩,但苦里好像还有些别的味道,再饮一口,便觉口舌生津,舌尖挑着一丝清香,弥漫开来,随着浓茶 入肚,我感觉到胃部温暖妥帖,十分舒服。感觉罐罐茶喝着带劲,清香,醇厚。

老人家们十分惊诧:从没有见过十岁的小娃娃, 喜欢喝罐罐 茶的。吃饱喝足, 我们便朝着大戏台奔去。

4

过会一定要唱戏,就如同吃面一定要调醋吃辣椒一样,如果吃一顿饭连辣子都没有放,那你这顿饭还有什么意思呢?在声势浩大历史悠久的河滩会上,秦腔一定是河滩会当仁不让的主角。

在关中道,人们爱戏。秦腔戏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痛苦时候唱它,开心时候唱,孩子满月,老人过寿,庙会要唱,堂会要唱,中午吃饭时候大家端着碗,听着中间有人唱,夏天晚上纳 凉时候,冬季人们靠着玉米杆簇簇晒太阳时唱,沟里唱,塬头上唱,千里沃野里唱,盖房时站在屋顶唱,打井时在井下唱。大喇叭里放秦腔,收音机里听秦腔,黑白电视里也放的是秦腔。满天满地都是戏。

姑姑家后院村子的广播一遍又一遍的播出过会通知。播完通知后,便会播放秦腔折子戏或唱段。屋前的威风锣鼓将庙会的气 氛一下子烘托了出来。

屋里的父亲,戏瘾一下子被勾了出来,滋一口柳林春,嚼一颗花生米,闭着双眼,右手指敲打着节奏,红光满面。等又一口酒滋下肚,“为王马上珠泪倾,赵玄郎只觉得愧对亡灵……”《下河东》四十八哭便如泣如诉大气凛然。此时的父亲,竟是如此坦然,与往日的愁苦完全不同。

河滩会首场一般是神戏,谓之“安神戏”,角色以神面全出,举行打台、祭祀、还愿、庆(迎)神、驱邪、祝福、安祥等仪式,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神戏套路多很讲究,选戏就更讲究,我印象中,大多数的剧团会选《大奠酒》,因为这戏热闹,喜庆,人们看戏顺便还会发个小财。

《大奠酒》的高潮在《刘海洒金钱》那一段。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当[土地]桥段开唱时候人群就开始骚动,有的人就嚷嚷着:洒洒洒金钱,洒洒洒银元,洒洒洒官员。谁知唱了大半响没有动静,有些人唉声叹气,有些人心有不甘,不过随着[豹子头]桥段开唱,人群如同锅里的水开始沸腾,行家里手们开观察台上刘海的位置,纷纷抢占有利地形,场子开始动了起来……

撒了,开始撒了,人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盼。刘海开始洒金钱时,台下就会卷起人浪,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整个如人欢马叫:我抢到了,我抢到了。他妈的,谁把我鞋踩着了。我的手我的手,把我手踩了。拣到钱那就是货真价实的真钱,5分钱可以称1两盐,可以买10颗水果糖,还可以买1盒羊群烟。而农村一个壮劳力一天10分工才合1毛钱,想想5分钟可以挣半天的工资,况且很有可能拣2个5分,3个5分哩……那诱惑力就不用说了。

我抢了2分,我抢了5 分,台子下面比上面还热闹。不知谁喊了一声:一块一块我抢了一块,人们就像中了五百万一样围向他。这回轮到台上刘海有点发怔了,脸上的笑也逐渐有些假了。接下来把装腔作势,趁人不注意便摸摸口袋。戏台下眼尖的老年观众纳闷了;今儿个这个刘海咋跟过去的不一样哩?旁边的老伴接过话茬:社会在发展么,这个秦腔戏也在改革里么……再看刘海,低着头在哪儿转圈,起板的司鼓纳闷,往常走三圈,今儿个已经走了六圈了,司鼓感觉不对劲,赶紧一个叫板响起,这才将刘海叫回戏中,随即又咿咿呀呀的唱起,引起台下一阵阵欢呼。

“刘海” 刚刚下台,剧务主任就找他谈话。因为这已经算作演出事故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刘海” 哭丧着脸说,我把我的一块钱扔下台去了,那是我一天的工资,是我娃的奶粉钱。剧务主任啥话都不说,拍拍 “刘海” 肩膀,借给他1块钱。

正戏开演了。一上来就是我最喜欢的《白逼宫》,当汉献帝一声 “叹汉室多不幸权奸当道,诛莽卓又逢下权奸曹操……”,就一下子把人拉进东汉末年的风雨飘摇中;而在皇后被杀后,汉献帝 “叹寡人不能保她命一条,恨曹贼气的我牙关紧咬”。虽然十分愤恨恨不得将曹贼抽筋剥皮,但汉献帝看看周围无人依靠,想想自己的处境,则用排比句连唱出十二个欺寡人 “欺寡人霸朝纲下压众僚, 欺寡人每日里心惊胆跳,欺寡人好一似猫追鼠逃,欺寡人好一似众推墙倒,欺寡人好一似囚犯坐牢,欺寡人好一似金鹿遇豹,欺寡人好一似霜打花凋,欺寡人好一似乌云遮月海水倒流天地昏昏星光惨淡日月颠倒;欺寡人好一似鸠占雀巢;欺寡人好一似浪里孤舟飘飘荡荡荡荡飘飘上下颠簸左无依来右无靠;欺寡人好一似雪压松日晒雪消滴滴答答答答滴滴犹如珠泪往下抛;咱父子好比那笼中之鸟,纵然间有双翅也难脱逃…… ”。

我真的感觉到浪里孤舟无依靠,冬日里雪化后,滴滴答答如同眼泪在流。皇后被杀两个皇子被毒死,真真的成了孤家寡人。那哎哎哎……啊啊啊……噢噢噢的一唱三叹,直接把人带入到东汉末年的汉室式微,皇帝被军阀控制身不由己的艰难境地中去了。

我自小喜欢秦腔,尤其是秦腔里的绝活:顶灯、打鞭梢、水袖、喷火、抽肠换肚、刘海撒金钱;打麻鞭,身上,三米左右的麻鞭要扫灭油灯火而打不到演员;舞水袖:七八米长的水袖如何收起来,如何挥,如何飘,如何洒,步子和手法身形如何配合?在游西湖鬼怨一折,扮演李慧娘的演员满含一嘴硫磺粉要喷出42口硫火;摇帽翅: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煞是好看。

印象深刻的还有《斩单童》,满脸虬髯红脸大汉单雄信开唱 “呼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某单人独马把唐营踩,直杀得儿郎痛悲哀,直杀得血流成河归大海,尸骨堆山无葬埋 ……”。几句唱词,便将忠义血性的好汉形象,浮现在眼前。

此外,河滩会常演的秦腔本戏是:大奠酒 ,白逼宫,金沙滩,盗虎符, 二进宫,三滴血,五典坡,辕门斩子,斩单童,游西湖……等经典秦腔剧目。

关中道人教育小孩子,就带着孩子看戏,三娘教子、秦香莲、五典坡,教育孩子感恩不忘本。桃园三结义、周仁回府、下河东,教育孩子 “言必信行必果” 。苏武牧羊、金沙滩,教育孩子知大道晓大义有家国情怀,礼在戏中,义在戏中,道在戏中,教在戏中,戏比天大。

而最不能忘怀的一出戏是《金沙滩》。看着杨家为了国家,无惧生死,前赴后继,八个儿子仅仅留下六郎一个儿郎,我便开始流出眼泪。而参加过中条山抗战的二伯给我讲过多次:在一九三八年抗日战争中,陕军177师学兵队与数倍于己的日本鬼子激 战数日, 子弹没有了, 他们就与鬼子进行肉搏战, 数百人壮烈牺牲,最后弹尽粮绝,约有八百儿郎退守到黄河岸边的一处悬崖上。到了最后时刻,他们跪向了黄河,跪向了黄河西岸的陕西,高唱着秦腔《金沙滩》中杨继业的两句:“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为了保留军人最后的尊严,随即陆续跳入波涛汹涌的黄河。

高亢的秦腔在戏台上飘荡开来,将关中人的忠贞和血性一腔吼出,干净利落,惊天地泣鬼神。看着眼前的《金沙滩》,我的眼前尽是三秦勇士们不朽的身姿,保家卫国不惧生死在秦腔秦韵中不知不觉种下根芽。

当天戏唱完了,那大喇叭中仍然会放一些唱段,伴随人们回家的路。人流四散开去,回家路上,人群三个一伙,五个一堆,秦腔爱好者会唱着回家,那声音在原野中显得悠远绵长,引得不 少人叫好声。夜色深沉,星空璀璨,清风带着庄稼的清香掠过教稼台,在夜空中自由地舞动,带着星星的光芒,照亮了农人们的归途。

回家后,躺在炕上,还回味着刚刚戏中唱腔,如同咥了一碗羊肉泡馍,浑身舒坦。

作者简介
李建林,生于陕西岐山,现居浙江杭州。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先后从事秘书、企划(管)、体系管理等工作。

来      源  县文联

值班编辑   张少龙  弓红丽

责任编辑   李海霞

审      核   李   智

微武功
聚焦武功发展,传递武功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