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忠平
北宋著名诗人张舜民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村居》,是其代表作之一,诗里所描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静谧谈雅,又带有一缕清寂气息的秋日村居图。
张舜民(约1034年-1100年),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州市永乐镇永乐村)人。北宋文学家,书画艺术家,治平二年进士。初任襄乐令,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次年十月坐罪谪监郴州酒税。南行途经岳阳,赋《卖花声》二首。公元1086年(元祐元年)以司马光荐,除秘阁校理,监察御史。徽宗立,累擢吏部侍郎。《宋史》、《东都事略》有传。生平嗜画,题评精确,能自作山水。著有《画墁录》及《画墁集》。《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村居的远处是潺潺流水,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的篱笆外种满了绿竹绕篱着,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暮色朦胧,自己漫步在回村的小路上。牛背上没有短笛横吹的牧童骑卧,身上只有站立的两只寒鸦也缓缓地随行着。
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村居,后两句是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意象非常丰富,这首诗采用远近交替的写法,重在对场景气象的渲染烘托,带有暗示性的画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诗人突出运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艺术表现手法。前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后两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写出了牛的怡然自得、牛和鸦的自然无猜,神态毕现,以形传神,抒发了诗人迟暮清寂的情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首句“水绕陂田竹绕篱”。陂(音“悲”)田:水田。积水塘附近的田地。诗人站在高处远观村居,视线由远景转到近景,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梯田;近处是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真可谓绿水映陂,翠竹绕村,再现了一派田园风光之美,其中两个“绕”字,不但写出了弯弯曲曲的“流水”,也写出了村庄周围都是竹林的景象,特别是运用了“田”、“竹”、“篱”几个意象,突出了标题中的“村”,也展示了农村特有的景象。次句“榆钱落尽槿花稀”。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乡村多以之为篱,花早开晚落。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榆钱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但还残存着疏疏落落的几朵木槿花。描绘出了一幅深秋时节清冷的图画,诗人身处清秋时节,不免触景生情,时光已逝之感,寂寞之情油然而生。接着的第三句,“夕阳牛背无人卧。”老牛在夕阳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着归路往村里走来,牛背上没有短笛横吹的牧童,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情,最后一句写道:“带得寒鸦两两归。”两两:成双成对。两两归:指牛驮着乌鸦一同回村。诗人写寒鸦站立牛背归,不但不惊飞,而且也很从容,在休闲宁静中的乡村生活中,也有淡淡的寂寞与微微的忧愁。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对应。整首诗通过细致地观察生活,以清雅自然的语言,勾勒出新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情,形成了浑厚和谐的意境,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王忠平:男,彬州市人,先后在《当代戏剧》《西安艺术》《陕西日报》、中国秦腔网、《豳风》杂志、《人文古彬》《彬州艺术》等报刊发表秦腔剧本和戏曲评论等文章多篇。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因作者原因要求删除已发作品的,需向平台支付费用,每删一篇200元。
7、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