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生活近50年,救了成千上万的人,收养5个孩子,她是新西兰的“白求恩”|本周中文《先驱报》

民生   2024-09-29 04:36   新西兰  








中文《先驱报》电子报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本周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电子报出炉啦!

中文《先驱报》每周四出版,实体报纸可以在奥克兰近50个取报点领取,电子报每周日可在微信公众号阅读。

最新电子报网站已上线,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读者可随时访问https://www.chnet.co.nz/翻页阅读电子报内容。



在奥克兰的Purewa墓园里,安息着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其中一位名叫Annie Isabella James(粤语名Tse Koo),她的传奇故事令人称颂——在近50年的时间里,她将全部的心血与热忱投入到了遥远的中国广东地区。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毅然选择留守中国,奉献自己的一切为当地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缅怀这位勇敢、无私的像白求恩一样的传教士。

前往中国传教
Annie Isabella James,1884年出生在新西兰南岛的Herbert——北部奥塔哥地区的一个小农场里。她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乡村中度过,生活简单平静。


1903年,19岁的Annie搬到了但尼丁,加入了当地圣安德鲁长老会的青年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她第一次接触到了有关中国的书籍,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自学中文,甚至背诵汉字。几经考虑,她决定申请前往中国传教。

1912年,在上过长老会女子培训学院的传教士课程后,Annie进一步接受了产科护理的培训。同年10月12日,她抵达香港,并乘坐轮船前往广东省。在那里,她定居于长老会在江村的传教站,开始了她的语言学习。当地的居民很快给她起了一个新的粤语名字:Tse Koo,这一称呼也伴随她度过了在中国的漫长岁月。

广东的医疗天使

作为一名经过专业培训的产科护士,Annie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当地的妇女和儿童。1914年,经过两年的努力,Annie的粤语水平已有显著提升,她甚至可以用粤语主持宗教仪式。到了1922年,她的语言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她编写了一本粤语《婴儿保健》手册。这本手册在当时广受欢迎,成为许多初为人母的女性的珍贵指南。

1930年,Annie被调往距离广州东北40英里的Kai Hau,在那里开设了一家分院。她的医疗服务帮助了成千上万的病患,成为了当地不可或缺的医疗资源。然而,随着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她所在的地区也未能幸免。日本军队轰炸并占领了她的工作地点,尽管英国领事馆一再建议她撤离,但Annie坚定地选择留在原地,继续为当地人服务。

战火中的坚守

战争时期,Annie面对的危险与日俱增。尽管有多次机会可以撤回安全地带,但她选择躲避日军的同时,继续在Kai Hau周边的一个庙宇内设立临时诊所,五天一趟,往返于庙宇与Kai Hau之间,为病人提供医疗帮助。在一年内,她接诊了27800名患者,这一数字令人肃然起敬。她不仅是一名护士,更是当时广东地区无数患者心目中的“救星”。

1939年,英国驻广州领事在给新西兰总督的信中提到:“Annie James孤身留守多次被劝返,但她坚决认为自己的职责在于继续服务当地百姓。她的勇气与决心实在令人敬佩,她理应获得特别的表彰。”1942年,Annie因其在战争期间的无畏与奉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MBE)。

战争结束后,Annie并未离开中国,而是继续为战后动荡中的广东人民提供帮助。直到1951年,她才因时局变化前往香港,加入其他传教士的队伍,在难民营中照顾无家可归的儿童。1961年,Annie结束了她在中国近50年的使命,返回新西兰。在她的服务期间,Annie不仅帮助了数以万计的病人,还收养并抚养了五名孤儿,其中一名孤儿Po Chue更是陪伴她回到了新西兰。


1967年,Annie James因病去世,享年83岁。她的一生,是跨越文化与语言的壮丽篇章。她不仅用她的医疗技能拯救了无数生命,也用她的爱心与勇气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与感激。她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铭记,也将永远激励我们追求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
















——推广——

——推广——























——推广——


——推广——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先驱电子报! 

请关注新西兰中文先驱各媒体平台


新西兰中文先驱
新西兰生活服务资讯、文化传播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