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组织召开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推进会,进一步为社区社会组织“赋能”。
社区社会组织具备社会组织的基本特点,同时具有鲜明的“社区”烙印。作为全国首批实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的城市,北京近年来出台若干激励措施,社区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市社区社会组织已达9.5万家,主要涉及文体活动、公益慈善、社区事务、生活服务等。
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导、支持、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把社区社会组织打造成基层治理的生力军,是新时代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引导,就是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引导居民有需求的社区社会组织成立,引导社区社会组织更好地服务居民;支持,就是要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包括资金支持、场地支持、人员支持、宣传支持等;提升,就是要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居民能力,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品质。会议要求,要按照共建共治共享和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要求,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导功能,将社区社会组织打造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和生力军。
据了解,社区社会组织已逐渐成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昌平“回天地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完善社区社会组织成长体系,目前已孵化2000多家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回天地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丰台区,当地建起了全市首个社区社会组织共建平台,指导社区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基层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介绍,北京将按照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要求,推广“回天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规范引导、培育扶持、赋能提升社区社会组织,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来源:《慈善公益报》
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新年度首场工作座谈会暨 “和美装饰,美好生活”第44期共享沙龙活动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