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之外,博罗为何选择在引领区建设县域副中心?

政务   2024-11-13 11:57   广东  

罗浮山下,东江之滨,一个近200平方公里的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在西部临江的石湾、园洲两镇,博罗正全力建设县域副中心。这是广东省委部署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下称“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以来,博罗县推出的又一关键之举。作为引领区四县区之一,博罗提出,把县域副中心打造成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枢纽门户和综合功能承载地。


“建设县域副中心,是博罗县落实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战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探索。”博罗县委书记周耿斌表示,将以“生态导向、创新发展、民生为本、高效精细、改革创新、整合资源”为指导原则,以“引湾区活水、增两山活力”为核心突破思路,力争把县域副中心打造成为珠江东岸创新成果转化高地、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生产服务中心和博罗县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形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主副之间:

破除“哑铃结构”,崛起新增长极



何为副中心?

与县城中心区远隔30公里之外,博罗为何选择在这里建设一个县域副中心?


博罗县域副中心由石湾镇和园洲镇全域组成。两镇西联广州、南邻东莞,对外交通四通八达。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辐射和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的区域,石湾和园洲早年就已入选广东首批中心镇。

多年来的沉淀,让这两个镇成长为全县工业经济最发达、产业要素最完整、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人文底蕴,都最具大湾区“成色”。

事实上,对于博罗而言,建设县域副中心并不是一场从无到有的“造城”实验。

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石湾、园洲两镇GDP总量已达277亿元,常住人口约4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88%,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与县城的罗阳和龙溪两个街道几乎相当,俨然已是“小城市”模样。

然而,与县域“主中心”相比,眼下两镇的城市建设水平,还无法挑起“副中心”的担子。由于缺乏高品质的教育、医疗服务以及大型商业综合体,这里的公共服务配套仍处于“小城镇”初级阶段,不仅无法满足现有城市功能需要,也不能匹配未来产业发展需求。


“这一片区有超过40万居民,未来还会因产业发展集聚更多高素质人口,为了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全体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我们必须把县域副中心建成博罗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周耿斌说。

从现状看,坐拥省级开发区和千亿级的智能装备产业园,石湾、园洲两镇已经成为穗深莞优质产业外溢的首选地,两镇的开发边界划定面积和新增集中建设区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量的34%和42%,具备较好的空间优势。然而,这一片区的功能配套却至今未能达到产城人融合发展水平。面对周边城市的强劲发展势头,挤压效应更不容忽视。

从区域发展格局看,博罗县城汇聚了最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是全县的综合服务中心;县域副中心作为全县的产业中心,与县城之间相距甚远,且缺乏快速直连通道,也因此造就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哑铃型结构”。

在周耿斌看来,建设县域副中心,打造对外联结、对内辐射的县域“门户”,对于破除“哑铃型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未来,作为工业经济中心、创新转化中心、商贸物流中心、休闲消费中心的县域副中心,不仅可以疏解和补充主中心功能,更可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为园区扩容提质增效提供完整的功能配套,从而与县城共同构成“一主一副”良性互动的城市发展格局。


门户之用:

以山为“门”打开更大想象空间



翻开粤港澳大湾区地图,在广州与惠州交界之处,南昆山和罗浮山犹如两颗明珠般熠熠生辉。两山环绕之间,共同构筑了浑然天成的生态走廊和文化空间。

今年年初,广东省委决定规划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将其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按照省委部署要求,这一片区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花园、世界级森林温泉康养目的地、岭南特色的县镇村现代化建设样板、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地。


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中,博罗县域副中心的区位是独特的——县域副中心位于惠州市西部,是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和引领区的交汇点。对内,县域副中心与罗浮山地域相邻、水源相接、文脉相通;对外,链接两大三万亿级都市圈的产业要素和资源。因此,这一片区有充分的条件打造成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枢纽门户和综合功能承载地。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我们提出了‘南承北启、西融东联’的县域副中心发展策略。”周耿斌告诉记者,南承,即全面承接深莞优势产业外溢;北启,开启环“南昆山—罗浮山”山门;西融,融入广州东部中心;东联,强化与博罗县城、惠州城区联系。


以山为“门”,博罗县域副中心的建设,也将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

看交通区位——济广高速、从莞深高速、惠肇高速等高速在博罗县域副中心共设8个出入口,30分钟车程内可通达广汕高铁、穗莞深城际的多个高铁站,还有国道G324线等穿境而过的国省道。四通八达的交通,方便客商等快速进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增强引领区的中大运量游客和交通集散功能。

看城市功能——基础配套较好、城市功能相对完善的博罗县域副中心,导入三甲医院、名学校、现代商业之后,将为引领区的现代城市功能提供重要支撑。提档升级后的县域副中心,可以成为引领区的城市客厅,为引领区产业工人、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以及周边居民提供高品质配套服务。

看产业配套——石湾和园洲作为产业重镇,且毗邻广深莞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可承接广深莞产业和科创资源外溢,发展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现代服务等产业,既能与引领区其他区域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又能更好支撑引领区中医药康养产业的发展。

“引湾区活水,增两山活力!”,未来的县域副中心,将成长为珠江东岸创新成果转化高地、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生产服务中心、博罗县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


未来之城:

“十个一”立起副中心“骨架”



秋冬之交,万物以藏,走在博罗县域副中心,却见一片繁忙景象。


铁场排渠之上,建设中的黄巢墩大道主体横跨而过,串联起产城大道与和安大道两条南北向主干道,“六横七纵”的骨干路网初现雏形;

占地超1.5万平方米,涵盖公寓、商务酒店和商服配套的综合体拔地而起,将为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起步区提供综合生活配套服务;

新的消防站和排涝站也正加速施工,为未来社区筑牢安全屏障;

……

眼下,博罗县域副中心192.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有近千名建设者在各个建筑工地开展作业。

“县域副中心的未来性,要体现在规划建设理念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之上。”周耿斌表示,在县域副中心的规划中,博罗坚持远期和近期相结合,近期将重点推进“十个一”项目建设。具体而言,今明两年主要聚焦提升县域副中心承载力,集中精力推动主干路网、医院、学校等基础配套建设。

一个“产业邻里社区”、一个“市民服务中心”、一个“创新服务中心”、一个“大型商业MAll”、一个“三甲医院”、一个“主题乐园”、一个“十字型主干道”、一个“体育和文化中心”、一个“完全中学”、一组“新型未来社区”……涵盖了生产生活核心功能的“十个一”重点项目,立起了博罗县域副中心的“骨架”。


未来,“六横七纵”的骨干路网规划,将大大增加石湾镇区、园洲镇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县域副中心起步区4个片区的路网密度,构建畅达的片区路网,进一步增强与东面惠州惠城、博罗县城,西面广州、南面东莞、北面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联系,在交通上进一步强化“南承北启、西融东联”的发展策略,拉开县域副中心发展框架。

博罗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规划办负责人曹子健告诉记者,按照规划,县域副中心起步区近期重大项目共有25宗,其中由政府主导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共有18宗,总投资约141.8亿元。

人、财、物集聚之处,一座高质量建设的未来之城正在显雏形、出形象。


疏朗之道:

建设会呼吸的生态型城市



绿色是博罗县域副中心的底色。

从高空俯瞰,县域副中心位于东江、沙河两大江河唯一的流入交汇区,“生长”于东江和沙河冲积平原之上,水网密布,湿地资源丰富。在县域副中心规划中,蓝绿空间和耕地总面积约113平方公里,占比近60%。此外,更有沙河纵贯县域副中心全域,亲水性优势明显。


“生态导向是博罗建设县域副中心的首要原则,我们希望在这里塑造疏朗有致的组团格局,让大自然、园区和社区互相交织,把CBD田园变成新的城市风景线,建设低密度、会呼吸、有活力的未来型、生态型城市。”周耿斌说。

围绕自然生态资源,博罗县域副中心将以沙河生态廊道为轴,蓝绿为底,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构建城市与自然相融的城市总体格局。

参考雄安新区起步区等地的做法,博罗已在县域副中心划定23.5平方公里作为起步区。这一片区位于沙河两岸,紧邻东江,距离罗浮山仅9公里,生态和农业空间约占总面积的60%。以生态城市为发展理念,博罗提出,将这里打造成现代化生态智慧城市标杆。


城市建设的最终落点,是人民群众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温热。

当前,在县域副中心起步区内,6.45平方公里的首开区已率先启动建设。这一片区承担着石湾、园洲原有城市功能配套优化、产城人融合要素集聚、县域副中心雏形展现的重任,发挥“缝合、补充、提升”的作用。目前,引进名学校建设完全中学和名医院建设三甲医院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将进一步满足现有40多万人口和博罗智能装备未来产业工人城市功能配套需求。

加速建设的黄巢墩大道与和安大道两条干路,将为首开区搭起“十”字型的交通内循环路网框架。此外,县域副中心还将打造城市慢行系统,依托沙河、东副中心水系廊道,打造长50公里的南向慢行通道,衔接环“南昆山—罗浮山”旅游公路博罗支线,构筑“快通、慢游、静享”的慢行交通体系。


打造成为珠江东岸创新成果转化高地,是博罗县域副中心的重要使命。按照博罗主政者的设想,到2027年年底,县域副中心大型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形成多个高质量规模化的产业和生活组团,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高地之高,高在创新。在县域副中心,博罗以千亿级智能装备产业园为主体,规划建设57.4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构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打造国内一流的省级乃至国家级开发区。

在这里,赛迪科创中心即将建成投用,将带动总部经济、创新创意、科技研发、会议展览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服务功能升级。

以创新平台汇聚科创力量、优化创新生态,博罗县域副中心正以高起点布局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一个更具科技创新引领力的新增长极,即将在这片大地上崛起。


编辑戴惠娟

责编黄敬荣


来源南方+客户端博罗发布综合整理。


博罗发布
主要发布博罗要闻、权威信息、便民提示、惠民实事、旅游观光等信息,向外界宣传博罗县经济发展、风土人情、优美风景,积极宣传博罗文明城市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