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时间优化“满月”,北京中小学校园里都有哪些新变化?

教育   2024-09-30 22:45   北京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课间安排做出整体统筹优化,全面推动课间15分钟休息安排,提供更加从容的课间时间,引导师生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走进阳光,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开学至今已近一个月的时间,“课间15分钟”落实情况如何呢?孩子们的课间有什么变化?9月30日,北京市教委及相关单位到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调研并召开课间一刻钟推进工作会。


全市近九成学校

落实课间一刻钟


根据市教委的摸底调研,截止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落实课间时长调整的占比近九成,尚未落实到位学校也均已制定了课间优化调整工作方案,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将在国庆假期后全面落实优化安排。



开学以来,各区教委因地制宜,积极推进落实课间一刻钟。在东城区,区教委为全区中小学生的课间准备了特殊的民族团结大礼包,礼包里有翻花绳、跳皮筋、沙包等承载爸爸妈妈儿时欢笑的经典游戏,还有空竹、投壶、嘎拉哈等民族传统特色游戏以及毽球、柔力球等强身健体的运动类游戏。“我们鼓励学校丰富课间内容,优化课间安排,开展好课间活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能让学生们在民族游戏中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东城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昌平区,区教师进修学校面向区内广大教师做起了一场特殊的培训,邀请专家入校指导教师探索感知觉统合游戏训练与课间十五分钟的有效结合,让老师切身感受“课间十五分钟玩什么、怎么玩”。


课间时长调整后

学校有了新变化



开学之后,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800余名责任督学深入全市中小学校,通过实地观察、访谈师生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课间活动开展情况。入校督导发现,课间15分钟的落实让北京的中小学悄然发生了变化:有的学校增加文体设施,丰富课间活动内容;有的学校重新统筹规划校园空间,充分开辟活动场地;还有的学校加强课间组织管理,将课间15分钟转化为育人新载体。


丰台外国语学校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课就要教会学生如何安全地玩,对校园内井盖、单双杠等加强防护,排除风险隐患。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将课间调整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通过自主设计游戏规则、制定活动公约,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在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学校对下课铃声时长和内容进行了优化,将原来3秒钟的下课铃声调整为30秒,包含了铃声、提示语和舒缓音乐共同结合的下课铃声,让师生伴随着舒缓动听的旋律进入快乐的课间活动。同时,目前学校在探索课间音乐与学科结合,如在课间播放各年级的音乐欣赏曲目,进行美的熏陶;播放古诗词诵读进行传统文化的浸润;播放童谣,鼓励学生在课间进行童谣创编等。学校还以少代会提案为契机,调研学生一个月来对于课间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从课间活动的内容、如何更好地开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课间并非简单时长调整

促进形成新型育人关系

在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答记者问环节,有媒体也关注到今年新学期北京将中小学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增加到了15分钟,对此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表示:课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虽然是个“小切口”、具体的小问题,但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它延展的是“五育”的形式和内容,也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体现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间一刻钟并非简单的时长调整,各义务教育学校要以课间时间调整为切入点,切实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由管理导向向育人导向转变,引导学校干部教师主动设计、积极参与学生课间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支持。”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课间时长调整的背后是教育理念的更新。课间15分钟和课堂40分钟同等重要,课间时长的调整是从教育供给侧的结构调整为新型的育人关系,从而促成新质生产力。广大教师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课间一刻钟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段,课间一刻钟不是简单的时间增减,而是学生在校活动供给设计的重要变革。


据介绍,下一步北京市将聚焦课间一刻钟开展专门的教研和培训活动,同时加强专项督导,真正促进教师育人理念的转变,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把课内和课间结合打通、有效联动,真正成为课间的参与者和设计者,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文字:冉阳

编辑:张秋颖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李继君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现代教育报
北京市教委机关报《北京教育报》是《现代教育报》的前身。目前的发行全面覆盖了北京中小学、幼儿园、高校及所有教育机构。每周两刊,周二《首都教师》,周五《家长周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