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
牵头上城试点区系列工作启动会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指导下,2023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加强脑卒中防治工作减少百万残疾工程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国卒中专科联盟等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起“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2024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杭州市上城区,申报第二批试点区成功。
为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探索、实践区域卒中防治工作新模式,2024年11月21日,“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上城试点区启动仪式在浙大邵逸夫医院举行。
上城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陶晖、医政医管科长许琳琳,浙大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虞洪、医务科科长戴胜、神经内科及卒中中心执行主任王谨,采荷、凯旋、四季青及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和医院、社区业务骨干、学生中风识别科普宣讲代表等50余人参会。会议由浙大邵逸夫医院医务科科长戴胜主持。
打造脑卒中“防治管康”全程防控模式
浙大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虞洪对各位领导、各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业务专家、骨干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虞院长指出,浙大邵逸夫医院牵头、上城区作为试点区,入选2024年“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成为全国22家牵头单位26个区(县)之一,是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对我院脑卒中防治工作的充分肯定。在本次行动顺利启动后,医院要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责任与担当,联合上城区职能部门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识别+行动”工作机制,动员区域内社会各层各界力量,协调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开展脑卒中科普宣传,开展适宜技术规范化培训,提升区域脑卒中转运及救治能力,提高区域脑卒中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在健全区域内脑卒中“防治管康”全流程网络体系中要积极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打造全国典范,为区域内民众提供高质量的脑卒中规范诊疗和康复随访的全链条服务。
上城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陶晖祝贺“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在上城区试点落地并顺利启动,并作出三个方面的指示。首先该行动是医防融合的重要实践和抓手,预防工作要前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完善卒中防治网络,做好中风识别宣教,筛查高危患者,高效开展一级预防。同时社区应借助牵头医院浙大邵逸夫医院的力量,做好区域培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卒中防治能力。最后要重视社区康复发展,加入中医康复元素,高危人群开展运动处方管理,以不断提升家门口社卫中心的康复技术及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向健康管理转型,通过前期把居民的健康管好,减少卒中等疾病及不良愈后的发生,最终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浙大邵逸夫医院医务科科长戴胜感谢区政府和医院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浙大邵逸夫医院牵头的“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上城试点行动目标明确,意义重大,医院和社区将密切协作,打造脑卒中防治全流程体系,以及建立资源统筹、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优势互补的有效衔接机制,实现区域内脑卒中防治的连续性、系统性。
“邵医+上城”行动方案解读
浙大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执行主任王谨表示,医院和上城区在申请“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中给予了大力支持,行动主要承担科室及社区将积极联动,确保行动高效、顺利实施,为百万减残工程贡献力量。王主任从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卒中诊治水平、广泛开展高危因素筛查、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及提升区域卒中救治能力四个方面,详细解读了“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上城区实施方案。
推动方案落地和实施
上城区卫健局医政医管科长许琳琳建议利用5G、VR等技术,对社区疑难危重患者进行远程会诊,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
浙大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助理江云建议借助社区已有的慢病管理模式、智慧医院信息化方式,智能筛选脑卒中高危患者,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汪泉表示,前期社区开展的“高血压健康楼宇”有一定效果,可以作为中风识别行动的基础;建议去老年人较多的医院开展科普宣教、医院专家定期去社卫中心开设脑卒中专病门诊是可行有效的,稳定期的脑卒中患者可以下转到社区进行康复,也需要神经科、康复科专家定期来进行指导;希望与医院建立联系,更快地转送脑卒中发病患者至医院急诊绿色通道。
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黄黎英也表示,社区的医疗工作从预防向健康管理转变,正逐步形成体系,也需要脑卒中专病方面的医疗技术支持和指导;社区有居民的健康方面的大数据,需进一步与医院密切合作,培训师资、医护人员,做精做细专病全流程管理方面的工作。
凯旋街道医务科科长郑友清、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叶华,以及医院、社区骨干人员等就实施方案具体落地继续进行了热烈讨论。
积跬步,以至千里。“健康中国 中风识别”行动上城试点启动,区职能部门、医院及社区将密切合作,推动辖区人群卒中识别宣教、高危人群筛查、卒中急诊急救和康复随访等综合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以构建覆盖全区人群脑卒中防治工作体系为工作目标,最终实现降低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的百万减残目标。
来源:邵逸夫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