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极弱磁场诊断“心病”丨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落户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

文摘   2025-01-03 20:32   浙江  

👆点 击 邵 医 发 布 星 标 我 们

2025年1月2日,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启用一周年之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与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房建成,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邱雪挺,浙江省科技厅基础处二级调研员周锦红,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产业转型升级处一级主任科员刘静茹,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华锋,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欧阳旦,浙大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黄昕,以及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杭州零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和邵逸夫医院的各位专家、教授、学者们出席启动仪式。



在仪式上,浙大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黄昕表示,在大运河院区启用一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落户邵逸夫医院,这是邵逸夫医院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医院迈向更高医疗和科研水平的新起点。



零磁医学技术作为一项前沿的医学检测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由房建成院士牵头的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在邵逸夫医院大运河院区启动,标志着医院在医学科研创新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接下来邵逸夫医院将加强与极弱磁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的合作,共同推动心磁成像技术的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贡献力量。



会后,房建成院士作了题为《极弱磁医学成像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的精彩学术报告。房院士指出,心脑等重大疾病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早诊早治是关键。功能信息成像技术是实现重大疾病早期快速精准诊断的重要手段,对于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原始创新,开辟零磁医学研究新方向,充分利用国内医院多、病人多、数据量大的优势,打造基于“量子精密测量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融合的零磁医学研究“新范式”,形成临床诊疗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为我国医学科学创新引领提供新的可参考路径。



刘华锋教授作了题为《心脏数字孪生模型构建与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重点阐述了基于体表电生理信息、心肌跨膜电位重建、腔内电生理信息的全流程心脏数字孪生模型构建技术,从心脏代谢、心脏力学、心脏电学、医学影像、有限元建模、人工智能等交叉领域实现心脏功能的数字孪生。实现了心脏异位起搏点准确定位,显示出数字孪生技术在临床应用难题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未来,浙大邵逸夫医院将以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的启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企业的合作,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力争在医学科研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的成果。同时,邵逸夫医院也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服务理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精准、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邵医力量!



心磁成像设备与心电图、核磁共振(M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等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不同的是,它主要依靠检测“看不见”的磁场来诊断疾病。极弱心磁成像装置基于量子传感技术创造了一个近零磁的检测空间,可在无辐射、无创伤且与患者无接触的情况下,探测心脏发出的磁场信号,对心脏的功能信息实现精准检测和快速成像,对于心脏功能状态评估、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快速分诊、心肌缺血早期识别、房颤病人的术前定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供稿:邵逸夫医院 党政办、放射科

编辑:王程灵 谭熙

审核:丁国庆 刘翔 方向前 徐超


邵医发布
浙大邵逸夫医院官方新闻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