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郭虹妘
编辑丨陶天宇
蒋佳佳:不妨把视角拉长,在2010年以前,中国药厂以仿制药为主,主要面向中国市场。随后的10年时间里,一些中国药企开始逐渐做Me-too和Fast-follow的新药开发;也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药企逐渐认识到专利保护在新药出海的重要性。
国内众多新药的研发区域布局和专利申请仍仅限于国内,而有新无创式的新药进入到国际市场就则会受到非常严苛的专利挑战。
2021年至今,中国公司开始做First-in-class新药开发,面向国际市场,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产品获得国际授权,这不仅得益于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方面的铺垫,在研发、专利、监管等各方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同时,中国医药产业的源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内部的专利保护意识和行为的不断形成和深化也是国际授权程度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
再看人才和资金方面,中国创新药行业在20年中踏浪前行,除了专利规范、政策助力,也离不开人才和资金的加持。
海外人才的回归,资本退出路径的顺畅(港股18A政策和2019年科创板),叠加同期互联网和消费行业短暂进入瓶颈期、红利减少,硬科技逐渐成为风险投资青睐的方向,一时间众多投资机构都建立起自己的Biotech团队,切入创新药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产业。
与之对应的,中国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从2015年开始快速增长,在2021年达到顶峰(当年融资总额近5,000亿人民币),创新药则毫无疑问是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的主力军。根据公开数据统计,从2005年起至今年9月底,中国创新药板块累计吸纳融资突破万亿,资金的踊跃注入助力了中国创新药产业高速发展。
钛媒体创投家:中国创新药产业面临怎样的困境和机遇?
蒋佳佳:近几年来中国创新药产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2021年7月后资本市场遇冷,香港18A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出现明显下跌——且这一影响进一步传导至一级市场,反向导致融资热度骤降,这使得早期Biotech面临现金流趋紧研发受阻的困境;另外定价、医保支付、药品进院等也是创新药企不得不面临的商业化难题。
但是“危”和“机”总是相伴相生,外部环境的挑战同时也驱动了中国创新药产业向下一阶段发展转型,从无序扩张模式切换至高质量发展新常态。
研发端,企业需要以终为始,更加审慎地考虑管线立项所能解决的临床痛点和差异化价值,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这促使一批真正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国产Biotech企业即使在寒冬中依然迅速崛起。
另一方面,在资本端,一级市场融资和IPO融资趋冷的局面下,2023年中国医药企业通过项目BD获得的首付款总额超过200亿人民币,首次超过IPO渠道募资总额,并且是后者的近两倍,同样IPO收紧催生出多样化退出路径,并购交易、BD Deal分红等退出形式的探索愈发完善。
钛媒体创投家:目前的国际关系,对于本土创新药会产生哪些影响?
蒋佳佳:我们知道创新药是一个典型的高壁垒、高投入、高风险的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全球产业链的紧密合作来进行资源和技术的互补,同时降低研发成本与风险,加快研发速度。伴随着近年来地缘政治出现的新变化以及国际化新局面,我们相信大家愈加意识到合则双赢、斗则俱伤的道理;医药产业更是如此。
对于中国创新药产业,合作、出海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中国医药产业的对外合作从1.0时代的CDMO、CRO的上游服务,逐渐演变为2.0时代的in China for Global的源头创新输出,中国的新药产品也可以站在世界舞台与全球顶尖药企同台竞技,从第一个十亿美元分子的诞生,到国产双抗头对头击败K药,都在向世界彰显中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力。
目前,中国创新药已经确立了全球第二的地位。截至今年8月中国FIC新药管线数量超过1,700条,相当于全球每5条FIC管线中就有一条来自中国——这一规模仅次于美国。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创新药的最大贡献国,互相之间也是最具竞争力和实力的竞争者。随着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中国医药企业正在逐渐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并向世界输出中国的源头创新,中国创新已经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扮演关键角色。
钛媒体创投家:百年药企和十年药企的本质差别在哪?
蒋佳佳:我们看到代表性的百年药企通常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丰富的产品线和全球市场的重大影响力,而十年药企则更侧重于创新和灵活性,他们可能在特定领域或技术上拥有突破,但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和品牌影响力上不如百年药企。
中国创新药企大多由科学家或技术人才创立,技术能力强,但在商业化和企业管理经验上相较于百年药企仍需要时间的打磨和沉淀。
钛媒体创投家:创新药行业的出海机会与现状?
蒋佳佳:海外创新药市场蕴含着广阔的机遇。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疾病谱变化以及医疗水平提升,人们对创新药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为创新药出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由于定价和医保模式的差异,海外创新药的定价空间更大,医保覆盖更全面;因此中国药企在海外市场有望以更大的投入产出比从而获取更高的收益。
目前技术平台及管线的out-license模式成为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重头戏。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披露总金额达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首付款总额超200亿人民币,同样呈上涨趋势。2024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领域共发生30多起License-out事件,TOP10交易的首付款金额共7.2亿美元,交易总金额合计超过200亿美元。
同时,NewCo模式正在成为本土创新药企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新趋势。首先简单解释一下何谓NewCo模式,即国内Biotech将其中一个管线的非大中华区权益拿出来,作为对价授权给海外新成立的一家公司,从而获得BD交易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等,及NewCo的一部分股权;总结来说NewCo模式的商业本质就是BD+融资。
得益于恒瑞医药的高调入局,带动了国内Newco模式的兴起,随后康诺亚、嘉和生物、岸迈生物、维立志博等创新药企,也密集完成了NewCo交易。和常规的资产剥离显著的差异点在于,NewCo具有很强的海外属性,新资产公司主要是在海外市场融资、独立运营、上市或被MNC收购从而实现股东最终退出。Newco的兴起也反映出中国创新药资产在美国市场的高认可度,叠加美国市场的资本活跃度高就促成了当下NewCo的火热行情。
钛媒体创投家:国内创新药投资的机会在哪?
蒋佳佳:经历过漫长周期的淬炼,我们已经看到一批真正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国产Biotech企业不断涌现,这也是为什么从2022年开始海外MNC逐渐钟情于淘金中国资产,不断加强与中国创新药企业的多层次合作,而且更多早期临床乃至临床前的管线同样拿到不菲的交易对价——这表明中国新药产业的源头创新能力、早期研发能力愈发受到全球市场的高度认可。
从近几年的融资数据来看,大、小分子仍占据创新药产业融资的半壁江山,同时,新兴技术平台的成药性和潜力逐渐被验证和兑现:ADC、多抗、小核酸、TCE、核药等新兴技术平台备受资本青睐,以ADC、TCE、多抗为典型代表的New modality成为国产创新药出海的新名片,相信未来也会出现更多的投资和出海机会。
另外,以代谢性疾病(GLP-1及多肽产业链)、呼吸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免疾病为代表的大疾病治疗领域蕴含广阔市场机会,以及AI在靶点发现、工艺优化等方面的深度应用无疑为医药研发提供了颠覆式的跨界解决方案和平台技术,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钛媒体创投家:AI制药和CAAD的本质区别在哪?
蒋佳佳:AI制药相较于CADD,在技术应用、数据处理、创新能力上都展现出了更为先进和多元化的特点。
CADD通常作为药物研发的一个辅助工具,服务于传统的药物开发流程。其更多地依赖于已知的科学原理和已有的药物结构特征进行设计,虽然提高了药物设计的效率,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实验验证和调整。
而AI制药融合了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和生成式AI等技术,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取,避免了化合物设计过程中的试错路径。通过AI技术,可以减少药物发现及开发所需的时间和资源,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临床试验的成功率。尤其是生成式AI,有可能为以前无成药性的靶点生成新分子,从而彻底改变药物发现,为药物开发提供新途径。
钛媒体创投家:诺奖的颁布对行业的影响有哪些?国内用AI预测蛋白质的水平与美国有多大差距?
蒋佳佳:诺贝尔奖的颁发能够促进获奖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mRNA技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mRNA”热,相关企业表现抢眼。
此外,今年诺贝尔奖侧重于AI领域更是代表了当下的研究热点,能够引导科研方向,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相关领域,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并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投入。
目前中国AI预测蛋白质已有显著进展,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张海仓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CarbonNovo,以端到端的方式联合设计蛋白质主链结构和序列;AI制药前沿公司持续在全球蛋白质结构预测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展示了国内AI制药领域的研究实力和进展。
但相较于海外,中国仍面临挑战。国内在AI核心基础技术的突破上仍显不足,尤其在模型创新与算力资源方面与顶尖水平存在差距。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的算力资源基本上是万卡规模,而美国的第一梯队能达到10万卡甚至更大规模,这对许多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本负担。
此外,在制药基础建设方面,AI在蛋白质设计领域的表现受到数据量和质量的限制,因此仍需要制药公司建立大量小分子与蛋白质的结合预测数据。
未来,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限制性的问题,各领域的专家需要紧密合作,将计算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技术相结合,以解决蛋白质设计中的多重挑战。
钛媒体创投家:IT巨头/AI制药公司/大型药企在AI制药上的布局有什么不同,您更看好哪种企业会更容易取得突破?
蒋佳佳:IT巨头如腾讯、华为、百度等,凭借其在算法和算力上的优势,通过自主研发建立AI制药平台或与外部机构合作研发AI制药项目进入市场。例如,腾讯开发了“云深智药”平台,华为推出了华为云医疗智能体(EIHealth),百度成立了百图生科BioMap。AI制药初创企业通常利用自身的AI技术优势切入制药场景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一般以与大型药企合作的形式进入市场。这些公司更专注于技术创新和算法开发,并以多种商业模式实现AI制药的落地,但同时也要解决大数据的问题。
大型药企进入AI制药领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内部自建AI研发团队,对外部AI制药初创企业进行投资并购,以及与互联网巨头或AI初创公司合作。例如,诺华和葛兰素史克是业内较早设立自己的AI部门的药企。
我更看好AI制药初创公司的机会。初创公司通常在技术创新上更为灵活和迅速,能够快速适应和应用最新的AI技术和算法,推动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效果。另外,AI制药初创企业也展现出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包括AI+Biotech、AI+CRO、AI+SAAS等,兼容两种及以上商业模式的企业最多,这为它们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灵活性。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共有33家AI制药相关企业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披露总金额约13.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12亿元),也正表明AI制药企业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可。
钛媒体创投家:AI制药进入商业化和临床的难点在哪?
蒋佳佳:目前,全球已有多款AI研发药物进入临床,且最高进展已到临床三期;与此同时,有很多利用AI技术研发的药物进入临床后失败。目前的情况是,尚无AI研发的药物成功上市。
从AI行业的基础建设来看,在数据收集与利用的过程中,AI制药行业必须直面数据的复杂性与敏感性。我国的医药大数据存在数据量少、数据体系不完整、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制药行业AI发展的主要障碍。
从药学角度来看,生物学的复杂性给数据获取和AI算法设计带来巨大挑战。药学是一个融合化学和生物学的学科,在数据层面,二者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生物学数据涉及受体蛋白的构象变化,平衡和偏置信号等难以定量计算。
此外,化合物与人体靶点的反应过程非常复杂,但目前理论认知还不足,受环境影响因素很大,数据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差。这些因素都不太利于AI建模,会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也难以把控。
钛媒体创投家:国内AI制药企业的机会在哪?投资机会在哪?
蒋佳佳:国家层面对AI医疗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如“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为AI制药行业提供了政策导向与支持。随着创新药企降本增效的强烈诉求,AI制药的潜在市场需求非常可观。
我们认为能聚焦在特定的领域发力、能更加垂直以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并保持快速迭代是优秀AI制药公司的关键。围绕各自擅长的适应症领域,国内AI制药公司正基于创新靶点,开发差异化明确的BIC/FIC药物管线,并以License-out、合作等模式获得产业公司认可,实现了AI Biotech模式的商业闭环。我们相信未来AI制药将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