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窦红艳, 赵春生, 郭建强, 杨柳, 李改兰, 张晓峰, 张海龙. 边鸡的保种历史、现状和未来[J]. 中国畜禽种业, 2024, 20(9): 88-94.
文章PDF: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
边鸡是我国珍贵的动物遗传资源,具有蛋重大、肉质好、适应性强、耐粗抗寒等特点,以边鸡为基础原料的 “卓资熏鸡” 是内蒙古自治区名优产品,同山东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被誉为全国 “三大名鸡”。边鸡原来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市的凉城县、卓资县、兴和县、察右前旗、察右中旗、四子王旗以及山西省右玉县。现今凉城县周围农村有零星季节性饲养,在凉城县天成乡有原种保种场。边鸡于1989 年被列入 《中国家禽品种志》,2006 年被列入 《国家家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11 年被列入 《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列入国家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家禽品种。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由于养殖模式从过去以农村散养为主开始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改变,饲养品种也开始偏向生长快、高产出的品种,加上散养户随着城镇化的发展逐渐消失等因素叠加,边鸡种群数量减少,表型和生产性能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有关部门2006 年开始关注边鸡,并及时开展了抢救性保护。
1 边鸡概况
1.1 产区情况
边鸡原产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省接壤的高寒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地区以及山西省右玉县。中心产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属于高寒丘陵山区,位于东经112°02′~113°02′、北纬40°10′~40°50,四面环山,中部为内陆陷落盆地——岱海盆地。凉城县平均海拔1731.5 m,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8 月份,年平均降水量350~450 mm。年平均日照3026 h,平均无霜期120 d左右。年平均气温2~5 ℃,全年极端最低气温-34.3 ℃,极端最高气温39.3 ℃。年平均湿度37%。地表水资源总量达1.24 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达0.87 亿m3。凉城县有117.03 万亩耕地和126.7 万亩草场,其中天然草场116.1 万亩。农作物种类包括玉米、土豆、莜麦、糜谷、黍、胡麻、菜籽、甜菜、蔬菜等,饲料作物类有青玉米、莜麦、油料、豆类、玉米、高粱等。
1.2 品种历史
边鸡的起源说法不一,也未见史实记载,一种说法是1960 年内蒙古畜禽资源调研时,凉城县麦胡图公社三合大队86 岁的郭天宝老人讲到,该鸡是远在300 多年前清朝顺治年间,满清统治者带领部分农民由奉天(即现在东北辽宁)向西侵占(即现在内蒙古与山西相接的长城一带)进行垦殖时带来的大鸡种,在这一带进行饲养,逐渐向四周扩大传播,当地人们称长城为边墙,边鸡因此而得名。
据1973 年内蒙古畜牧站、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畜牧研究所畜禽遗传资源联合调查,从乌兰察布的兴和县、四子王旗、丰镇县、卓资县以及山西右玉地区访问了解,这些地区所养边鸡都是从凉城岱海滩传去的。还有一种说法:凡是设有天主教堂的地方都有大鸡,控制在教堂内不往外传,这种说法是有可能的,传教士们带来大鸡种,但由于缺少相关线索不知道是何品种[1]。
前人普遍认为第一种说法比较可靠,因奉天即现在的辽宁省是大骨鸡出产地,大骨鸡是我国有名的大鸡种之一,只是来到内蒙古后受当地气候条件影响并经过自我选育已改变成为一种能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鸡群。
1980 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乌兰察布盟畜牧研究所程光潮等[2]通过血清对比法分析认为内蒙古边鸡和辽宁庄河大骨鸡是2 个不同的品种。2018 年江苏家禽研究所贾晓旭等[3]通过线粒体DNA 测序研究对比,认为大骨鸡和边鸡在线粒体DNA 点位上存在很大差异,是2 个不同的品种。
20 世纪70 年代以前,边鸡是乌兰察布地区最主要鸡种,也是该地区的主要鸡肉和鸡蛋来源,大多分布在乌盟的主要农业区或半农半牧区如凉城县、卓资县、丰镇县、兴和县、四子王旗、武川县、察右中旗等部分公社,其中以凉城、四子王旗的大鸡种为多,分布的社队也广。边鸡蛋是主要外贸出口产品,供应香港、澳门市场。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凉城地区先后引进过来航、洛岛红、澳洲黑、芦花鸡等品种,这些外来鸡品种的引入导致边鸡血缘混杂,而且随着地方品种养殖环境的变化,农村常驻人口大幅减少,这种大鸡数量越来越少,乌兰察布界内原来分布区的边鸡饲养量急剧下降,据1985 年调查统计,当时的凉城县保种场存栏边鸡3000 余只[4]。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内蒙古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保种经费紧缺,忽视边鸡保种,相关院校、科研所几乎放弃了边鸡保种。
2 品种性能
20 世纪60~90 年代,仅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山西农大进行过小范围的边鸡选育,并未进行大面积推广。根据1960 年内蒙古畜禽资源调查,1973 年内蒙古畜牧站、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畜牧研究所畜禽遗传资源联合调查和2021 年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结果,以及20 世纪80 年代内蒙古农牧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对边鸡的选育结果历史资料发现边鸡性状有较大改变[4,5,6]。
2.1 体型外貌
1960 年调查时,边鸡体型较大,前驱发达,胸深而宽,腿短,胸骨弯曲;1973 年普查时,胸骨弯曲的鸡减少;2021 年普查时,母鸡体型变小,胸骨较平缓。
1960 年调查时,边鸡羽毛有黄麻、灰麻、黑麻等杂色,腿部两侧有生硬羽毛,胫部关节处羽毛发达,公鸡尾羽有些是软尾羽;1973 年普查时,有些特点有所减弱或消失,最明显的是腿部的生硬羽减少或没有,胫部关节处羽毛基本消失;2021 年普查时,羽毛除了有黄麻、灰麻、黑麻等杂色,还有少量黑色或白色,腿部两侧没有生硬羽毛,胫部关节处没有羽毛。
1960 年和1973 年调查时,边鸡冠形呈小草莓冠或单冠有弯曲;2021 年普查时,鸡冠全部呈单冠(图1)。
图1 边鸡
Fig.1 Bian Chicken
2.2 屠宰性能
由于20 世纪70 年代以前没进行过有计划的选育,边鸡体重趋于逐年下降,1960、1973 和2021 年普查中边鸡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2.18、1.94 和1.76 kg。具体屠宰性能对比数据见表1。
表1 边鸡在不同年份测定的屠宰性能
Table 1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Bian chicken in different years
2.3 产蛋性能
1984 年由内蒙古农牧学院实测500 日龄鸡平均产蛋数为118.9 枚[5],2021 年乌兰察布市畜牧工作站在凉城惠农边鸡保种繁育有限公司实测500 日龄鸡平均产蛋量为136 枚。产蛋性能对比见表2。
表2 平均产蛋量
Table 2 Average egg production
1960 年调查时平均蛋重75.45 g,皮厚,蛋壳颜色较深;1973 年调查时,平均蛋重66.76 g,蛋皮颜色以红色、粉红为多,深褐色较少;2021年普查统计160 日龄鸡所产蛋的平均蛋重26.31 g,350 日龄鸡的平均蛋重49.55 g;530 日龄鸡的平均蛋重55.4 g,蛋壳呈浅褐色。数据对比见表3。
表3 边鸡在不同年份测定的蛋重、蛋形指数、蛋壳颜色
Table 2 Egg weight,shape index and shell color of Bian Chicken in different years
3 保护及选育利用情况
3.1 原产地保种
2006 年全国第二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时凉城县仅存1000 只边鸡,原有保种场濒临倒闭。同年,边鸡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成为濒危的地方家禽品种。凉城县惠农边鸡保种繁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惠农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边鸡原产地活体保种场,于2009 年正式注册成立,但从2007 年开始就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畜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边鸡开展抢救性保种工作。2008 年收集种蛋1000 余枚,孵化雏鸡860 只。惠农公司在2021 年制定了 《凉城县边鸡保种选育实施方案》,建立了核心保种群,通过不断努力,发展成为集边鸡保种饲养、选育、饲料供应、孵化、销售、科技合作和产品开发为一体的保种场,目前与科研院校和生产企业合作,深度开展保种和利用。2021 年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界内边鸡仅存4300 只,全部存栏于凉城县惠农边鸡保种繁育有限公司[4],该公司于2021 年被评定为自治区级畜禽原种保种场。
3.2 异地保种
2006 年,江苏家禽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到内蒙古凉城县、山西右玉县考察,建议对边鸡这一珍贵遗传资源进行保种。并从凉城收集种蛋,在国家地方品种家禽基因库(扬州)开展异地保种,目前常年存栏30 个家系300~400 只核心种鸡。山西省农科院也从2006 年开始边鸡保种,建立了保种场,截至2023 年选育了5个品系,成为国家级保种场。该场几经搬迁,目前在山西晋中地区建场,2022 年有5 个品系16世代,存栏核心种鸡2000 只[7]。但边鸡原产地乌兰察布属于内蒙古高寒丘陵山区,全年气温较扬州、山西低5~10 ℃,平均海拔高500~1000 m,扬州、山西边鸡保种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与原产地差异较大,对边鸡的保种和利用是否有利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选育利用
随着国家对地方品种鸡保种的重视,2017 年由江苏家禽科学研究所牵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参与制订的 《边鸡》(GB/T 32674—2016)正式发布,为各地的边鸡保种、选育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参考指标。各边鸡保种单位、相关科研机构利用边鸡和其他鸡种进行杂交选育,开展边鸡品种外品系选育,但在市场推广方面影响力较小。惠农公司从2009 年开始,每年向社会提供2 万~4万只鸡苗,主要用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草原牧鸡” 生物灭蝗等项目。由于边鸡抗病力强,野外采食能力强,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受到原农业部表彰。
4 目前保种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4.1 保种工作缺少保障
边鸡是我国珍贵的动物遗传资源,由于保种技术落后、保种群体小,保种成本高等因素,边鸡这一优良遗传资源仍存在保种风险。尽管自治区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支持,惠农公司也建立了核心保种群。按照农业农村部的保种规模要求,一个基础的地方品种保种场年需要资金25 万~30万元,专业人员5~6 人,所以保种工作特别是“活体保种” 是耗钱、耗力的公益性工作,没有大量的投入难以保障保种效果。
4.2 优质表型开发不足
边鸡具有适应性强和抗病力强的特点,鸡肉和鸡蛋产品也受到当地民众的认可。目前在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边鸡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边鸡的优质表型特征,同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多品系开发利用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开展较少。
4.3 生产效率低下
边鸡是经过300 多年自然选育和人工选择的适合高原丘陵寒冷地区的优良品种,非常适合乡村散养。但边鸡存在生长速度慢、整齐度差、产蛋量低等缺点,难以满足工厂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随着规模化、专业化养殖的兴起和养殖环境的改变,边鸡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凸显。
5 建议和对策
5.1 相关部门加以重视,保护优秀种源
导致边鸡濒临灭绝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长远的种源战略思维,对地方品种潜在的遗传价值认识不够。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边鸡保种选育工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保证这一地方优良品种的保种选育和推广利用能够顺利开展。
5.2 联合院校机构,科学保种选育
一方面,保种事业长久发展需要新的技术和方法支撑。惠农公司联合乌兰察布市畜牧工作站、凉城县畜牧工作站正在申请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开展科技创新合作项目,计划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 “动物育种创新中心” 技术平台,制定系统的 “活体保种” 方案,提高保种质量和效率,并采用先进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细胞保种法,实现对边鸡优良遗传资源进行 “异地保种”,革命性地降低保种成本,规避 “活体保种” 存在的风险。同时,应围绕边鸡饲养管理新技术,边鸡新产品开发,与内蒙古高校合作,更有效地促进边鸡保种。
另一方面,应加强科学选育。边鸡存在产蛋量低、生长速度慢、整齐度差等缺点。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遗传选育工作,研究、利用其抗病力强的基因优势,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开展杂交配套系选育和杂交组合选优工作,研究测定商品边鸡在封闭、舍饲环境下的最佳营养需求和最优生长性能。大力发展绿色养殖,提高边鸡的生产水平和效率。
5.3 挖掘市场潜力,助力边鸡保种
目前,乌兰察布市每年出栏红羽肉杂鸡将近100 万只,以农村散养为主,养殖周期6 个月,春、夏季饲养,冬季出栏。民众普遍反映肉质差,口感不好,需要一种适合散养、出栏较早、肉质好的地方品种鸡,这就为边鸡的杂交利用提供了市场潜力。
第一,边鸡产品脂肪含量低,营养全面,对于幼小婴儿、新晋妈妈、年老体弱等特殊人群都是绝佳的选择,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内蒙古卓资熏鸡协会会员六家熏鸡加工公司,目前年加工销售250 万~300 万只熏鸡,产值3 亿元,面向全国开展线上线下销售。熏鸡加工公司有意愿生产熏鸡高端产品,卓资熏鸡在文旅和食品消费市场影响力巨大,如果高端产品采用本地品种边鸡作为原料,初步预算边鸡年需求量达到30 万~40万只。
第二,乌兰察布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文旅业的蓬勃发展,高强度、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采用本土优质食材烹制的特色菜倍受青睐。边鸡产品通过土菜馆、度假村、土特产品商店等渠道进入区内外人们的视野。
第三,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逐步转变,边鸡产品很容易得到高端消费市场的认可。除了满足内蒙古及周边城市消费者需求外,还要向全国宣传推广,使具有300 多年历史的地方品种边鸡成为内蒙古文旅产品中的代表和名片。
6 小结
边鸡的基因遗传价值无可估量,保护和开发边鸡种源价值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久久事业。但由于保种技术落后、群体规模小,保种成本高等原因,边鸡作为一个地方优良品种,保种和选育利用存在很多困难。文章围绕边鸡的起源、近几十年的研究、种群变化和保种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边鸡保种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原产地乌兰察布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内蒙古边鸡保种和利用的路径及建议,以期为边鸡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助力边鸡事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边鸡调查报告[J].内蒙古畜牧科学,1974(4):25-30.Bian chicken survey report[J].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1974(4): 25-30.
[2]程光潮,吴丽城,段章雄,等.鸡的血型研究: Ⅶ、边鸡、大骨鸡种群关系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1988(S1): 21-25.CHEN G C,WU L C,DUAN Z X,et al.Study on blood type of chicken: Analysis of population relationship among VII,Bian chicken and Dagu chicken[J].Acta Veterinaria et Zootechnica Sinica,1988(S1): 21-25.
[3]贾晓旭,唐修君,樊艳凤,等.边鸡遗传多样性及其起源进化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8,39(3): 21-25.JIA X X,TANG X J,FAN Y F,et al.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Bian chicken[J].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and life science edition),2018,39(3): 21-25.
[4]魏润元,窦红艳,郭建平,等.内蒙古凉城边鸡遗传资源调查和生产性能测定报告[J].中国禽业导刊,2023,40(12): 24-28.WEI R Y,DOU H Y,GUO J P,et al.Report on genetic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determination of Liang chengbian chicken in Inner Mongolia[J].Guide to Chinese poultry,2023,40(12): 24-28.
[5]陆琴梅.边鸡的主要生产性能[J].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88(1):1-6.LU Q M.The mai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Bian chicken[J].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1988(1):1-6.
[6]王瑞琦,马任骝.边鸡在右玉县的性能测定及其选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1(1): 57-62,92-93.WANG R Q,MA R L.Performance Determination and Breeding of Border Chicken in Youyu County[J].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1991(1): 57-62,92-93.
[7]新京报.边鸡保种: 留给未来的种子[EB/OL].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2/07-19/9806474.shtml,2022-07-18.The beijing news.Border chicken conservation : leave the seeds for the future[EB/OL].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2/07-19/9806474.shtml,2022-07-18.
欢迎投稿!
杂志投稿网站(建议优先采用此方式投稿):
http://xq.aiijournal.com
杂志邮箱:xqzy@caas.cn
投稿电话:010-82106255、8210625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畜禽种业》编辑部(100081)
关于开展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专题征稿的通知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及性能挖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