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对学校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进一步贯彻学校“一核双环共生”校本教研模式,推动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能力,2024年12月24日上午,我校高中化学组成功举办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凝“新”聚力露锋芒】
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本次汇报课共有三位青年老师开展教学。
高二备课组方孟艺老师《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一课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入手,引出旧知识中的认知冲突“碳酸氢钠也会与氯化钙发生反应”;通过常见物质Ksp数据,分析离子检验及生活生产中的试剂选用;通过演示实验碳酸钙在盐酸中溶解,从微观本质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移动方向,并迁移至生活现象成因分析,深入认识沉淀的溶解;通过分组实验探究沉淀的转化,书写物质变化,并通过K的计算验证转化可能性,归纳转化规律。课堂教学环节逐层深入,有效培养了学生定量分析和迁移应用的能力。
高二备课组黄曹希子老师《沉淀溶解平衡》一课突破传统模式,采用项目式教学,设置了情境主线和知识主线,以海水中的水质改良剂为载体贯穿课堂,外显的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氢氧化镁在溶液中沉淀溶解的平衡过程。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先从宏观现象入手,探究沉淀的生成、溶解与转化;然后从微观事实分析离子之间的结合与变化,根据离子浓度商与Ksp的关系掌握沉淀生成与转化的规律。简单的性质实验引发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学会从定性到定量多角度看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自行获得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奥秘。
高一备课组朱佩珊老师《二氧化硫》一课从红酒添加剂引入,根据用途分析了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帮助学生建立新物质的认识思路,并从“价-类”二维角度认识二氧化硫,引导学生从宏观现象、类比分析、化合价等角度预测、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从酸性氧化物的角度,以+4价硫为主体探究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自主设计实验并引导学生收集证据、分析归纳,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形成了元素化合物研究的一般思路,构建了化合物性质的认知模型。课堂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充斥着浓厚的科学氛围。
【教研领航促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汇报课结束,在罗德炳副校长的带领下,在“一核双环共生”教研模式指导下,化学组组长许方老师组织听课教师评课。多位老师从教学设计、课堂环节、导学案设计等方面开展评课,积极参与交流研讨。张清疆老师肯定了三位老师新颖的设计,鼓励青年教师基于课标用活教材;洪劲松老师提出在导学案中设置清楚、明确的实验指令和学生思考题是推动教学设计有序进行的保障;罗德炳老师肯定青年教师们教学表现好,学生参与性高,师生互动交流强,已经能镇静自若地控制课堂,鼓励青年教师们互相听课,互促成长。
最后,教研组长许方老师肯定了三位青年教师都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强调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青年教师高效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掌控力,就开展提质增效的教学提出:创设亲切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真实有效的学生参与,把握数量适中的教学任务,调控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挖掘科学严密的深度教学,积极追求实现“备、教、学、评”的一致性。
本次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高中化学组教师将不懈努力,砥砺深耕,加深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理解和把握,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持续改善教学行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青年教师简介
方孟艺,中共党员,中学化学一级教师,厦门市骨干教师。从教以来,曾荣获校优秀班主任,校优秀共产党员,参与市级比赛曾获市中小学实验说课一、二等奖,市第八届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市三等奖,获厦门市五育融合学科教育案例评选三等奖
黄曹希子,中共党员,中学化学二级教师。2024年参加基础教育精品课制作获厦门市市优,2023年指导学生获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参与区级论文汇编1次、校级论文汇编1次,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级、区级课题,担任班主任所带班级获得优秀团支部、文明班级等荣誉。
朱佩珊,中共党员,中学化学二级教师。从教以来,参与市级比赛曾获2023年度厦门市实验说课二等奖。
供稿:高中化学组 审核:戴晓玲
编辑:李志梅 发布:李朝跃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xayz001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