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 兴平人这样管娃

美体   2024-11-03 21:14   陕西  


文/冯家才

图/网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农村人的生活十分苦。一方面所有能参加生产队劳动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因为分粮食就全凭挣的工分多少,挣的多就分的多,挣的少就分的少。因此家家户户都积极参加劳动,为的就是多分一些粮食。


在春天,早晨起来,妈妈给一岁、二岁的孩子穿好衣服就用腰带绑在窗子的两个档之间,虽然孩子大哭大喊,虽然妈妈心疼的流泪,但听着上工铃声只能加快速度把孩子绑好,丝毫没有时间伤心。如果去迟了就会被队长挡在线外,参加不了劳动。

刚开始,妈妈们虽然劳动在地里,但心里还是操心家里的孩子,但时间长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中午从地里劳动回来,妈妈们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从窗子上解下来,这时有的孩子已经睡着了,有的孩子已经哭的声音沙哑了。但所有孩子都已把裤子都尿湿了,有的屎也拉在裤子上。妈妈们就立刻把孩子抱在炕上的光席上进行擦洗,她们一边擦洗一边流泪,然后擦洗干净又给孩子换上干净的裤子。紧接着就赶紧做中午饭,中午的饭都非常简单,搓一把面擀好,然后下些荠菜,放些盐醋,一锅汤面就好了。那个时候基本没有吃干面的。

把饭做好,首先给娃喂饱,然后自己再吃,过不了多长时间,下午上工的铃声又响起来了。妈妈们又把孩子绑在窗子档上,下地劳动去了。

到了下午回来,又给孩子换洗裤子,如此反复。就这样,孩子在哭声中一天天长大,妈妈们也在哭声中一天天变老。

这就是那个年代孩子们成长的真实写照,这些事是我十几年前在兴平市东操场巷住着的时候,一个当年八十多岁的老太太讲的。她讲完以后说,那个时候生产队妇女的日子真苦呀,要劳动,要管娃,一天连轴转,现在的媳妇一生娃就住在月子中心,满月以后才回家,有的还雇保姆管娃,娃一生下来就吃奶粉,打防疫针。娃不能哭一声,哭一声她妈就急得不得了。

老太太停了一下说,孩子还要多晒太阳,多锻炼,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小时就是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大人不要管,这样才能锻炼孩子,使他从小懂得自强自力,长大才有出息。不要整天把娃关在室内,不见风雨,不见太阳,像温室的花朵一样,稍有风吹雨打就生病,看起来病殃殃的。

人的一生就是在和自然界不断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过去把孩子绑在窗子上也没见哪个孩子生病,他们都健康地成长起来了。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也叫孩子多和大自然接触,适应社会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每个做母亲的必懂的道理。





风尚兴平V
本地视角、清新风格。从2014年9月创立至今,风尚兴平以传递实用时尚资讯、贴心生活讯息为己任,立志做最懂兴平的新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