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6月17日,在罗布泊沙漠深处,一朵蘑菇云腾空而起。
一声震天巨响,宣告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历史性时刻。
那就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这一奇观,瞬间让“中国速度”再次成了世界焦点。
因为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仅用了2年。
外媒纷纷惊叹不已,他们难以置信,曾经还是“小米加步枪”著称的国家,怎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跨跃式突破一座座科技高峰。
若干年后,当初从事研发的科研人员解密后,他们更是惊掉了下巴。
原来,创造这一伟大奇迹的核心人员,竟是一位中国本土天才科学家。
他没出过国,没留过学,更没有喝过一滴洋墨水。
但他却带领团队,将中国核武技术推向世界先进水平,让世界各国不敢轻易动中国分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一个人就吊打了美、苏、英、法四国,五代科学家!
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曾竖起大拇指赞他,“国产土专家一号”。
这个人就是于敏,是“中国氢弹之父”,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更是中国顶级天才科学家。
1926年,于敏出生于河北一普通家庭,家里虽然不宽裕,但是于敏从小就显露出非同寻常的聪明。
1944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工学院。
一次北大数学系的一场考试中,由于考试难度极大,北大一众数学系学生只考出了不到20分的平均分,很多尖子生才考60分勉强及格。
而于敏却考了满分,100分的成绩瞬间震惊了整个北大。
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被美军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震惊世界,也震惊了在北大读书的于敏。
他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所以中国一定也要拥有原子弹,于是他坚定地做出了放弃工科,投身理科的决定。
1946年于,于敏转到理学院学习物理,进行量子场论的理论物理研究。
三年后,他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考取北京大学物理学家张宗燧的研究生,兼任助教。
由于成绩表现突出,他先后成了张宗遂先生和胡宁先生两位物理学界的得意门生。
张宗遂先生曾说,“我教学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像于敏这么优秀的学生。”
1951年,于敏研究生刚毕业,就被钱三强邀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但于敏一直研究的是量子场论,跟核物理有很大区别,一旦接受了这份工作,就意味着他要从头学起。
但当时正是制造原子弹的起步阶段,国家需要大量的物理学人才,于敏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了核物理研究中。
他用了4年时间写的《原子核理论讲义》,不仅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他的名字还像原子弹一样,炸响了四方,轰动了世界科学界。
然而到了1960年,美、苏、英、法四国全部研制出原子弹,美国和苏联甚至已经造出了氢弹。
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越发严峻,中央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
这时钱三强又找到于敏,希望他能从研究原子弹改为研究氢弹。
此时的于敏正处在原子核理论研究巅峰时期,可他没等钱三强说完,就斩钉截铁地说,
“我愿意。”
有意思的是,于敏那时还不知道氢弹是什么鬼东西,国内更没人见过。
就因为这三个字“我愿意”,从此他隐姓埋名28年,来到了荒无人烟的大漠。
为了采集数据,零下30多度的夜里,恐高的他爬上了2米的铁塔。
没有计算机,就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的计算。
吃的是夹着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疲乏劳累时就听《出师表》: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愿鞠躬尽死而后己。”
常年的积劳成疾,于敏得了严重的胃病,虚弱的连上楼梯都需要用手提着腿才能迈上去。
他甚至数次休克昏倒,与死神擦肩而过。
然而,他就凭着一腔热血,从一无所知,一无所有起步,用2年时间造出了不同于美苏英法,被称为于敏结构的氢弹。
于敏结构有多厉害?
美国首颗氢弹62吨重,而于敏设计的氢弹仅重1吨,就连美国军界都说,于敏这家伙可抵10个集团军。
突破氢弹后,于敏的步伐并未停滞。
1977年至1980年期间,美国和法国相继钻研出了中子弹,这是一种能够搭乘火箭抵达世界任意角落的核武器。
担心又倒退到被人卡住脖颈的50年代,于敏寝食不安。
1986年,于敏去探望患有直肠癌的邓稼先,两人竟在病床上,谋划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未来。
邓老因病离世后,于敏又用2年时间,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中子弹。
从此,东风快递装配上了锐利的獠牙,华夏子孙也真正挺直了脊梁。
1999年,于敏被授予“两弹一星”科学家功勋奖章。
有人叫他,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连连摆手摇头,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当被问及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时,于敏丝毫无悔地说: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即使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但他一如既往地低调。
他总是谦虚地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老溘然长逝,享年93岁。
从原子弹到氢弹,再到中子弹和核武器小型化……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和智慧,书写了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其实,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民族前行的道路。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科学巨匠的非凡人生故事,那么《国之脊梁》将是您不可多得的选择。
它不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最后点亮在看,愿更多的人,跟随于敏先生的脚步,探索科学的奥秘,感悟时代的脊梁。
记得关注+点赞哦!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