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诈骗分子利用利益作为诱饵,诱导未成年人出租、出售、出借 “两卡”,或者参与架设 “手机口” 等行为,使得不少认知尚浅的未成年人在不知不觉中被诈骗分子 “拉下水”。
所谓的“手机口”,是指将两部手机同时打开外放,其中一部手机通过网络社交软件与境外诈骗分子通话,另一部则插入本地电话卡拨打受害人电话,实现语音中转,成功掩饰诈骗电话归属地,来降低受害人的警惕。近日,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破获了一起架设“手机口”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
公安网安部门工作发现,有人利用“手机口”新型诈骗方式,协助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频繁拨打电话,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经查,犯罪嫌疑人杜某在手机上看到“高薪聘请话务员”的信息,为了获取利益便添加了对方的即时通讯账号,对方承诺其打电话每小时支付400元。
杜某在境外诈骗人员的指引下,其中一部手机添加诈骗分子的即时通讯账号接听语音电话,另一部手机拨打诈骗分子提供的被害人手机号码,在免提状态下让诈骗分子与被害人通话实施诈骗,上线后按小时为其结算获利。
杜某在发现有利可图之后,将自己身边的9名同学发展成自己的“帮手”,让他们也通过该方式进行电信诈骗,事后由杜某将“报酬”分发给他们。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罚。
1.家长要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电脑的安全教育,妥善保管自己和孩子的电话卡,避免孩子接触不良社交软件,防止孩子被诈骗分子利用。2.积极学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增强孩子和家人的防范意识。3.在使用手机时,要提高警惕,牢记“三不一多”: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在面对可疑情况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求助。4.做好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不轻易告诉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5.告诉孩子不随意扫描二维码,不轻信陌生人,不将自己和家庭的真实信息散布在网上,不打开陌生邮件,更不能随意向陌生银行卡转账,坚决远离刷单、赌博等网络诈骗陷阱。6.明确告知孩子出租、出借、买卖个人手机卡、银行卡的风险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7.提醒孩子警惕网络交友,教育孩子不随意加陌生人的联系方式,更不与网友私下见面。8.教育孩子上网不攻击、侮辱、诽谤他人,不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若遭受网络诈骗或欺凌,应及时寻求家长帮助。9.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合理开支,冷静面对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