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 | 全国第五届植物次生代谢论坛将于2024年12月28日-29日举办

企业   2024-12-18 20:01   北京  


第五届植物次生代谢论坛

                     

报告专家和研究生





报告人




专家学者简介



专家论坛:植物次生代谢调控

张磊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学教研室主任, 博导,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青年长江学者”、国家首届“青年岐黄学者”、“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学科拔尖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浦江人才”、“青年科技启明星”、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二层次)、“巴渝学者”讲座教授,荣立个人和集体三等功各一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委会副主委、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青年委员、全军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委会常委/秘书、世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植物学会植物生物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药学会中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理事,Medicinal Plant Biology副主编,《药学学报》、《中草药》、《生物技术通报》、《药学实践与服务》、APSB、CJNM、CHM、PHSA、AHM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主要从事“中药资源生物育种与高效利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面上项目、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在 Nat Chem. Biol、Nat Commun、Trends Plant Sci、PNAS、Mol Plant、Nat Prod Rep、Sci Bull、New Phytol、Plant Biotechnol J、APSB、JIPB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60余篇,授权专利9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药学科技一等奖和明治乳业生命科学奖。



王国栋 研究员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是综合代谢组学,基因组学和传统的分子和生化技术去探索植物中未知代谢途径,克隆、功能鉴定代谢途径中的酶和酶学机理;研究植物重要代谢途径的调控及其与植物重要农业性状的关系。申请人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Mol Plant,Nat Plants等国际主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引用超过4000次。现担任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JIPB等杂志编委。





麻鹏达 副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2013年至2014年英国John Innes Centre,访问学者。2022年至2023年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访问学者。在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Plant Journal、Plant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Horticulture Research、Metabolic Engineering等杂志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项目十余项。分子生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中药协会理事,陕西省中药材GAP专家。




杨东风 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英国John Innes Centre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浙江省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大基金等各类项目2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Biotechnology Advances、Plant Physiology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1项,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各项奖励4项。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院士结对培养青年英才计划等。




专家论坛:植物天然产物合成生物学

乔雪 研究员 

北京大学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英国约翰英纳斯中心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效物质及生物合成。在PNAS、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SCI论文90余篇,获批专利10余项,任Fitoterapia期刊副主编。入选国家杰青、优青、北京市杰青等人才计划。




赵玉成 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资源系。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开发与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自2019年博士后出站独立开展工作以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 Nature Communications, Angewandte Chemie, ACS Catalysis, APSB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最后/独立通讯作者论文20篇。担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分子生药学专业委员青年委员。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药科大学“兴药领军学者”A类。




王丽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6年武汉大学本科毕业,201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进化方向博士学位,其后相继在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课题组主要致力于药用植物进化代谢组(evolutionary metabolome)相关的研究,致力于回答以下问题:1)药用植物的起源和进化历程是怎样的?2)药用植物道地性形成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是什么?3)植物如何合成有效成分?4)活性成分合成通路在植物类群中如何进化?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PNAS (2024), Science Advances (2024), Advanced Science (2023),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20, 2023) 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华欣 副教授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药用天然产物开发与利用,其中包括药用天然活性产物筛选、活性机制研究以及药用天然产物代谢途径解析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等十余项课题。在Metabolic Engineer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Phytomedicine、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共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专家论坛:药食同源与创新产品开发

梁宗锁 教授

浙江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现任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院长,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兼任“科创中国”中药材高质量发展产业服务团团长、浙江省“生物学”一流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植物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植物次生代谢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药指纹图谱与天然产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主任、中国丹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等职。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等科技项目50余项,共计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200余篇。




陈素红 研究员

二级研究员、博导,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中药与健康产品研究院院长。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产学研百佳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科技专家。浙江省科技领军人才、省151第一层次人才、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委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副主委、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理与毒理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药专委会主任委员、杭州女科协副会长等。主要从事心血管代谢性慢病中药药理与大健康产品开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三角联合攻关、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20多项。获新药证书、临床批件、保健食品证书10余个。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一等奖、浙江省科技一等奖,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中国中成药名方药效与应用丛书·妇科册》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护理药理学》副主编、国家药典委《临床用药须知》编委等,发表论文300余篇。培养毕业博士后、博硕士100余名。



李钧敏 教授

博士、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进化生态学、入侵生态学、植物寄生生态学研究、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脆弱生态的生物修复。近年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13项,在Ecology、Functional Ec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参编专著6部,主编专著1部。担任浙江省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生态学一流学科负责人、植物进化生态学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浙江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兼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生物入侵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种群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多个重要职务。

韩建萍 研究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太白贝母比较转录组学研究”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7项,获4项软件著作权,第一起草人申请中华中医药学会团标2项,已发布,申请公安部行业标准3项,已立项审批。参编《药用植物品质生物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中药资源卷》等12部著作。作为骨干搭建全球最大中草药DNA条形码生物鉴定体系,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五)、教育部高校成果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四)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技术奖一等奖(第四)等荣誉。


林峰 教授级高工

教授级高工,未名太研生命科学大健康研究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博士后,北京大学营养学博士,中国中药协会中药发酵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食药物质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原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基础研究中心主任。近些年一直从事营养相关研究和产业化,主要研究方向为发酵中药、生物活性肽、精准营养及功能食品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参与完成著作四部《肽临床营养学》、《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生命早期 1000 天营养指南》、《抗糖化书》。以第一发明人和专利权人累计取得发明专利 50 余件。主持制定行业标准 1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省级项目 6 项。曾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叁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贰等奖、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贰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贰等奖等荣誉、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等荣誉。



博士研究生

简介

硕士研究生


曹鹏

中共党员,海南大学崖州书院、热带农林学院2021级作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他在读博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一项,荣获海南大学年度人物提名奖一项,连续三年获得校级优秀研究生,以及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与奖项。深入开展番茄耐旱性领域研究,博士期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学术论文多篇,总影响因子超过38。其中一篇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Plant》期刊上,并被选为该期刊的封面文章,同时受到多家权威媒体的广泛报道。









安周捷

东北林业大学2023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活性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主要从事防己科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进化机制研究。在Advanced Science、Natural Product Report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4篇SCI论文,申请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TOP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1篇研究论文,基于多组学联合分析的策略,突破性发现了抗风湿药物青藤碱类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骨架形成的新颖酶,并发现种系特异的CYP80基因扩张及新功能化驱动了防己科物种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的结构多样性,研究为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及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陈祥慧

上海大学与海军军医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015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18年于海军军医大学获硕士学位,2020年至今在上海大学与海军军医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张磊教授。围绕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进行中药活性成分合成途径解析和高效生物合成开展工作,成功构建了抗病毒成分苯丙素酚酸前体及复杂木脂素苷、抗抑郁成分西红花酸的酵母细胞工厂,实现其异源高效从头合成,主要成果发表在NCB、JXB、FPLS、MPB等知名期刊。


刘涛利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指导老师为祝钦泷研究员,报告题目为“De novo biosynthesis of crocins in heterologous plants”(藏红花素的异源从头合成)。从事作物合成生物学育种关键技术开发与种质创新的研究。研究生期间,发表SCI论文10篇(总IF>105, 含中科院一区7篇),其中以第一(含共一)在Mol Plant 、Plant Biotechnol J、J Integr Plant Biol等期刊发表论文4篇,获专利1项,在审专利3项;获国家奖学金2次,袁隆平追梦奖学金、博士生科研创新青年奖(全国仅三名)、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硕士)、优秀毕业论文(硕士)等。


吕兵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指导老师为麻鹏达副教授,报告题目为“SmJAZs-SmbHLH37/SmERF73-SmSAP4 module mediates jasmonic acid signaling to balance biosynthesis of medicinal metabolites and salt tolerance in Salvia miltiorrhiza”。研究方向是以丹参为材料,探究其药用活性成分积累的分子调控机制。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ew phytologist, Plant journal,Horticulture research,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等期刊发表论文。



姚明菊

北京大学药学院在读博士生,指导老师为乔雪研究员,报告题目为多酶一锅法实现苯乙醇苷类成分的组合合成。目前专注于中药药效成分生物合成研究,曾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在Angew. Chem.,Int.Ed.,Nat.Commun.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曾获“第十二届分子生药暑期研讨会研究生论坛一等奖”,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北京大学优秀医学生三等奖学金等奖励。



王晶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为陈万生教授和邱实副研究员,报告题目为“ Functional evolu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CYP82D subfamily members have shaped flavonoid diversification in the genus Scutellaria ”。研究方向:中药资源与植物次生代谢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Plant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一篇。


曾慧慧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指导老师:秦民坚教授 、赵玉成教授,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调控,成果及论文:1. BvCGT1-mediated differential distribution of flavonoid C-glycosides contributes to plant’s response to UV-B stress. The Plant Journal, 2024,120, 354–369.2. Three types of enzymes complete the furanocoumarins core skeleton biosynthesis in Angelica sinensis. Phytochemistry, 2024, 222: 114102.



刘嘉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毕业生,指导教师为薛哲勇教授。报告题目为“胆固醇和薯蓣皂素高效生物合成本氏烟草底盘的构建”。以本氏烟草为底盘,以瞬时转化为基础,对胆固醇代谢流进行设计和优化,并进行稳定的遗传转化,获得了高效生产胆固醇的植物株系,并获得了胆固醇下游甾体皂苷元薯蓣皂素。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张珂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为陈军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药资源与生物技术。报告题目为“Regeneration mechanism of root adventitious buds of Salvia miltiorrhiza。对丹参根段繁殖过程中不定芽再生现象,进行组织学表征、激素水平变化检测以及转录组调控机制研究,为探索一个快速高效的丹参转基因体系提供新思路。



何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级生物与医药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为麻鹏达老师,报告题目为"Integration of induc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Veratrum californicum var. in vitro cultures to enhance the biotechnological production of cyclopamine and veratramine"。主要从事植物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研究,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三篇。


1 注册方式

   

本次大会为线上会议参会人员免注册费,免费观看直播,但需扫描以下二维码完成注册登记

请扫码注册登记

2

参会方式

     本次会议为线上会议,有2个平台同时进行直播,分别为植物次生代谢论坛直播(哔哩哔哩bilibili)和蔻享学术直播平台,请扫码在线观看直播,请记得观看前完成注册登记


植物次生代谢论坛直播链接:  

https://live.bilibili.com/27166649

植物次生代谢论坛视频回放链接:  https://space.bilibili.com/1184715139

蔻享学术直播链接:  https://www.koushare.com/live/details/39685


【注】报告专家可选择线下参会,参会人员免注册费,线下会议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滨海新城沥海镇马欢路398号科技创业中心C号楼5楼浙江理工大学绍兴生物医药研究院会议室。

3

注意事项

第五届植物次生代谢论坛-助教微信


会议联系人


姓名:杨东风 教授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电话:15057190968

邮箱:ydf807@sina.com

参会证明

所有人员均可免费参加会议,但是对于需要大会参会证明人员,会务组将收取200元/人的参会费,并在会议结束后为缴纳参会费人员邮寄参会证明和发票。

办理流程:请将姓名、单位、电话、邮箱、邮寄地址、纳税人识别号、开户行、账号等信息发送至参会费联系人邮箱;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并请将支付截图以附件形式一并发给参会费联系人;如无特殊说明会务组将提供电子发票。

联系人 :华欣老师

电话:0451-82191535

邮箱:huaxin@nefu.edu.cn





 

声  明

内容来源:植物次生代谢

版权归属原始权利人,《中国现代中药》编校发布,本平台非商业用途。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台立场。转载请标明来源。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便洽谈授权或及时删除!

排版:史琳

核稿:焦炜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现代中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