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好故事》第90集“艺术重庆”——卖门板作家周克芹的重庆情缘

民生   2024-12-18 15:18   重庆  


1979年,为了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渴求,杂志《红岩》的编辑部组织了一只文艺创作队,下基层走乡村进行采风搞创作。当创作队来到如今的四川简阳偏远场镇上时,一个扛着破门板叫卖的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正是人群中彼此多看的这一眼,创作队发现了一位被后来文坛称为“太阳月亮一齐背的农民”作家,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随后被发掘、发表于1979年第2期的《红岩》杂志上,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引得“北京”和“八一”两家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至此,这部小说的作者周克芹便与重庆结下了不解之缘。今天的重庆好故事,艺术重庆,为您讲述卖门板作家周克芹的重庆情缘。


周克芹:卖门板的作家的重庆情缘

泥文

 《重庆文艺》责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正值百废待兴阶段,文艺事业也走在复苏的道路上。为此,市文艺部门专门组织了一支专业文艺创作队,下到基层、走进乡村采风创作。
是日,文艺创作队来到四川沱江流域一个偏远场镇上体验生活,收集创作素材。集镇上一个角落里,一个青年男子引起了他们的注意——竟然扛着一副破旧的门板在叫卖,在人群中显得相当惹眼。要知道,在乡下有个讲究,万不得已是不会卸下门板去卖的,而这个卖门板的男子面黄肌瘦,衣衫单薄,蹲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想必生活相当艰难。
文艺创作队的同志非常好奇,便上前问个究竟。青年男子告诉他们,由于妻子长年卧病在床,无钱医病,家里能变卖的东西全都卖光了,如今只剩下这一扇门板可卖,但是等了大半天也没人过问。大家听说后,心生同情,马上慷慨解囊,你一元、我五元地凑了二十元钱给他,并劝说道,天寒地冻的,还是把门板重新安装回去吧,何况家里的病人也需要有扇门来遮挡冷风冷雨啊。又见他瘦弱无力,大家就帮他把门板扛回了家,也顺便去他家看了个究竟。
到他家,发现果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然而,一位细心的创作人员却在一个破桌上发现了一堆书籍,还有一摞厚厚的稿纸。他随手拿起来粗粗一读,禁不住被稿纸上的文字所吸引,觉得其中大有文章,便好奇地询问这些稿纸从何而来。男子承认自己一向爱好文学,多年来锲而不舍,笔耕不辍,哪怕生活再苦再难,也要在务农空隙坚持写作,把耳闻目睹的种种事实,以周围父老乡亲及亲身经历为原型加以提炼和典型化,创作成文。这摞手稿就是他刚刚完稿的长篇小说。这位创作员凭着职业敏感,立刻把文稿要了带回去研究。大家细细品读后,所有人被青年男子的文学功底折服了。
后来,这部名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长篇小说在内江地区的内部刊物《沱江文艺》上发表了前五章,被时任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的王觉同志读到。他敏锐地发现这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立即带上《红岩》编辑部的几位编辑水一脚泥一脚地赶往四川简阳与作者见面,当即拍板全文发表,并邀请青年男子到重庆修改。
为了让他有一个相对较好的潜心创作环境,重庆文联将他请到重庆,安排住在市文联。因条件有限,他当时吃饭是在《红岩》编辑部几位编辑家中轮流着吃,而王觉家吃的饭最多。他就是在得到《红岩》杂志社编辑们如此悉心关照和支持下,顺利完成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全篇写作。稿子经反复审核修改了好几遍,才最终定稿,却因篇幅太长,不能一期刊出。王觉说,读者哪里等得起?立即报新闻局同意,将刊物增加到240页,才化解了难题。1979年,这部写于忧患困苦的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终于在《红岩》杂志上首次发表。这是一部反映农民问题的小说,以1975年党中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为背景,塑造了许茂老汉一家子的形象,重点刻画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青年妇女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一段痛苦经历,从各个侧面描绘了当时我国农村的真实意图,以此来反映农村政策的变革,反映农民的呼声与愿望,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层次思考。
1980年6月,《红岩》第2期刊登了苏执的评论文章《谈〈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思想艺术的成就》。同期开设“《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四人谈”专栏,发表了王世德的《现实主义的新收获》、香圃的《一条扎实的文学之路》、李敬敏的《谈许茂》、陈淑宽的《生活的画卷 希望的丰碑》等4篇评论文章。1980年9月,《红岩》第3期继续开设“《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笔谈”专栏,刊登了吴野的《对现实的凝视和深思》、苏鸿昌的《值得重视的艺术成就》、曹廷华的《美的发现 美的创造》、敖忠的《在“深化”上下功夫》等4篇评论文章。
这一系列评论的发表,让《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引起了文坛更多人的关注。王觉又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推荐给了时任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的沙汀,得到沙汀高度赞扬,发表在《文艺报》上,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于1982年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且荣居榜首。一时间,竟引得北京和八一两家电影制片厂同时将它搬上银幕,在全国属首例,王馥荔和李秀明同时扮演女一号四姑娘,可见这部作品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有人说,这部小说推动了中国农村的改革。
这位青年男子因此声名鹊起,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创作了大量短篇小说,其中《勿忘草》和《山月不知心里事》分别获得1980年和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个曾经扛着门板叫卖的青年男子,就是著名的乡土作家周克芹,后来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协常务副主席、《现代作家》主编等职务。
其实,周克芹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小试笔锋了。1952年,就读于成都农业技校(现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的他,显得有些“不务正业”,因为一心想当作家,随时都在练习写作,时不时地向报刊投稿,却从来没有发表过。向外投的稿,常常被一摞摞原封不动地退回来。据周克芹的同学回忆,有几次上语文课,老师逮住他在课堂上看小说,当场收缴了他的书,批评他不求上进。然而,他却乐此不疲,我行我素,公然声称,我就是要当作家。老师因此对他很不满,有次上语文课,老师借讲《范进中举》讽刺他,把范进落魄之际那段讲得有盐有味的,把范进的老丈人轻贱教训挖苦范进的话读得阴阳怪气:你不看人家张府王府那些中举的文人,一个个都是文曲星下凡,哪个不是长得天庭饱满,地阔方圆,你看你是一副什么样子……
大家当然知道老师所指,轰的一声笑起来。当时黄皮寡瘦、真有点落魄样的周克芹霍地站起身来,把捏在手上的一张报纸往桌上一拍,很豪壮地说:“不要把人看扁了,今天的《成都晚报》就发表了我一篇散文。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我就不相信我周克芹当不了作家,咱们20年后见分晓!”周克芹这个同学感慨道:“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没有想到,他毕业后回到农村啥都干过,当过乡过民办教师、会计、公社干部的克芹,真如他说的那样,20年后成了一个作家,而且是大作家。不过稍有不同的是,不是他放言的20年,而是24年。”
当年,周克芹是在重庆村30号文联所在地的家属楼三楼修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和重庆文联的打字员住在同一个屋,一起在食堂打饭吃。1990年8月5日,年仅54岁的周克芹在弥留之际,还问朋友:“龙云还在不在作协?我在重庆改稿的时候,在食堂里,借了他20元还是30元,帮我还一下。”说完没过多久,周克芹就又陷入昏迷状态,于当晚离世。
斯人已去,令人痛惜,但周克芹穷得家徒四壁不惜扛门板卖仍笔耕不辍,而后因长篇小说与重庆文艺界结缘的故事,仍在世间流传。


 《重庆好故事》“艺术重庆”系列将为你讲述一个个镌刻着重庆印记的艺术宝藏背后的精彩故事,为你展现一代代文艺工作者扎根重庆这片热土倾情创作的动人历程!节目每晚20:00-20:30在重庆交通广播首播,还将同步在第1眼新闻客户端、重庆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视界网、蜻蜓FM、喜马雅拉等融媒体矩阵和重庆档案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上发布。


本文内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的请文章末留言投诉

或拨打电话023-63611553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规则变更
阅读后点击“在看”“赞”并加星标
这样才能及时收到重庆交通广播的推送

重庆交通广播
重庆交通广播唯一官方微信。重庆交通广播,人行千里,声动我心!欢迎各位通过微信方式参与节目互动,希望听到您的声音和文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