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广乐逍遥|唐诗之城奉节--长江文明视野下的活标本

民生   2024-12-16 15:25   重庆  


因峡设关,依关筑城,白帝托孤,千古传诵、家喻户晓。白帝城,自战国以来,历经“长江、三国、三峡”的多重历史文化要素沉淀,是诞生“朝辞白帝彩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经典名句的唐诗之城,更是长江文明视野下最好的活标本。




夔门天下雄

身处四川盆地的川渝人,都知道这样一句俗语“走出夔门就是一条龙,走不出夔门就是一条虫”,意思是身居盆地的川渝人,如果囿于原地,就会小富即安,难成大事,但是如果能够走出夔门,跨出盆地,就能够一书胸臆,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句中的夔门,就是位于奉节瞿塘峡峡口的一道长江雄关。“一出夔门天地宽”,在这样一条走出盆地的路上,走出了李白、苏轼、杨慎等文人大家,走出了邓小平、朱德、陈毅等国家栋梁,也成为了无数身处险峻闭塞之地的川渝人孜孜以求梦想与更广阔的世界接轨和碰撞的起点。

长江三峡瞿塘峡口的夔门(图片:董瑾)


夔门,又名瞿塘峡、瞿塘关,瞿塘峡之西门。位于三峡西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及50米,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因瞿塘峡地当川东门户,故又别称夔门。

发源于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的古长江,此前都在高原上踟躇和徘徊,直到挑战了地狱模式,斩破群山、劈开夔门,才真正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不光成就了绵延193公里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壮丽三峡,以其险峻雄伟,震撼着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留下无数美丽的诗篇。更是孕育了富庶的江汉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以超级磅礴的水量,养育着众多的人口,又在超级漫长的河道两侧,构建出超级多元的文明共同体,成为了孕育出伟大中华文明真正的母亲河,也正因于此,这道古老的江关天险,被誉为“中华山水之门”之美名,被印在第五套人民币10元的背面。

巫山红叶季节的三峡美不胜收(图片:董瑾)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这是诗圣杜甫对于三峡壮阔山景的描述,如今,夔门的三峡之巅之旅已经成为了热门的网红打卡路线,从白帝城到三峡之巅,短短十公里的徒步线路,海拔累计爬升1400米,直到抵达三峡之巅,看见“千帆一道带风轻”壮阔的三峡风景,心惊肉跳的恐惧和心满意足的快感交织,这样复杂而极致的过程,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

2024年的冬季,在巫山红叶季节还没有到来之前,我第一次来到了三峡,走出了夔门,也完成了成长于四川盆地的我的个人夙愿。由于三峡大坝蓄水的原因,瞿塘峡已经没有了昔日峡中水深流急,波涛汹涌,呼啸奔腾,令人心悸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碧绿的江水上一艘艘来往的客货轮,由于水面上涨,江水不再汹涌湍急,因此大大地增加了长江的运载能力。

现存的瞿塘峡的摩崖题刻(图片:作者拍摄)


夔门的峭壁高约350米,早自南宋,晚迄民国的12通粉壁摩崖石刻占壁200多平方米,由于水面上涨,部分切割迁徙到其他地方,如宋代乾道二年(1166年),当时时任永州通判的皇宋宗室赵不忧颂扬高宗禅位于孝宗而写下的《宋中兴圣德颂》已经安放在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展厅,成为了镇馆之宝之一,而爱国将领孙元良所书“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汉隶大字石刻,更是为穿梭不停的客货轮船增添了一道人文的风景。

直到身处三峡步道,我才明白三峡对于川渝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的意义,这条劈开夔门,浩荡东泻,谱写了在大地上谱写了恢弘史诗的大江,不光创造了壮丽绚烂的自然风光,更是因为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了奔腾在中国人血管里的生命长河。无论是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李白,抑或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杜甫,还是杨慎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面对生命中遭遇的不公和困苦,正是在面对如此壮阔的风景,才能在此留下千古吟唱的不朽名篇,也书写了人生的千古传奇!

我真心地建议:每一位身心疲惫,对生活丧失了热诚的朋友,都应该来一趟长江三峡的“壮游”。感受一下李白即使在流放夜郎的人生至暗时刻,在遇赦后依然有“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潇洒和豪情,也许你将重回那一个充满理想,意气风发的少年。


白帝城:千百年的风云传奇


世人知晓白帝城,大多因为三国演义,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公元221年,蜀汉皇帝刘备在义弟关羽被陷害至死后兵发东吴,可惜在夷陵遭遇七百里火烧连营,兵败之后滞留白帝城,在临终之际,将国事家事一并托付于蜀汉丞相诸葛亮,并说出“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托孤名言,留下了明君良相的千古佳话。而也正因此,在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为旌表诸葛亮奉刘备“讬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思想,将此地赐名为奉节县。

从中原地界出入四川盆地的两条主要道路,一条是川北的蜀道,扼守古蜀道金牛道的剑阁剑门关是有史以来从而被攻破的雄关;另外一条就是川东的长江三峡水路了,可以说只要扼守此两条天险,四川盆地就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天然堡垒,夔门天下雄,犹如两道天然的水上门户,而白帝城背倚高峡,面朝长江,断岩绝壁,高江急峡,气势雄伟壮观,三面环水,更是东控荆楚,西扼巴蜀的要害之地,瞿塘峡口曾经的滟滪堆(解放后为了疏通水路而炸毁),更是长江中的天然屏障。杜甫曾在《夔州歌十绝句》中描绘白帝城雄险峻奇:“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瞿塘峡夔门前滟滪堆旧照(图片:重庆考古)


但是白帝城的得名,却是多数人不知道的了,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称帝,兵临赤甲(山名),在此筑城,自号白帝,始为白帝城。为纪念公孙述,当地百姓便在白帝城中白帝山上建白帝庙以作纪念,白帝城因其天生易守难攻,成为古代历朝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楚夺此地而得以西进,西汉公孙述据此地而割据一方,蜀汉刘备退守白帝城托孤而汉室得存,南宋筑山城而抗御蒙元,故白帝城有镇守三峡、拱卫巴楚之称。历朝在白帝城先后建立过扞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夔州路、瞿塘关、瞿塘卫等军事堡垒性质的重镇,尤其是宋元战争时期,白帝城为南宋“四舆”、川东“八柱”之一,与重庆城、合川钓鱼城、渝北多功城、南川龙崖城、泸州神臂城等,共同构建了南宋政权西线山城防御体系,直至明清时期,白帝城仍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军事堡垒沿用①。

白帝城遗址周边环境(图片:重庆考古)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重庆市博物馆、白帝城文管所、四川省文物考古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等单位均对白帝城遗址做过调查和试掘,为遗址的保护奠定了基础。1998年至今,为配合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和三峡后续大遗址保护,重庆文物考古研究院以白帝城遗址为重点开展宋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的发掘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②。

2005年发掘区全景图(图片:重庆考古)


先后发现了六朝时期城址遗迹、唐代夔州城、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城墙、小北门遗址、大北门遗址、子阳城遗址等,厘清了白帝城的历史发展演变进程、山城防御遗址的范围及格局等。白帝城筑造是在历代筑城基础上增补及修建而成,通过考古工作,发现白帝城存在城套城、城压城的现象,南宋宋元战争山城则是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的防御体系,具有强烈的军事堡垒特征①。

其中,在2017年对位于白帝城核心区的子阳城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时,发现了1座兵器埋藏坑,出土兵器遗存89件,包括铜制品1件,铁制品88件,大量的南宋兵器出土对我们了解火器铁火炮在兵器史上的意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证实了宋元战争时期是冷热兵器共存使用的重要阶段。该兵器埋藏坑集中出土铁火炮16件,是目前我国考古所见保存最为完整、形制多样的铁火炮实物,是研究我国初级火器制造、使用和功能的重要样本③。

兵器埋葬坑中出土部分器物组合(图片:重庆考古)


如今的白帝城,是AAAAA级景区瞿塘峡-白帝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昔日纪念公孙述的白帝庙,内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托孤堂、碑林等主体建筑,是在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由奉节知县吕辉主持重修的,主题已经成为了三国白帝城托孤的场景,更是遥望夔门的最佳观看点。曾经的考古遗址因为回填已经看不到更多地遗迹,但是在赤甲楼旁还有一处文物点不容错过,那就是复建在此的锁江铁柱。南宋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时任夔门守关大将军徐宗武为防止蒙古军船由夔门冲下,找匠人在夔门最窄之处白帝城东江边石盘上立铁柱两根。并在对面江南岸凿石孔并凿刻锁江告示碑两块。当时的南宋权臣贾似道为表支持,还特地书写一道告示,立碑为记:“帅守淮右徐宗武,面奉开府两镇节度使京湖制置大使、四川宣抚大使吕公文德指授,凿洞,打舡,铸铁柱,造铁缆锁瞿塘关,永为万万年古迹。”

三峡蓄水前的夔门锁江铁柱(图片:夔州博物馆)


如今,在三峡蓄水前,原有的锁江铁柱就异地搬迁安放到夔州博物馆,但是在赤甲楼旁,复建了锁江铁柱和贾似道的题铭石碑,在高峡出平湖的平静长江水畔,存留下七百年前那一段宋蒙战争的烽火狼烟,让我们追古抚今,神思悠悠......


夔门一推开,诗从天上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明月曾经照古人……

2023年暑期,一部名为《长安三万里》的国风动画冲上了热搜,电影以大唐恢弘的历史背景,为观众呈现了高适、李白、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贯穿全片的唐诗更是高光,有诗,有书,便是大唐,而这样的大唐,便是诗人口中的锦绣山河。

而全片的高潮,自然是李白流放夜郎。行至三峡时,又获大赦,顺江而下写下的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当年我初读此诗,原以为是年少轻狂的少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奔赴美好前程的心境,哪曾想却是诗人一生当中的至暗时刻。我想正是长江三峡秀丽的江水、壮阔的山色治愈了这位浪漫主义的大诗人,依然能够抒发出心中未曾磨灭掉的万丈豪情!

电影《长安三万里》剧照(图源:@电影长安三万里)


《长安三万里》能够唤起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找到血脉中深深的精神认同,正是胸中的丘壑、腹中的诗书、历史的钩沉,山川的形胜。“天下诗人皆入蜀,行到三峡必有诗”,从这一点来说,夔州(奉节的古名)恰恰全部都具备,才能够激发一千多名诗人的诗情涌涌,在夔州写下过一万多首诗歌(《夔州诗全集》收录),而其中不少成为了传唱千年的不朽诗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在夔州任刺史,深受当地民歌感染写下《竹枝词》,至此“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诗句千古传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圣杜甫在这里留下了千古绝唱;李白三过瞿塘峡,有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千古流芳④,正是这些在夔州写就的传世佳作,才让奉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华诗城”。

云遮霞映、风云变幻的瞿塘峡胜景催生无数诗歌名篇(图片:董瑾)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白居易《竹枝词四首·其一》),百万年前,长江冲出夔门,波涛恣肆,造就了鬼斧神工、雄奇险峻的长江三峡,而这样雄奇壮丽的山水也激发了无数诗人的灵感和诗情,在奉节思绪奔涌,纵情挥毫,写就一首首千古不朽的名篇,千古传颂,生生不息!

注释:

①孙立唯 孙治刚 李   蕾:《镇守三峡、拱卫巴楚——奉节白帝城》,重庆考古,2019年08月30日;

②孙治刚 李大地:《奉节白帝城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重庆考古,2020年11月04日;

③孙治刚  邹后曦  李大地  张 勇:《重庆奉节县白帝城遗址南宋兵器埋藏坑的发现及相关问题》,四川文物,2024年第一期;

④张娜:《“长安三万里”,有两万里都跟重庆有关!》,重庆广电“第一眼新闻”,2023年07月17日;

本文内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的请文章末留言投诉

或拨打电话023-63611553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规则变更
阅读后点击“在看”“赞”并加星标
这样才能及时收到重庆交通广播的推送

重庆交通广播
重庆交通广播唯一官方微信。重庆交通广播,人行千里,声动我心!欢迎各位通过微信方式参与节目互动,希望听到您的声音和文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