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
是现代化新忠县建设
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
面对机遇和挑战
2025年忠县经济工作要怎么干?
如何以经济社会发展新业绩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贡献忠县力量?
来看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书记袁家军调研忠县指示要求,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我县“1116”总体工作思路,紧扣“加快打造三峡库区特色中等城市特色产业集群县域样板”总目标,聚焦“双千亿”“双50”两个主要支撑目标,按照“渝东北前列、全市争先进位和忠县辨识度”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国家超常规宏观政策机遇,着力提振发展信心,着力扩大内需,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忠县、法治忠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忠县城市景观。记者 余鸿 摄
今年的形势总结起来就是,挑战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对忠县而言,做好今年经济工作——
必须紧紧抓住国家政策红利持续叠加释放机遇。
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红利加速释放机遇。
必须紧紧抓住近年来我县高质量发展厚积成势机遇。
忠县城市景观。记者 余鸿 摄
即深学笃用新思想、学习贯彻二十大、落细落实新要求,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在现代化新忠县建设中落地见效。
即紧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总纲领总遵循,坚持党建统领和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按照“渝东北前列、全市争先进位和忠县辨识度”要求,丰富拓展“双特”发展思路和“一地一城三区”目标,积极探索山区库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快实现“双千亿”“双50”两个主要支撑目标,为全市加快打造“六个区”贡献忠县力量、展现忠县担当,加快打造三峡库区特色中等城市特色产业集群县域样板。
主要变化是: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迭代升级16字工作导向。同时,加入加快实现“双千亿”“双50”两个主要支撑目标的表述,即到2029年前后,全县工业总产值和GDP均突破1000亿元;到2035年,城市规模达到50平方公里、50万人。
主抓手是落实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争取入选全市“一奖两案例”,具体抓手是体系化、实战化狠抓落实的各领域工作机制。
即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进数字重庆和县域治理现代化建设、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推进美丽忠县建设、推进平安忠县和法治忠县建设、推进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忠县范例建设。
中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今年的重点任务,指向明确、路径清晰,我们要结合实际,重点从8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在强特色产业上再加力求突破
一是壮大“2+4”现代制造业集群。持续做强新能源材料、化学药2个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等4个特色产业,确保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
二是深化科技赋能。深化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
三是建强工业园区。聚焦“千亿工业、市级高新区”目标,落实“八个一”工作要求,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功能配套和环境提升。
在强内需动能上再加力求突破
一是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聚焦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融入全市生物医药、新型储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
二是强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实重点项目“四专周赋色、月推季考核”工作机制,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确保137个项目开工建设、121个项目建成投产,确保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60亿元以上。
三是持续激发消费潜能。锚定“一县三地”目标,提档升级“忠州八景”,确保接待游客超过2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40亿元以上,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2个百分点以上。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确保限上批发业、零售业企业销售额分别增长4%、14%以上,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均增长14%以上。
在强重点改革上再加力求突破
一是着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推进县属国企市场化转型,确保县属国企增加值增长8%以上、利润增长10%以上。
二是着力推动数字重庆建设。聚焦数字重庆建设“200—500”攻坚任务,推动“八大板块”建设实现全覆盖。
三是着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三会三员、两评两督”“走宣解”服务民营经济和重点企业“四定八帮”工作机制,做好“四上”企业和经营主体培育工作。
在强对外开放上再加力求突破
一是畅通对外开放通道。加快推进渝万高铁忠县段及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加快梁忠石高速招商,扎实做好梁忠疏港铁路、黔忠万铁路和长忠万高速、G50沪渝高速复线前期工作,畅通对外交通“大动脉”。
二是提高招商引资水平。迭代升级“四长一专员”招商引资工作机制,持续实施“落地项目1个月内签约、签约项目3个月内开工”专项行动,推动招商引资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三是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质增效。持续用好新生港、重庆三峡柑橘交易中心等开放平台,深化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家交流合作,发展壮大天地药业等外向度高、竞争力强的外贸企业。
一是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拉开“一江两岸四片区”城市格局,有序开发水坪新城、高铁板块,谋划城市规划展览馆、艺术馆、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二是加快推进“幸福社区”建设。健全自治组织体系,建好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居民议事会,实现“一约三会”自治载体全覆盖。
三是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效能。迭代城市治理委员会与数字重庆建设双向赋能协同工作机制,完善规建管治运一体闭环协同治理体系。
在强乡村振兴上再加力求突破
一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耕地保护红线。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4万亩。
二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突出发展柑橘、笋竹、生猪“一主两辅”特色产业,持续擦靓“忠橙”“忠县蜂糖李”等区域公用品牌,大力实施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深入实施“十百工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开发乡村土特产、旅游和康养资源,抓好乡村智治美治善治、数字三农体系建设等工作,提标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新建10个巴渝和美乡村先行村。
在强惠民富民上再加力求突破
一是千方百计扩就业、促增收。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二是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落实网上民生实事“七办”机制,着力办好年度15件重点民生实事。
三是高水平建设美丽忠县。着力健全以治水治气为牵引的“九治”生态治理体系,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在强安全稳定上再加力求突破
一是扎实做好化解地方债务工作。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加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化解,深入挖掘国有资产盘活潜力,落实向上争资“七个争”要求。
二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强化房地产领域风险化解,加大“两久”项目攻坚处置,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双转正,全年房地产投资30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
三是扎实推动平安忠县建设。深化落实“五查四改月述考”工作机制,用好“一单一书一台账”,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零发生”,确保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
相关新闻>>>
2024年忠县经济工作亮点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激发的干事创业激情转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决行动,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市委书记袁家军调研忠县指示要求,按照我县“1116”总体工作思路,有效应对各类风险,统筹抓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经济发展态势向上向好,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干部群众精气神奋发昂扬,现代化新忠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全县GDP总量有望突破600亿元、预计增长7%左右,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预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排渝东北前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1%、高于全市3.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4.6%、排全市第一。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7.4%,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三二一”的产业结构逐步形成。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向上争资超64亿元;26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元,投资完成率92.8%、比上年高1.8个百分点;149个新开工项目累计开工129个,新开工率86.6%、创近3年新高;累计完工投产投用项目119个,是近3年来完工项目最多的一年,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
“2+4”制造业集群体系加快构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增长17%、增长面61.5%,利润总额增长50.7%、盈利面80%。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忠州八景”实现统一运营,全年营收3530万元,完成目标的117.7%。成功举办三峡马、电竞赛、村跑、龙舟赛等文旅活动,全年接待游客1812.03万人次、增长24.1%;实现旅游总花费111.98亿元、增长28.3%。“忠州巷子”获评全国优秀公共文化空间。持续举办爱尚忠州·惠民消费、忠州佳品进山东进沈阳等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62.5亿元、增长17.5%,上榜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万达广场累计客流量达612万人次、销售额1.57亿元,每月销售额、客流量在全市万达广场中长期保持前10位。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6家、科技型企业581家,分别完成“双倍增”目标的102.9%、141.7%。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76%,连续两年居渝东北前3。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1.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居渝东北前3。
扎实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政企分离改革顺利完成,国企止损治亏数达16户,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存量国有资产盘活回收资金18.5亿元,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数字重庆建设加快推进,成功贯通134个市级应用、18个区县特色应用,累计纳入全市区县应用“一本账”6个、列渝东北第1。113项“三个一批”重大改革项目梯次推进,59个“加快实施一批”项目完成进度100%。渝万高铁忠县站场项目开工推进,“高铁梦”步伐加快。深入落实招商引资“三长一专员”工作机制,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忠商大会,全年引进项目163个、20亿元以上项目7个,协议引资396.9亿元、到位资金111亿元。“走宣解”服务民营经济、重点企业(项目)“四定八帮”专班服务等机制落实有力,收集困难问题2300多个、问题解决率98.6%。深入落实营商环境“三会三员、两评两督”、经营主体培育“七个一批”等工作机制,为企业减税降费6300万元、兑现优惠政策3.79亿元。全年净增经营主体1.07万户,“四上”企业总数春节前突破500家。预计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71.1%,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76个,改造面积398万平方米,惠及群众5.1万户。建成临江公园、香山体育公园、东坡花园等城市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居全市第4、渝东北第2。深入实施“十百工程”,35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万元、其中20个村超过100万元。柑橘产量5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65亿元,“忠橙”荣获“2024中国品牌500强”“2024中国橙类行业十大领军品牌”等荣誉。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3天,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总体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农村黑臭水体(8处、4.3万平方米)实现动态清零。高效办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群众投诉案件38件、群众回访满意率100%。完成企业绿色智能化改造26家,万元GDP能耗下降4%。
举办第二届“‘忠’爱人才·‘州’等你来”引才活动,引进各类人才1.5万余名,常态和柔性引进知名院士专家29名。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300多人、新增创业5500多人,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全国首个以数字产业命名的高职院校、全市首所县域大学——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学,首批招生入学1000多人,“大学梦”成为现实。县人民医院“三甲”创建成功,“三甲梦”今朝梦圆。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免申即享”,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5%以上。全面完成年度15件重点民生实事,落实网上民生实事“七办”机制,收集办理民生实事1300多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超过98%。脱贫人口实现就业3.1万人,低收入组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656元,市对区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连续4年获“好”等次。
化债工作稳步推进,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防可控。高效运行“三情”联动机制,舆情风险自主处置率99.8%,全县网络舆情总体平稳。创新实施“一单一书一台账”,全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0%、33.4%,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迭代升级“三查四化解、两稳两处置”信访工作机制,22个城市社区“平安社区建设”指标案事件发生率下降30%。
编辑:朱 丹
杨紫娟
罗海霞
审核:杜 玲
终审:周康健
往期回顾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