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日报文艺副刊】阳光的笔法 深切的爱意(文艺评论)

政务   2025-01-06 12:36   重庆  


LITERARY CRITICISM

文艺评论


阳光的笔法  深切的爱意
——评诗集《有多少人和事我们爱着》

近段时间,读诗集《有多少人和事我们爱着》,细细品来,感觉这部作品集笔法阳光,爱意深切,是一部乡土味足、可读可赏的诗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者向建国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文学热、诗歌热影响,开启写诗心扉,步入写诗历程,“把写诗过程当成一个美妙的过程”,珍惜并沉浸其中,顺应时代,积极进取。从诗集的整体内容来看,没有自怨自艾,也不怨天尤人,写诗的心态是明朗的,笔法是阳光的。


他写《黄昏下的落叶》:“一个人在郊外行走,夕阳总是那么美好……一些过往如同黄昏下的落叶,无论最后生疏成了什么样子,总如萤火虫下的絮语,即使远去也自带火源……黄昏,依然是一张秀美的脸庞,古旧的爱情如树叶纷纷落下。”写黄昏、夕阳的诗文很多,不少人把它写得落寞寂寥、凄暗惨淡,给人一种沉闷和无奈的感觉。向建国却把夕阳、黄昏比作秀美的脸庞,感觉美好,把落叶比作古旧的爱情、富有回甘的滋味,充满了人生的乐观烂漫。


他写《雪花下的都市农民工》:“你弓背托举起,都市的大街小巷,孱弱的身躯,随波逐流,让负重沉淀沧桑。夜色抖落一身尘埃,蜗居的工棚北风荡漾,斟一杯乌杨老白干,盛满疲惫和孤独,几颗花生米下肚,蹦起红润的青筋,舞蹈着摆脱重压的火凤凰。”诗人笔下的农民工虽然孱弱,但他们却托举起都市的大街小巷,虽然疲惫,一杯老白干酒下肚,就如坚韧顽强的“火凤凰”起舞,奉献力量,创造阳光。


一滴水可以反射阳光,一汪清泉折射光芒万丈。诗人说:“在诗歌创作中,即使写某些不好的东西,我也不是以一种控诉的方式,而是以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去写。”让诗歌抚慰心灵,既有悲悯,还有一束光,给人阳光和力量。


全集231首诗都是用现代手法写就。它们也叫新诗、自由诗,不受格律束缚,语言在随意捭阖中体现艺术,有在押韵和不押韵中的自由发挥,也有朴素自然、婉约细腻的深意。信手拈来,皆见功底。


诗集叫做《有多少人和事我们爱着》,落脚在一个“爱”字上,爱国、爱家、爱自己生活工作的地方,甚或游历过的地方,爱每一个值得爱的人,可谓一部“爱诗”。


诗人生长、工作均在忠县,对生他、养他的这方土地、这方人挚爱有加,他用对故乡的爱引申对国家的爱。


他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写到:“春水之岸,朝霞弥漫。一个宏大的夙愿,越过天边的栅栏……一个时代的古朴从睡梦中觉醒,励精图治的火炬,在忠州熊熊点燃。”诗中写到了这里的翠屏山、㽏井河、乌杨阙、桑蚕等山水宝物,倾诉了对这一片土地的热爱之情,对这里事业的憧憬之愿,借以颂扬祖国的大好河山、熊熊事业。


㽏井中坝遗址发掘出土新时器时代陶器等文物,享有“迄今发现的人类最古老制盐场”“地下不断代二十四史”美誉,在考古界和地方历史中地位极高。诗人是这么写它的:“传说中的结节记事,也来自㽏井一隅,我们的祖先在你身边,开山凿石,掘井而饮,恋爱然后死亡,化成㽏井岩盐一同沉积……涌动的历史在这里沉思,远天,水面惊鸿的叫声,掠过宽阔的湖水飞翔。”以此表达了对悠久历史的追思,对先人奋斗的崇敬,对当下乃至未来的期待。


他写《端午——致屈原》:“汨罗江淌过的水声啊,呜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滔滔江水,开出诗魂的风暴,让我们再次用刚毅和决绝寻着前朝的龙舟,激荡着山河依旧,生生不息。”饱含着对屈原忧国忧民精神的追念,表现出热爱国家的深情。


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一部“爱诗”,蕴含一腔深深的爱意。诗中虽然也有“我们曾经相恋”之类的“爱语”,但它不是卿卿我我、花前月下之“私爱”,而是“多少人和事”我们“都爱着”,是一种大爱。爱,在艺术领域是一个普遍的主题,也是一个永久的主题。诗人无论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说古论今,都归结到了一个“爱意”,故尔这部“爱诗”,也会是永久的。


诗人的创作基本功、韵诗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层次,尤其在乡土方面的抒情卓有成绩。当然,全面来看,或许是因为诗人工作经历、活动圈子的局限,诗集缺少了更宽视野、更大环境的事物和人的描写,比如有关国家民族的、现代都市的,都在诗意中有所缺失,或者用笔少了些。


诗人说了“诗歌不是我的名利场,但永远是我的陪伴”。相信诗人会以《有多少人和事我们爱着》的出版为动力,更加奋笔创作,继续历练乡土诗,放手创作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诗歌,尝试更加凝重和玄虚的风格,毕竟这对于作者并非难事!


(作者系忠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END-







作者:江中心


忠州融媒
忠县融媒体中心官方宣传平台!发布忠县新闻、提供生活资讯、处理网民投诉、转达群众建议、解答网友问题。服务电话:023-5424631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