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体态调整,调的不是肌肉力量,而是“气”

美体   2024-12-08 14:16   北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闺蜜米兰大可儿。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体态的规律:“原生态”的体态问题,大概是这样的:虚弱、气馁

这种体态,在青少年,或者没有经过任何调整的人群中比较常见。

外观上让人联想到了一个词:中气不足

用老式的体态调整逻辑去分析,可以得出一堆:XX肌肉紧张、XX肌肉无力等。

>>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

显然,不只是生活习惯的原因,因为很多孩童还没到“伏案学习工作”的年纪。

我认为源头,可以追溯到人类脊柱的活动规律

( 体态大师-肩颈脊柱专家班课件 )

这是我总结的脊柱活动细分规律,其中有一个区域非常关键:腰骶,这个区域非常擅长伸展

所以,当一个人“力气”不足,松散地站着,这个区域通常会过度伸展折叠,形成仰背,继而上半身的整体体态交错折叠

这时候,如果被家长提醒挺直、或者自我意识到“驼背”,想要挺直,就会形成2个结果:腰骶区域继续伸展后仰、另外一个擅长伸展的区域“胸腰结合处”伸展后仰,成为这种“霸气前漏”、核心失稳的“外强中干”体态。

>> 呼吸重要在哪?

说到这些“气”的不足或失衡,很多从业者/培训师都知道呼吸很重要,但是呼吸怎么个重要法?具体什么呼吸问题,会导致什么体态问题?却很少有人说的清楚。

( 体态大师-肩颈脊柱专家班课件 )

这是我总结的:“气门”的区域,以及这些“气门”失衡对体态的影响。

当“气”失衡,单纯放松肌肉/强化肌肉很难维持体态调整成果,甚至某种程度上讲,所谓的成果其实是代偿( 比如挺胸很容易隐藏头前伸的问题 )。

肌肉放松和强化,都应该以气的均衡为目的,而不只是为了强化肌肉力量而强化。

 >> 躯干肌肉的多重功能:产生动作、呼吸

很多从业者(尤其是健身教练)过度关注肌肉的动作功能,忽视了肌肉的呼吸功能。

胸小肌为例,通常认为它是一块“小恶魔般的肌肉”,紧张会拉着肩膀内扣、肩胛骨前倾,导致很多人一味地放松,且不敢练它。

然而,胸小肌的另一面,它是胸肋(3-5肋)的“门神”,吸气时,它能扩张/提拉胸肋

如果失去了这个扩张能力,体态上就可能表现出含胸,此时如果自我感觉含胸,想要去挺直,会过度使用背部的竖脊肌,导致背侧呼吸抑制,甚至出现平背/凹背

你没看错,平背/凹背很容易让人认为是背部吸气扩张不足,但源头也可能是前侧的不足。

所以,胸小肌放松之后,一定要去训练它呼吸方面的功能,这样“含胸”这个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1月18-19日,我将在北京举办集训班,发布“气”的均衡性评估与针对性调整体系。健身行业的观念,一般比我晚3-5年,本课程将继续引领行业创新。

名额紧俏,报名请抓紧!

体态大师会员中心
体态大师VIP会员、高级私人定制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