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作为元末明初的作品,且主视角集在中下层,文中有不少当时的民间风俗俚语,随着这七百年的时光过去,水浒传中的不少情节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需要了解一些时代背景才能阅读明白,本文就来略微说一说这些情节。
水浒传
李逵听到酒保说只有羊肉后发作
宋江初到江州后,见到了戴宗和李逵,三人一起在酒楼喝酒吃饭,宋江因为嫌弃鱼汤不新鲜,只喝了两口就不喝了,而李逵明显是饿了,也不管新鲜不新鲜,直接把鱼骨头都给嚼了,宋江见了就让酒保再切二斤肉给李逵吃。结果酒保说了一句,我们这只卖羊肉,没有牛肉,李逵听后直接发作,把鱼汤泼了酒保一身,说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给我。
宋江见李逵把三碗鱼汤和骨头都嚼吃了,便叫酒保来分付道:“我这大哥,想是肚饥。你可去大块肉切二斤来与他吃,少刻一发算钱还你。”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李逵听了,便把鱼汁劈脸泼将去,淋那酒保一身。戴宗喝道:“你又做甚么?”李逵应道:“叵耐这厮无礼,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酒保道:“小人问一声,也不多说!”宋江道:“你去只顾切来,我自还钱。”酒保忍气吞声,去切了二斤羊肉,做一盘将来,放在桌子上。李逵见了,也不谦让,大把价挝来,只顾吃,撚指间把这二斤羊肉都吃了。
李逵
这段剧情,必须要结合时代背景才能看懂,在宋代,羊肉被认为是上等肉食品,到了北宋末,不少地方羊肉价格已经很高了,至于牛肉,虽然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耕牛是重要劳动力不能随便宰杀,但耕牛是会老死、病死的,总归还是有流通的,而为了避免有人宰杀健康耕牛牟利,官府刻意将牛肉价格打压,让牛肉价格处于一个低廉的状态, 那么私自宰杀耕牛冒得风险和获得的利润就不成正比,那自然就能很大程度上杜绝耕牛被宰杀。宋史里有提到,建议要把牛肉压低至20文一斤,以杜绝私自宰牛,与之对比的,羊肉价格高的时候甚至高达九百文一斤。
而也因为如此,牛肉也就成为了中下层的肉食品,价格和羊肉差距很大,这里酒保大概率是看见李逵举止过于粗鲁,觉得不像是体面人,担心这伙人别到时候付不起钱或者觉得太贵不肯买单,所以强调一下,我们这儿只有羊肉,价格很高,而暴脾气的李逵显然是听懂了弦外之音,认为这是狗眼看人低,上来就泼了酒保一身鱼汤,说酒保这是“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与我吃!”
武松调戏蒋门神小妾为何不姓李
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剧情中,他到了蒋门神的店里,店里是蒋门神的小妾当掌柜的,武松故意惹事说酒不好,让换了几次,然后问主家姓什么,酒保说姓蒋,武松却说如何不姓李?而那边蒋门神小妾听了后明显生气。
武松吃了道:“这酒略有些意思。”问道:“过卖,你那主人家姓甚么?”酒保答道:“姓蒋。”武松道:“却如何不姓李?”那妇人听了道:“这厮那里吃醉了,来这里讨野火么?”酒保道:“眼见得是个外乡蛮子,不省得了。休听他放屁。”
这里武松拿如何不姓李找事儿也不是乱说的,因为李师师和宋徽宗的那事儿天下知名,导致不少娼妓也自称姓李,算是强行去沾李师师的光,而蒋门神的这个小妾也是歌妓出身,武松或许是听施恩介绍过,或许是老于江湖大致看得出这女子的出身,所以故意拿这句话找茬,而蒋门神小妾自然听了后十分不爽。
武松
十节度相关的剧情
在十节度征讨梁山泊时,宋江一度惊恐,而吴用却劝宋江别怕,嘲讽说这群人不过是一群背时的人物。
却说戴宗、刘唐在东京住了几日,打听得备细消息,星夜回还山寨,报说此事。宋江听得高太尉亲自领兵,调天下军马一十三万,十节度使统领前来,心中惊恐,便与吴用商议。吴用道:“仁兄勿忧。昔日诸葛孔明用三千兵卒,破曹操十万军马。小生也久闻这十节度的名,多与朝廷建功。只是当初无他的敌手,以此只显他的豪杰。如今放着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节度已是背时的人了,兄长何足惧哉!比及他十路军来,先教他吃我一惊。”
这里的十节度,施耐庵其实应该是默认读者多多少少听说过他们的故事的,因为这十节度都是宋元时代杂剧里出名的老角色了,而在元末明初,杂剧这个艺术体裁已经走向衰落,很可能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借着吴用的嘴来了一句不“那十节度已是背时的人了”。
十节度征讨梁山
的确,这十节度的故事基本上现在都已经只有戏曲名而无相关故事情节了。比如董平和王文德阵前互骂时,嘲讽王文德说,你就是杀晚爷的大顽!
这王文德兜住马,呵呵大笑道:“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上将王文德么?”董平大笑,喝道:“只你便是杀晚爷的大顽!”王文德听了大怒,骂道:“反国草寇,怎敢辱吾!”
晚爷就是继父的意思,从董平的话中推测王文德可能是失手或者因为误会杀死了继父,这里施耐庵没有对这段剧情做任何解释,应该是当时王文德的故事还比较有名,施耐庵默认读者基本上都听说过,不需要他在自己的水浒传中解释了,但现代人如果研究元杂剧,对于十节度的故事,反而需要用水浒传去推测,十节度的的确确成了吴用口中“背时(过气)的人”了。
化人场
武大郎死后,尸体被送到了化人场烧化火葬,化人场就是现在的火葬场。本文提化人场就是想说一下,火葬的风俗并非是很多人以为的是近现代人口激增为了节约土地才流行的,中国古代最初确实是基本只有土葬,但是随着草原游牧文明几次占据中原,以及佛教的东传,民间对佛教的信仰,火葬其实在不少地方同样成为主流,在宋代的文人笔记中,分别提过河东(山西)、楚地(湖南)、吴越之地(浙江、江苏、安徽)都已经很习惯于火葬。其中浙右地区,甚至已经流行到了纵然是富人也选择火葬而非土葬。
河东人众而地狭,民家有丧事,虽至亲,悉燔爇,取骨烬寄僧舍中。以至积久,习以为俗。
楚俗死者,焚而委其骨于野。
浙右水乡风俗,人死,虽富有力者,不办蕞尔之土以安厝,亦致焚如。
闻吴越之俗,葬送费广,必积累而后办。至于贫下之家,送终之具,唯务从简,是以从来率以火化为便,相习成风,势难遽革。”
武大郎之死
关羽破蚩尤
在关羽对阵钱振鹏时,旁白有一句“好似武侯擒孟获,恰如关羽破蚩尤”,这里很多人会疑惑,关羽跟蚩尤怎么能扯上关系。这其实是一个民间传说,蚩尤死后其神灵作祟,最后关羽显圣,击败了蚩尤。这个故事甚至一直在完善,到了清代袁枚的《子不语》中被进一步丰富,关羽托梦给当地百姓说自己虽然可以对付蚩尤之灵,但蚩尤的妻子枭太过凶恶,需要让自己三弟张飞帮忙,当地百姓赶忙给添加了一座张飞像,最后解决了怨灵作祟。
另外,关羽破蚩尤在嘉靖本的三国演义其实也有提及。
后宋朝崇宁年间,关公出现显圣,故封为崇宁真君。因解州盐池蚩尤神作耗,乃公神力破之。后累代加封义勇武安王、崇宁真君。至今显圣,护国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