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将与八路军斗心眼,比计谋,被刘伯承一眼识破!

文化   2024-10-21 08:48   北京  

1937年12月初,为了一举消灭在正太路沿线极具威胁的八路军129师,日军第20师团师团长川岸文三郎指挥骑步兵2000多人,从平定、昔阳、榆次、和顺、太谷等地,兵分成六路,准备对破路的八路军129师一部形成了半月形包围圈。

川岸文三郎不是无能之辈,十分狡猾。在进攻前一天,他有意派出一支队伍到松塔西北的羊头崖,制造日军疏于戒备的假象,引诱129师772团出击,为主力出击创造战机。

129师会上当吗?

11月底,129师误以为日军要向北撤退。,形势变化很快,12月13日,南京失守,日军感到胜利指日可待,在华中攻击一波接着一波,在华北也展开大规模旨在巩固后方的作战。晋察冀边区则首当其冲。于是,129师接到八路军总部命令,去配合晋察冀反敌多路围攻。129师上下对敌情的判断,也由“向北撤退”改变为“敌企图肃清华北,巩固后方”。而日军巩固后方,主要是巩固后方交通。因此,刘伯承“决定在正太线全线出击”。

日军的六路围攻开始后,川岸文三郎正面的一路迅速扑向羊头崖地区,以一部向772团驻地华泉村正面进攻,主力则迁回至华泉村南面。谁知,八路军386旅旅长陈赓率领破路部队准备到松塔以北活动时,突然发现情况有异,平定、沾尚、上下龙泉等地都出现了全面戒备的日军。772团1营却发现羊头崖附近有一部日军警戒松懈,很多人在睡觉。陈赓于是一面将情况报告师部,一面令各部作好战斗准备。

陈赓的敏感,也引起了刘伯承的高度注意。

这次129师的反围攻作战是进入根据地后多次反“清剿”、反“扫荡”中的第一次,对于129师今后能否在太行山区站住脚跟至关重要。刘伯承得到陈赓对于羊头崖的敌情报告后,没有马上动作,而是将几日的敌情作了综合判断。

刘伯承有“军中新孙吴”之称,川岸文三郎与他斗心眼,比计谋,自然是枉费心机。当刘伯承看到平定、昔阳、榆次,太谷等地日军的动向后,立即一拳拍在桌子上,大声地说:

“羊头崖的日军只是敌半月形包围圈中的一条鱼。”

于是,刘伯承迅速作出部署,以第772团在内线作战,首先于松塔一线吸引日军分进合击,然后伺机转到合击圈外或一路日军的侧背,对其予以痛击。另以第769团、秦赖支队、汪乃贵支队在外线作战,打击日军,配合772团由内线转到外线,跳出川岸文三郎的包围圈。刘伯承对外线部队说:

“你们兵力少,硬顶是不行的,要用正面假打背后真打的办法。跟敌人接触后边打边退,吸引敌人前进,主力插到敌人的后方。大姑娘的屁股摸不得,这样敌人势必回头,然后再设法打敌人的伏击。”

在刘伯承的整个部署中,772团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129全师的一切行动都围绕着772团来动作。

于是,772团以一部扼守华泉村东南高地,阻击日军的迁回部队, 而以主力进入村西北高地,抗击日军。日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华泉村772团防守的高地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战斗非常激烈。772团依托有利地形,顽强地抗击着日军的进攻。激战一天,日军伤亡巨大,到黄昏时,772团的阵地仍在手中。

驻守里思村的772团1营,也发起了战斗。22日,该营在村北高地发现敌人,772团副团长王近山赶去指挥,里思村的战斗也打得紧张激烈。全营坚持到天黑。

当晚,772团除了留少数部队在内线继续牵制敌人外,带领主力开始转移到外线去。

772团主力到达马坊时,又发现了有两路日军正在向马坊逼近,772团又迅速转到马坊东边的独堆,直到南北军城,才得到暂时的安定。第二天,在三路日军的围攻下,他们迅速跳到外线,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攻。772团在几个大的跳跃过程中,使日军围攻独堆、松塔扑空,围攻马坊扑空,围攻南北军城先后扑空。日军如无头苍蝇,东扑一下,西扑一下,不时被八路军的正规军、游击队和自卫队敲打一下,十分狼狈。12月底的太行山,冰天雪地,日军得不到补充,处于饥寒交迫中,川岸文三郎眼看着伤病员在不断地增多, 不得不于27日下令全部撤退。

129师第一次反“围攻”取得了胜利。这,对于129师在太行山站稳脚跟,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有着重要的意义。刘伯承说:“这次反围攻的胜利,对于那些只想打运动战而怀疑打游击战是否有效,以及对在山区能否站住脚而抱有疑问的人,犹如给他们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

日军惯于出凶狠招法的川岸文三郎撤兵后哀叹:“八路军太厉害了,刘伯承大大的厉害!”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刘伯承与日将川岸文三郎斗法的全过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陈冠任
陈冠任:畅销书作家,中国近现代史学者。qq5754054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