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当代昆剧院原创昆剧《浣纱记》全国巡演20场在途,续写“百戏之师”的时代芳华,《昆山日报》2024年10月15日A01版、《苏州日报》2024年10月15日A01版进行报道。今晚,《浣纱记》将作为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申报剧目走进上海逸夫舞台——
((( 市县联动 融在一线)))
《昆山日报》2024年10月15日 A01版
昆韵九载,昆山有戏。
2024年10月12日,昆山当代昆剧院迎来9岁生日。
当晚,剧院以昆曲的开山之作《浣纱记》演出来庆生,并由此开启昆山原创昆剧大戏《浣纱记》全国巡演的大幕,续写“百戏之师”昆曲的时代芳华。
金秋时节,昆曲故里盛事不断。刚刚闭幕的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5台大戏、21场折子戏组台轮番上演,交相辉映;昆山巴城重阳曲会吸引名家、票友纷至沓来,推动昆曲焕发崭新魅力;国庆假期,在梁辰鱼昆曲剧场等地,接连上演的《西厢记》等经典剧目,柔婉绮丽的曲词唱腔惊艳台下,喝彩声此起彼伏……
“国庆7天假期,我们院团前后演出了13场,相当于每天近两场。”昆山当代昆剧院院长瞿琪霞说,大家忙是常态,不仅“白加黑”,而且几乎全年无休。
起步晚,底子薄,不敢有丝毫懈怠。昆山当代昆剧院立足“昆山有戏”品牌,9载寒暑,可谓“忙”出了成果,“忙”出了一片新天地。如今,昆曲生态的时代演进,正与昆山当代昆剧院的发展脉动息息相关。
回忆5年来在昆山当代昆剧院走过的历程,昆山当代昆剧院副院长由腾腾始终感受着成长带来的快乐。2019年,由腾腾以高层次文化人才的身份被引进,扎根昆山当代昆剧院,完成自己事业上的华丽蝶变,如今,她从国家二级演员升级为国家一级演员。
“这里一切都是新的,每个人都拥有出彩的机会。”在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期间,由腾腾还曾被推选为“天下第一团”表演英才传习班花旦组主教老师。在她看来,和其他老牌剧团不同,昆山当代昆剧院没有论资排辈,所有青年演员都可以边学习边参训边演出,只要你足够优秀,都可以成为“台柱子”。
昆山当代昆剧院从2015年成立以来,即被昆曲爱好者亲切地称为“昆昆”。
先有人,再有戏。放眼全国,昆曲人才总量仍然偏少,优秀人才紧缺。作为全国最年轻的昆剧院团,“昆昆”如何充分发挥“昆曲故里”的优势,快速“浮出水面”,甚至实现“弯道超车”?瞿琪霞的答案是“以人为本”。
刚从昆山市文化馆调过来的时候,与瞿琪霞同行的只有几名工作人员。缺人,尤其是缺人才,成为剧院最“火烧眉毛”的问题。昆山给阵地、给政策,“昆昆”趁势而上,大力链接江苏省昆剧院、苏州昆剧院等上级资源,延揽一批优秀人才,在快速破题中组建起一个开疆拓土的“青春天团”。
在昆山当代昆剧院20多名青年演员中,30岁的林雨佳显得尤为特别。2008年,在偶然看到昆山当代昆剧院的招聘启事后,这个一直学习和从事川剧表演的“川妹子”,突然来了个“变脸变身”,从成都来到昆山,投入昆曲的新世界。
“虽然戏曲的有些语言是相通的,但不同剧种的表现和演绎方式千差万别。一开始非常痛苦,我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演戏。”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凭借着一字一词一句反复练习揣摩的韧劲,林雨佳最终实现了在昆曲舞台的华丽转身,不仅入选姑苏乡土人才,还在昆山成家生子,使事业和人生迈进“新跑道”。
不拘一格引进来,更要想方设法培育好。为让青年演员更快成长,“昆昆”还邀请全国昆曲名家前来结对带徒,通过口传心授的形式,常态化开展演员早功训练、声乐训练、吊嗓和身段短期集训等,并选派优秀演员参加国家艺术基金各类培训班,全面提高演职人员的基本功。
昆曲名家在昆山当代昆剧院结对带徒。
戏以人立、以人传。学得再好,最终还是要在舞台接受检验。
“昆昆”在经典剧目上创新探索“一戏两版”模式,打造“名家版”“青年版”,专门为青年演员策划推出“昆山有戏”个人专场演出机制,并整合昆山梁辰鱼昆曲剧场、昆曲文化中心、昆曲茶社等阵地资源,实施“剧目驻场”和“艺术家驻场”项目,开展“昆山有戏”“良辰雅集”“昆曲回家”“昆芽儿”等品牌项目演出,在推动昆曲普及同时,让每个青年演员都能成为主演、都有自己的“秀场”。
立足当下,更谋划长远。在培育和壮大现有人才队伍基础上,“昆昆”注重人才梯队建设,与上海戏校合作定向委培39名演员、演奏员,并专门委派1名昆曲专职老师住在学校,和学员吃住同行,陪伴和督促学员们每一天成长进步。
“昆昆”与上海戏校合作定向委培演员、演奏员。
“‘昆昆’虽然只有9岁,但因为有了这批委培班学员,我们已经有了‘两代人’。”瞿琪霞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不可或缺,都是院团的珍宝。除为演员举办专场外,昆剧院还为演奏员举办专场,此举也开了全国昆剧院团的先河。
今天,由昆山当代昆剧院创排的昆剧《浣纱记》将作为第3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申报剧目,登上上海天蟾逸夫舞台。3年前,昆山当代昆剧院创排《浣纱记》,致敬梁辰鱼和昆剧开山之作。剧目在尊重原著基础上,以四折三楔子的形制、以西施大女主为主线、以“纱”为核心道具,弘扬“位卑不敢忘忧国”的人文精神。
“这部戏的创排历时3年之久,历经非常多的磨合和不易,但身为梁辰鱼的故乡人,我们有责任和使命让昆剧不断传承和发扬。”瞿琪霞感叹道。截至目前,《浣纱记》已累计演出70余场。按照原计划,今年10月至11月,《浣纱记》从昆山出发,至上海、广东、香港、四川、陕西等多个省市,密集开展巡演20余场,以开山经典传播昆曲“金名片”。
《浣纱记》已累计演出70余场。
放大戏曲“声音”、提升戏曲“流量”,不仅要靠戏曲本身的魅力,更要有推陈出新的勇气和魄力。“昆昆”刚成立时也遇到了一些阻力,无论是把“元曲冠冕”的元杂剧融入昆曲,还是把“昆山三贤”之一的顾炎武搬上舞台,都要经过无数次讨论修改,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多年来,昆剧院不断沉淀积累,先后推出《顾炎武》《梧桐雨》《描朱记》《峥嵘》《浣纱记》《西厢记》等原创昆剧大戏,每年传承15出经典折子戏,传承昆曲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今天至12月6日,第五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在南京举办。江苏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当代版昆曲《西厢记》将在江苏紫金大剧院精彩亮相。该剧是昆山当代昆剧院2024年度重点创排改编剧目,也是院团成立以来第七部创排剧目,力求以修旧如旧的艺术风格,诠释新时代新美学的“西厢”。
当代版昆曲《西厢记》诠释新时代新美学。
剧目与时俱进,演员迭代传承,观众接连不断,戏曲就有了更新发展的活力。在由腾腾看来,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应坚持守正创新的路径,在保证艺术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竞争力。在创作编排剧目时,通过加入当代人的思考、审美和情感,让热腾腾的、鲜活有生命力的作品可以进行活态传承。
“艺术创作是院团发展的长期战略,未来我们还将持续创作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同时对现有剧目打磨提升,以高质量作品培育优秀昆曲人才,为繁荣高雅艺术注入新活力,为打造昆曲品牌赋予新内涵。”瞿琪霞表示。
立足当代,传承昆曲大美。一直以来,“昆昆”紧紧围绕“出人出戏出品牌”的发展总目标,创作传承了《顾炎武》《梧桐雨》《浣纱记》《西厢记》等10余部昆剧大戏和100余出经典折子戏,青年人才逐渐成长,擦亮昆曲品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剧院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昆曲舞台艺术不断出新品、出精品,持续让中华优秀文化瑰宝在当代绽放华彩。
血脉觉醒,文化出圈。但凡有生命力的剧种,都生长在民间、活跃在民间、变革在民间,能让大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迷人风采。
“昆昆”做好“昆曲+”文章,发布“昆山有戏”昆曲品牌,以梁辰鱼昆曲剧场、昆曲文化中心、昆曲茶社三大阵地为主要活动载体,打造“来昆山,必看昆曲”文旅品牌,并衍生“良辰雅集”“昆曲回家”“昆芽儿”三个子品牌。其中,“昆芽儿”子品牌定位为“和昆曲一起成长”,策划举办昆曲夏令营、昆曲沙龙,创办昆曲曲社,推出昆曲儿童剧等,面向全年龄段人群打造不落幕的青少年昆曲舞台,更好发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作用。
昆曲夏令营打造不落幕的青少年昆曲舞台。
越是具有鲜明文化标识的,越是能在融入新品牌生态的浪潮中突围。去年,“戏圆昆山”戏曲百戏盛典主题展在上海虹桥站开启,“昆昆”以多元化展陈方式,向南来北往的旅客传播戏曲风雅、延展盛典芳华。据统计,目前昆剧院已累计完成昆曲演出和普及讲座等3700余场。同时,通过驻场、巡演、互动、跨界等方式,丰富昆曲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全面激发院团活力。
文化与经济交相辉映,古典与现代交织融合。当新质生产力加速奔涌,怀揣“中国第一县”和“昆曲故里”等多张名片的昆山,努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昆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的“硬支撑”。背靠昆山数字文化产业这棵大树,昆山当代昆剧院充分发挥百戏盛典国家级平台优势,探索和发展“昆曲之路”,在新时代舞台拉开一场“昆曲+”的“文化大戏”。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边厢,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选中昆山当代昆剧院《浣纱记》,联合打造“百戏之师”经典剧目数字化示范样本,旧曲而今畅新声;那边厢,与蚂蚁集团旗下数字藏品平台联手打造“杜丽娘”“扈三娘”两款昆曲人物数字藏品,国粹摇身变国潮。“昆昆”还从悠久的昆曲文化中提炼出最具韵味的苏式生活元素,打造推出《浣纱记》主题系列香氛、昆曲笔记本等文创产品,依托优质载体“借船出海”,交出了一份以数字赋能传统文化发展的精彩答卷。
穿透悠悠岁月,昆曲声声回响,不仅触动国人的DNA,也成为通达世界、浸润人心的“白月光”。近年来,“昆昆”多次受邀赴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参加文旅部“中国西班牙文化和旅游年”、“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法国巴黎专题展览、迪拜世博会“江苏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等活动。
一场场碰撞、交融、裂变的连台好戏,成为标注“昆山有戏”的绝佳注脚。前不久,昆山当代昆剧院继2017年后再次赴美交流,亮相匹兹堡华人社区一年一度最大盛典——中华文化节,并先后走进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大学两所高校,为当地学生和华人观众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百戏之师”昆曲的艺术魅力。其中,优秀青年演员陈超表演了原创昆剧《顾炎武》选段,不仅将“昆曲”和“顾炎武”两张昆山文化金名片传递给当地观众,也唱响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