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未来已来!

企业   2024-11-18 15:45   北京  


油市风雨中,名为“成品油消费量达峰”的转型浪潮扑面而来。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大关,LNG重卡销量一路狂飙,“油电反转”速度远超预期。在新能源与替代能源的强烈冲击之下,成品油销售企业竞争日渐白热化,部分传统加油站迎来生存挑战。随着消费量达峰后加速回落的“预警”接连响起,国内炼化产能仍在攀升。“供过于求”局面之下,经营压力开始向全产业链蔓延,石油石化企业打响了一场存量市场份额的“争夺战”。

守住传统阵地的同时,转型成为成品油产销企业的共同选择。从顺应发展大势,迈向炼化产业链中高端,到入局新能源赛道,以加油站多元补能应对用能市场变革,“求变”成为这些企业打破困局、逆“市”突围的共同选择。拐点已至,石油石化企业如何以变应变,拥抱未来?
历时6个月,深入多家炼化、成品油销售公司调研,采访10余名石油石化行业专家学者,在市场前沿触摸行业脉搏。近日,《中国石油报》接连推出成品油市场观察,分析成品油市场当前走向、研判发展趋势,回首销售企业“逆势上扬”的应变之路,寻找上下游产业链携手突围之道。敬请关注。



未来已来

——国内成品油市场观察(下)



历史总是迷障丛生、乱云飞渡,成品油市场的未来亦如是。

竞争加剧——成品油消费量呈下行趋势,国内成品油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加油站总量或将出现缩减,成品油销售企业能否成功拥抱未来?

转型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充电行业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加氢业务稳步推进,新赛道“搅局者”怎样进军未来?

供需失衡——成品油市场疲软、消费难及预期,炼油业务生产经营压力增大,全产业链如何携手应对复杂形势,以产业链一体化锻造竞争力、制胜未来?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突破的方向。


四川销售成都分公司古城加油加氢站。王小平 摄




1


成品油消费萎缩成为大趋势,“黄金终端”何去何从?


8月16日,据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网站消息,海南将有序推进2030年停售燃油车。5天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征求意见稿),拟从2026年起实施新规,严格规定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减少石油资源消耗。在多重政策引导下,汽油车保有量增速逐渐向“零”逼近,成品油总消费量或将进入下降通道,成品油销售企业首当其冲。

“传统加油站数量会面临一个由增转降的过程。”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王利宁说。

从外部市场看,壳牌在《能源转型战略2024》中指出,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公司计划于今明两年每年关闭500个旗下加油站点,推动能源转型。回顾历史轨迹,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节能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兴起,日本的油品需求量在20世纪90年代达峰后下降,加油站总数出现回落,从高峰时期的6万座降至如今的不到3万座。

从自身经验看,《中国加油(能)站发展蓝皮书(2023—2024)》指出,截至2023年底,我国境内加油(能)站总量为11.2787万座,同比减少1.99%,新能源汽车对传统加油站的影响已经显现。多名专家预测,加油站整体规模将出现缩减,功能单一、没有保供任务的低效站可能会被关停。

加油站总数下降,汽柴油需求萎缩,是否意味着成品油销售业务将全体转向新能源?

专家一致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成品油仍然是销售企业的“基本盘”。

这来自对市场形势的判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孙仁金认为,燃油车在汽车总保有量中的占比超90%,存量仍然可观。成品油需求连续多年急剧下滑的可能性较小,且东北、西北等地区成品油市场存在一定缓冲期,汽油需求达峰时间或相对滞后,成品油消费量也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保障成品油安全稳定供应、畅通油气产业链更需要这个“基本盘”。王利宁指出,中国石油拥有2万余座加油站,在部分省区市的成品油供应中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为原油产业链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络体系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虽然成品油消费需求走势有变,但我们在市场中还有不变的追求。”规划总院高级技术专家孔劲媛指出,销售企业要深入实施阿米巴管理方法、批零一体化销售,加强市场研判,应对白热化竞争,在传统成品油需求拐点下行的市场中保住份额、站稳脚跟。

“份额仍然是销售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立身之本。”河北销售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关晓明表示,公司将借助成熟的网络,继续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完善差异化营销策略,加大渠道营销力度,扎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不变的是对成品油销售业务的坚守,变的是传统加油站的功能与面貌。

伴随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高,传统加油站向“油气氢电非”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成为热门选择。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建设加油(气)、充换电等业务一体的综合供能服务站”,为补能方式多元化指明了方向。

“综合”不等同于“求全”。孙仁金指出,加油站不会全部成为全品类综合能源服务站——综合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较大,且盲目求全容易出现设施闲置等问题,影响盈利能力。要结合区域特殊需求,探索到底应该综合什么,才能实现效益发展。

例如,随着川内液化天然气货运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四川销售公司坚定实施“‘气’贯天府”行动,建设加油加气站;上海销售公司抓住“示范区”机遇,在临港新片区建成投运公司首座油氢合建站;新疆销售公司在旅游沿线打造游客服务驿站,提供差异化的非油商品……

孔劲媛认为,未来的加油站将能够根据车辆燃料的变化优化调整,加能方式更多元、服务内容更丰富、销售手段更灵活,满足未来人与车不断变化的需求。


北投冬奥村超级充电港。刘迪 摄



2


站在新能源4条赛道的“十字路口”,如何顺应能源转型大势作出正确抉择?


拿什么来承接遭受冲击的成品油销售业务?围绕充电、换电、加氢、光伏4条赛道加强布局是销售公司给出的答案。但除了拓展加油站光伏发电应用场景能够直接实现节能降费之外,转型探索仍然困难重重。

从发展迅猛的充电业务来看,截至7月底,全国充电桩已突破千万台,同比增长53%。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汽车特别是乘用车的电动化是必然趋势,成品油销售企业应积极转型,支撑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对中国石油而言,与其说充电业务是“转型”,不如说是一次彻底的“转行”。有专家指出,充电业务“两头在外”,与中国石油全产业链相对割裂,“搅局者”该如何布局?

入局先借力。由于充电与加油场景不同,补能习惯、网络布局及消费模式等均存在差异,规模庞大的销售网络难以平移至新领域,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借助电力、新能源公司的成熟经验,进军新能源市场。近年来,bp收购多家电动汽车充电公司、电动汽车充电和能源管理供应商,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道达尔能源与英国电力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抢占英国和爱尔兰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市场份额。

在国内,部分能源企业也积极与新能源企业、地方国企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整合内外部新能源资源,探索建设高效稳定的新能源网络。例如,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不断加强与华为、小米、宁德时代等新能源领军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从新能源汽车制造到充电终端的全产业链合作样板;紧密结合北京市城市规划和能源应用布局,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网络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北京市国资委及北投集团等市属国企深化战略协同,开展异业合作与定点开发,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合应用,推动构建机械式超充立体停车楼等充电场景,在发展新能源业务的同时解决居民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拓展新能源“新版图”,打造民生工程“新标杆”。

“明变”再应变。互联网平台改变了销售企业与消费者线下交互的传统连接渠道。成品油销售企业迫切需要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模式,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就成品油销售业务而言,加油站罩棚是吸引顾客进站的标志之一,但客户在给电动汽车充电时往往使用充电APP“找桩”,线上平台成为企业能否获取大规模客户的重要因素。“建设充电服务平台需要我们重新‘打地基’,补强互联网产品研发力量,以便捷、智能的APP引导用户的选择。”销售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说。

从“非油”到“非能”,寻找商业生态突破口。多名专家认为,赚取充电服务费的盈利模式同质化程度过高,充电运营商要根据应用场景创新运营方式,实现多种商业模式融合发展。上海销售中油同盛公司副总经理王喜庆介绍,公司在运营站外充电场站的过程中,要能够敏锐地捕捉人、车需求,持续拓展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的全方位服务内容,探索“充电+”新业态商业模式。

相比之下,氢能行业“制储输用”各环节成本居高不下,氢能车成本高、渗透率低,氢能规模化应用还存在瓶颈。崔东树指出,在当前城市场景下,氢能源乘用车难以普及。孙仁金同样认为,氢能全产业链技术有待成熟,加氢业务缺乏由市场驱动的应用场景,发展还需从长计议。

技术发展和政策导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今年,陕西、吉林、山东、四川等多地推出氢能车免收高速费政策,降低氢能重卡全生命周期成本,不少省区市也加大了对氢能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氢能行业提升产品竞争力。

此外,2023年12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发展,换电赛道或将迎来增长契机;继续“向远看”,无人驾驶、无线充电等技术落地应用后,可能再次颠覆当前的充电场景及充电站的站点概念。

“在新能源技术不断迭代的情况下,把握节奏非常重要。”王利宁认为,在转型背景下,企业不仅要具备转向每条赛道的前期条件,而且要提前准确预判市场变化趋势,优化决策机制,做好向每一条路“迅速转过去、推下去”的准备。


大连石化第一联合车间27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陈波 摄



3


成品油市场竞争态势向上游传导,炼化销售企业如何协同应对?


随着成品油资源总量增加、消费增速放缓,成品油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向上蔓延,迫切要求炼化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成品油销售企业保障产业链后路畅通的任务更加艰巨。“面对当前的供需格局,我们积极与炼化企业沟通产销运行形势,通过稳定加工负荷、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外运渠道等方式,全力推动产业链降库,有效保障生产后路平稳畅通。”西北销售公司业务营运部副经理杜萌说。

扩大内陆炼厂出口规模、拓展成品油出口贸易业务,成为解决炼化企业产能过剩的有效方式。今年以来,东部地区成品油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东北销售公司结合国际成品油市场需求,携手炼化企业、国际事业公司、中远海运公司持续优化内外贸一体化管控机制,截至11月14日,东北销售通过大连港中转下海出口的成品油总量同比增长47%,助力集团公司平衡国内资源,推动产业链整体价值提升。

“需求的下降导致炼化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业务创新部兼油品事业部负责人刘明磊认为,随着国内炼油能力持续增长,成品油产能过剩局面加剧,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终端零售渠道的中小型炼厂生存空间将会缩小。炼化企业要正视成品油市场新变局,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步伐,扩大润滑油、低硫船用燃料油等特色产品生产规模,发展高端特色石油产品,满足市场多元化、高端化、定制化需求。

“我们科学研判市场变化,降低成品油收率,调整柴汽比。截至11月12日,柴汽比已下降到1.8。”辽阳石化公司生产运行部主管王月鹏说。大连石化公司生产运行部部长许勐表示,公司将积极开展差异化特色产品扩产拓销,组织出口船用燃料油DMA和高硫燃料油两种新产品的研发和试生产工作,进一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全产业链看,市场需求此消彼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了市场对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的新需求。孔劲媛认为,炼化企业要从锂电池隔膜、针状焦、溶聚丁苯橡胶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中发掘自身优势,在持续扩张的新兴产业中找到用武之地。

“从国际市场发展经验来看,成品油市场都呈现出较强的金融属性,已形成包括现货、中远期和期货期权在内的多层次市场体系,为炼化上下游企业提供了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的各类工具。”刘明磊指出,当前国内成品油市场购销模式较为单一。未来,炼化企业可尝试利用成品油预售挂牌交易产品,探索“按需生产、按需采购”新模式,在供需新格局中确保经营活动稳健运行。


吉林油田1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王珊珊



4


怎样发挥一体化优势,协同迎接成品油市场之变?


“制胜未来,靠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力量。”销售公司营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横向看,销售企业要在新能源赛道用好规模优势,扩大客户总量与市场份额,拉起新能源业务“一张大网”,通过规模化发展探索商业模式。

孙仁金指出,销售企业可在大规模建设充电场站网络的基础上,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凭借规模优势进入电力市场、参与能源运营,探索潜在获利渠道。

1月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提出,新能源汽车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可有效发挥动力电池作为可控负荷或移动储能的灵活性调节能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扩大双向充放电(V2G)项目规模”。

与市场上丛生的民营充电运营商不同,孙仁金指出,能源央企“要做就做出大的特点”。随着电力等相关行业的政策标准体系完善、技术和平台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形成,销售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央企业规模优势构建充电网运营平台,通过“车网融合”发挥海量电动汽车能源价值,成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有力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并获得相应收益。

纵向看,油、气两大产业链仍大有可为。孔劲媛指出,车用气市场仍处于窗口期,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石油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要加强天然气全产业链协同,做好车用气销售业务。两条产业链终端还可积极联动,例如,随着车用加气终端一体化整合,销售公司可借助天然气销售公司在地方的发展优势,围绕市场开发等方面探索合作模式,加强中国石油整体合力。

在新能源领域,构建新能源一体化业务链,让上游油气田企业绿电资源与下游用电需求“双向奔赴”值得探索。

看上游,油气田企业已在探索清洁电力绿电交易业务。近年来,集团公司油气田企业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业务,尝试利用绿电和峰谷电价开展绿证和绿电交易业务。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推动经营主体积极参与绿电交易,为上游企业发展售电业务提供了政策支持。

看终端,充电桩运营商已经通过采购绿电,参与绿电消纳。部分省区市电力企业创新建立促进电动汽车消费绿色电力的交易机制,组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聚合参与绿电交易。上海首批采购绿电的“绿色充电桩”今年年初正式投用,浙江更是有超20万辆新能源汽车已经充上“绿色电力”,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消纳绿电的新生力量。

广东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乃政希望,随着集团公司上下游清洁电力一体化建设与布局,西部地区油气田企业的清洁电力资源能够通过电力交易进入华南地区,畅通“电”产业链,让销售企业充电场站和终端用能用户能够消纳风、光资源。

“通过专业化整合上中下游企业的销售职能,统筹好数万名客户经理和站经理,销售企业未来可以积极主动地向广大工商用户和车主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电力交易、绿证交易等综合能源服务,全力打造中国石油在新能源开发与消纳方面的全产业链优势,通过销售企业为当地各类型终端用户提供全面优质绿色智慧的综合能源服务。”张乃政说。

市场万变,躬身入局,方有成事之可冀。

“未来的潜在商业模式在哪儿?在市场中观望不前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只有入局,才会发现一片新的天地。”销售公司市场处相关负责人说。


本文原载于2024年11月18日《中国石油报》01版,原标题为《未来已来——国内成品油市场观察(下)》



记者:许琳迪(尉赵阳、韩文、庞若煜、张建荣、张家亮、毕楠、何悠参与采写)

编辑:姚婕娜

责编:杨子仪

审核:向爱静


往期回顾


· 中国石油集团召开第二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外部委员座谈会

· 领导突然cue我了……

· 夜读 | 周末必看:《当金山爱情故事》,评分9.9!


中国石油报
中国石油报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