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点关注,不迷路
河南不仅是我国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河南畜牧业的“王牌”产业即生猪产业,占河南畜牧业半壁江山。
2023年河南全年出栏生猪6102.31万头,排名全国第三,次于四川与湖南。2024年上半年生猪出栏3185.85万头,全省第一。
(数据来源:官方公布)
尽管如此,近年来由于生猪行情低迷,养猪相关猪企注册量整体逐年下滑,2023年全国注册2.21万家猪企,今年前10个月注册量仅0.73万家。这种下滑趋势,河南也不例外!
河南猪企缩减1600家!
据查查DATA数据,截至2024年9月10日,国内现存生猪相关企业55.24万家,较去年的57.52万家(企查查2023年11月15日数据)少了2万多家。
从区域来看,河南现存4.63万家生猪相关企业,排全国第二!仅次山东,四川以现存4.13万家猪企排名第三。
(图源:查查DATA)
河南虽居全国存量前列,但相比去年减少了1600家。企查查2023年11月15日统计数据,河南当时有4.79万家生猪相关企业。
今年,在疫病、行情和养殖成本等多种因素下,除了那些资金扛不住而倒下的小场,还有很多大场都在调整养猪战略,撤离北方向南移,河南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我的钢铁网4月调研,河南地区中小养殖场空栏率高达40%-60%。而那些留下的猪企,也都在“瘦身”,比如一些成本高、不盈利的场子,还有处于疫病高发区的场子关停清退。
同在4月份,就有从业者反馈,某养殖外企河南公司旗下11个猪场关停了7家,员工全部优化。
当下,只有控本成绩优异、有效防范非瘟疫情的企业才能活下去。
牧原与散户为河南猪业“扛大旗”
非瘟横扫河南“中腰部”猪企,河南养猪产业演变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工”型布局。
在河南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养猪全球第一的猪企——牧原。公司凭借空气过滤系统,有效防范非瘟疫情,不但成功保存了有生力量,还让养猪体量更上一层楼。
牧原的养殖规模及产能在河南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据年报数据,2023年牧原出栏生猪6381.6万头,比河南全省出栏生猪量还超出279.29万头。
从地区来看,牧原2023年在河南省内出栏生猪2000多万头,占了河南3成出栏量。
“工”字结构的另一端则是散户群体。据新猪派统计,截至2023年底,母猪规模在500头以下的猪企有2.3万+家出栏生猪2600多万头(约占4成),而“中腰部”猪企即母猪规模在500-10万头范围的群体出栏仅1400万头。
可见,河南的散户群体在省内生猪出栏结构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从能繁母猪存栏方面看,近年来,河南能繁母猪呈下降趋势,2021年Q2最高值为410.7万头,到2023年末为370.74万头,减少了近40万头,但仍稳居全国首位。2024年上半年未披露最新数据。
据新牧网调研,有从业者介绍,经过去年疫情的洗礼,河南以往自繁自养的中小猪场很多都走向了‘打短线’的路子,从某猪企买怀孕母猪,生产后,将母猪淘汰,对外卖断奶仔猪或者自己育肥。
在红利时期,大批猪企布局河南,非瘟一役大浪淘沙后,截至2023年底能繁母猪万头以上猪场仅剩14家。其中牧原能繁母猪101万头,占全省27%。
剩余的13家排名先后为:新希望、天康、中粮、正大、新大牧业、雏鹰、银发、双胞胎、恒旺盛源、双汇、丰源和普、龙凤山以及南阳东嘉。其中新希望和天康母猪规模5万余头,其他11家母猪规模只有1-5万头。
虽然河南也遭非瘟重创,但挑战与机会并存。
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正驱动河南畜牧业生产管理由传统人工向现代智能转变。
牧原作为头部企业,在南阳内乡县投建的楼房养殖综合体项目已投产运营,21栋六层楼的猪舍,可年出栏210万头猪,被路透社称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养猪场”。
(图源:内乡宣传)
近日,牧原首席法务官袁合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是河南造就了今日牧原,牧原的发展就是河南发展环境最好的证据。公司预计今年出栏量6600-7200万头,1-8月,已出栏4000多万头。
据中国农网,目前全省5万头以上猪场使用率达77%。
期待更上一层楼的河南!
打工不易,点个关注再走呗!拜托啦~
● 欢迎关注牧通人才网官方抖音号:819019535!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通过抖音短视频,用更加创意新颖、年轻化的形式,为大家展示畜牧行业职场生活的方方面面,传递畜牧人积极向上的职场正能量。
● 想知道单个视频百万播放量是什么样子吗?来牧通人才网抖音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