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民族兴
人才强则国家强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动力源泉
让珍宝绽放异彩
让千里马竞相奔腾
是将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的
关键所在
近日
特飞所“英才工程”(2.0版)正式发布
多措并举为人才建设注入“良方”
2024
让人才与发展双向奔赴
千秋伟业,人才为本;
奋跃发展,求贤至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集团公司相继出台干部工作、人才发展和薪酬激励等一系列政策指导和操作指引,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重要思想的实践路径。特飞所也响应时代召唤,积极作为,奏响一曲人才与发展双向奔赴的激昂乐章。
时代强音才俊奋进,春风浩荡贤路宽广。
12月18日,特飞所召开第二届人才工作大会暨校企合作会,迭代升级后的特飞所“英才工程”(2.0版)正式启动。从“引才“育才”“用才”“励才”四个方面,分五阶段实现育鹰向雏鹰,雏鹰向飞鹰,飞鹰向雄鹰,雄鹰向金鹰的人才转变,推动建立特种飞行器领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以高质量人才队伍支撑新时代主机研究所建设。
这是特飞所精准定位,锚定的人才之基、彰显的人才之求、规划的人才之向。
这是特飞所深谋远虑,笃定的人才之念、明示的人才之盼、指引的人才之路。
这是特飞所洞察时代发展趋势,矢志报国使命担当,引水拓源的活力滋养,固本强基的实践路径,聚沙成塔的能量补给,厚积薄发的成长驱动,展翅高飞的梦想助力。
1
“引”水拓源
让人才奔涌而来
人才与发展,相互成就,共荣共生。特飞所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便是一部人才与发展相互成就的奋斗史。多年来,特飞所逐步发展壮大,其间每一个重要项目的成功、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凝聚着无数人才的心血。回顾往昔,老一辈特飞人在艰苦的条件下,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能,为特飞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在简陋的实验室中刻苦钻研,在空旷的试验场上反复测试,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特飞所的创业篇章。
如今,特飞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只有汇聚各方英才,才能在特种飞行器领域保持领先地位,为国家航空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水为万物之源。人才之“水”藏于五湖四海,唯有广辟路径,才能引得活水来。强化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提前锁定有潜力的苗子,设立实习实践基地,用科研环境、实践机会、富有挑战的项目吸引年轻才俊投身特飞所怀抱,为未来的科研项目和业务拓展储备充足的智力资源。
知识如水,汇聚流通方能彰显力量。积极开拓多元渠道,引入前沿知识、新兴技术与外部智慧,为人才持续注入鲜活养分。对内打破部门隔阂,让经验与创意畅行无阻;对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同行,使智慧百川归海,激发出源源不断的新思路,为人才的成长与创造提供无尽的智慧涌流。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机遇的润泽。一方面,深挖行业需求与政策导向,充分发挥特飞所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培养作用,为人才创造崭露头角的实战契机;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人脉、资源网络,与行业内的资深专家、领军人物建立联系,大力推进“院士工作站”“硕士培养点”建设,把外部优质资源“引流”进来,让人才有更多参与高端合作、跨界交流的机遇,使其履历添彩,能力飞升。
2
“育”才造士
让人才节节拔高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人才招引,不可止于引,还需以育字为本,只有“输血”与“造血”并举,方可夯实人才成长的沃土。
在特飞所,人才的发展版图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全景画,绝非单一笔触能够勾勒。我们对人才的需求多元且立体,各类角色相互交织,共同织就特飞所的奋进之锦。要有高瞻远瞩的“领航员”指引方向,身先士卒的“急先锋”开拓前路;技艺精湛的“攻坚手”拆解难题,掌控全盘的“调度师”统筹资源,“模范标兵”立起价值灯塔,“基石工匠”默默耕耘夯实基础。在我们的价值坐标里,岗位从来不是衡量高低的标尺,贡献才是定义英雄的勋章;职绩绝非评判大小的准绳,唯有实打实的业绩,才是决定进退的关键砝码。
在特飞所,“育材造士”绝非一句空泛口号,而是一套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人才培育体系,旨在推动人才如鹰隼般历经多个成长阶段,完成从青涩到成熟、从平凡到卓越的华丽转身。
初入特飞所的新人,宛如“育鹰”伊始的雏鸟,懵懂却充满潜力,用厚重的历史底蕴、独有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元且实操性强的项目课程,为新人注入行业基因。这段墩苗期的淬炼,让怀揣梦想的新鲜血液沉淀下扎实根基,让人才“蓄水池”愈发活力奔涌。当新人过渡到“雏鹰”“拔节期”开启高强度的专业技能培养,练就过硬本领,向着能够独立执行任务的“飞鹰”蜕变。成长为“飞鹰”的人才,被推向更复杂艰巨的攻坚战场,直面技术瓶颈与严苛时限。从而进化成敢于挑战极限、统筹难题攻克的“雄鹰”,能在关键项目里独当一面。当突破专业局限,拥有高瞻远瞩、全局统筹的眼界与能力,“雄鹰”将蜕变为珍稀的“金鹰”,为特飞所战略布局贡献关键智慧。进阶为“金鹰”的人才,肩负起新使命——反哺特飞所。他们走上讲台分享经验、担任项目总师指导后辈,把积累的知识、智慧、精神注入人才梯队。
特飞所的人才生态形成良性闭环,源源不断孕育出更多有潜力的“育鹰”,开启新一轮的人才蜕变循环,保障特飞所始终保有蓬勃竞争力。
3
“用”有所成
让人才尽显其能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寥寥数语,道破了人才发展的关键密码。引进与培育人才是起点,如何达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决定胜负的中盘博弈,更是关乎个体的价值绽放,特飞所的蓬勃发展的关键杠杆。
“世不患无才,而患无用才之道”。实践出真知,磨砺长才干,项目一线就是人才的“淬火炉”与“炼金池”。投身复杂项目,犹如水手闯入风暴海域,其间的艰难险阻、突发变数,皆是绝佳的成长养分。“型号成功我成才”,绝非空泛口号,而是检验人才成色、衡量选拔成效的黄金准则,让真正有能力、敢拼搏的人才脱颖而出。
搭建适配的舞台与平台,是解锁人才效能的首要密钥。技术型人才渴望前沿项目的试炼场,营销人才钟情于瞬息万变的市场舞台,管理人才则需要统筹协调的大平台。唯有如此,人才方能沉浸式干事,开启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坚持需求导向,更是用人的精妙艺术。把岗位需要和个人专长深度融合,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与善用。用人所长,似伯乐识马,让善奔跑者驰骋千里,能创造发明者灵感奔涌;避人所短,则规避人才精力空耗,保障团队整体效能。精准匹配之下,人才置身最合适的坐标,释放最大能量,汇聚成推动企业破浪前行的磅礴伟力,书写人才与发展交相辉映的壮丽篇章。
4
“励”贤赋能
让人才化木成林
人才似散落良木,皆具长成参天巨擘的潜力。“励”贤赋能犹如神奇匠艺,能聚木成林,撑起广袤苍穹,而这一切皆源于对人才的深深尊重。
尊重人才,是一种理念上的高瞻远瞩,更是行动上的细致入微。每位人才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摒弃刻板的评判标准,不以出身、资历论英雄,而是用心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其量身定制成长路径。对于初出茅庐、满脑子新奇想法的年轻才俊,给予试错的宽容空间,让创意的种子有机会破土萌芽;对待经验丰富的行业老将,要珍视他们积累的智慧,搭建传帮带的平台,使老将的经验成为滋养后辈的养分。
“励”贤赋能的首要之举,是物质激励的精准落子。项目攻坚成功、技术难题破解、市场份额拓展、管理创新提效,对应的物质激励纷至沓来,让人才真切感受到劳有所得,物质生活有坚实保障,从而心无旁骛地投身奋斗。
精神赋能同样关键,它宛如春风化雨,润泽人心。荣誉勋章、公开表彰、专属庆典,用满满的仪式感,将人才捧上荣耀高台,让他们收获同事的钦佩、同行的赞誉,成就感油然而生。为人才提供行业交流、学术研讨的“头等舱”门票,助其在更广阔天地发声,拓展人脉、提升知名度,让他们在精神层面得到前所未有的富足。
成长赋能更是长远之策,是打造人才持续发展的“永动机”。内部培训课程如知识盛宴,从前沿技术到领导力艺术,按需投喂;选派精英参与重点项目、高校深造进修,拓宽视野,带回最新理念;量身定制职业晋升双通道,技术达人可专注专业深耕,管理能手能纵横统筹协调,让人才永远看得到上升的阶梯,永远怀揣进阶的热望。
当尊重贯穿始终,“励”贤赋能的各项举措环环相扣,人才们便有了扎根、生长、交织的向心力与滋养源,孤木得以汇聚成一片生机盎然、华盖擎天的人才之林,为特飞所释放无尽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力。
人才与特飞所的发展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美好旅程。特飞所深知,只有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让人才安心扎根、施展才华。为此,特飞所积极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打破部门壁垒,为人才创造更多跨领域合作的机会。在项目分配上,充分尊重人才的专业特长和个人意愿,让他们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同时,特飞所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倡导创新、协作、奉献的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工作氛围。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事业方兴。”特飞所的英才工程初启逐梦新程,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工作任重道远,需久久为功。未来,特飞所将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英才工程的各项举措。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以更加科学、公平、合理的标准评价人才的贡献和价值。同时,持续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为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全体员工也应投身其中,珍惜机会、提升自我,踏实工作助力发展。相信人才与特飞所同心同向,必能在特种飞行器领域铸就辉煌,为我国航空事业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共赴美好明天!
文字/陈婕娅
图片/何 东
编辑/杨永杰
校对/陈婕娅
审核/梅春艳
主编/刘 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