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天,我们向各位文友推荐的文章是《时尚是张掖惊艳世界的天赋魅力》。2024年10月21日,第五届长三角乡村文旅创客大会暨浙江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推进活动在湖州市吴兴区举行。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出席,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致辞,并共同为浙江省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单位授牌。
陈广胜在致辞中借唐代张志和的词作《渔歌子》及词人别号,按照何以“不须归”、何处“鳜鱼肥”、何似“烟波钓徒”,探讨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成功法门。整篇致辞语句生动、比喻形象、文气沛然,充满了文字的清新气息,作者围绕“乡村文旅创客”这个特定概念,在事理阐述中字斟句酌、逻辑清楚,堪称致辞文章中的雅文,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一是清新自然,文采飞扬。文以“气”为贵,作者以清新的文笔、睿智的思维围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激励乡村文旅创客创新创造展开阐述,整篇文章多处引用古代文人雅士的诗词名句,非常契合文章的主旨和活动的主题,从而产生了文从字顺、气盛言宜的写作效果,读来宛如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令人感受到了作者才思敏捷的写作特点,这种写作方法极大增添了全文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二是词句流畅、主旨鲜明。作者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浙江文旅融合蓬勃发展的现实图景,结合浙江文旅发展实际纵谈乡村文化图景、文旅消费品牌、乡村文旅运营等方面的优势成果,整篇文章的主旨鲜明突出,叙事脉络清晰、段落层次分明,各个章节的结构严密自然、重点突出,作者的词句运用流畅如行云流水,展现出作者敏锐的思维和稳健的笔力。
三是聚焦发展,产业赋能。作者紧紧扣住文旅融合发展课题中的“乡村文旅创客”这个特定概念,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度探讨和阐述,文章中将围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激励乡村文旅创客创新创造作为重点内容,突出长三角乡村在文旅融合发展进程中逐绿前行、全域融入、旅游富民的有效形式和积极探索,对深化推进长三角地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效果和指导意义。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以精炼的语言展开阐述,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如诗如画的湖州。首句突出湖州之美。我谨代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对参加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长三角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作者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这一重要身份向各位领导和嘉宾、同仁表示欢迎和感谢,展现诚挚之情。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三自然段。作者在这一部分开门见山,直抒主旨。今天的主要参会对象是创客。突出“创客”,对应主题。创客不是简单的创业开店,尤其对“乡村文旅创客”这个特定概念来说,一定是带有温度、富有创意、充满文化味的,是善于激发乡愁、乡趣,通过乡村文化的赋美、赋能,从而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涵养新的生活方式、提供新的情绪价值的那些创造者。用当下很浙江、很湖州的话来讲,是“美好生活的主理人”。这一部分的论述非常具有理论精准性和生活艺术性,作者重点突出“乡村文旅创客”,其中带有温度、富有创意、充满文化味的,是善于激发乡愁、乡趣,通过乡村文化的赋美、赋能,从而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涵养新的生活方式、提供新的情绪价值的那些创造者。这些词句表述概括全面、描述精准、非常契合“乡村文旅创客”这个特定概念,是一种权威性、生动性并存的阐释。
紧接着,作者另起段落,展开论述,由此,不禁让我想起湖州吴兴的一位先贤——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我当年在西塞山旅游度假区申报的时候,把这个候选对象拿到我的案头,我马上就想起这首诗。作者引出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词作《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别有诗情,匠心独运,引出下文。是我们《渔歌子》这首词作,让湖州西塞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游览、修心胜地。张志和别号“烟波钓徒”,刚才这首词作,可谓唐代一位乡村文旅创客的传世佳作,也是一次文化赋美乡村的绝好案例。而且我相信当年的张志和老先生一定也是住在乡村的,他是活生生的当年的乡村文旅创客。其实,我百度查了一下,西塞山不只浙江湖州有,但湖州西塞山之所以新近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我觉得离不开张志和老先生的加持。事实上,张老先生也在冥冥中为我们今天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指出了三大成功法门。作者以巧思妙笔引出张志和与他的别号及词作名句,别有一番用意,在阐述中以此历史文化人物及其作品来巧妙引出乡村文旅创客,并将其喻为文化赋美乡村的绝好案例,同时,作者重点突出乡村、西塞山,提出了张老先生也在冥冥中为我们今天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指出了三大成功法门。以此引出详细阐述,这一行文构思卓而不群、标新立异,令人拍案叫绝。
第三部分: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干,也是文章的精华所在,作者分别以何以“不须归”、何处“鳜鱼肥”、何似“烟波钓徒”这三句张志和词作名句与别号作为段落标题展开详细阐述,探讨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成功法门。作者着力强调要打造让人流连忘返的乡村文化图景,要培育各美其美的文旅消费品牌,要推出更多年轻的乡村文旅主理人,对发展乡村文旅指出了具体的可行路径。例如文章中作者对如何打造乡村文化图景给出了专家型的权威解读,我们要不断深化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文化看似虚的,但其实它恰恰又是最实在的,又是特别具有含金量。在我们浙江,我们现在叫大力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最近又推出了非遗传承薪火行动,它就是要因地制宜彰显乡村特有的文化标识,构建更具江南韵味、江南风情的乡村文化叙事体系和文旅融合IP,切实用文化引客、以文韵留人。这段文字中的关键重点很多,如深化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实施文化基因激活工程、非遗传承薪火行动,这些表述由上至下、由表及里,由虚到实,突出乡村特色,江南韵味、文旅融合,重点提出了用文化引客、以文韵留人,这种解读和阐释非常具有理论权威性和实用性,展现出作者的发展理念和科学思维观念,非常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另外两个段落的阐述中,文章字里行间同样展现作者的巧思,我们乡村振兴需要张志和词中的“山前白鹭”,但又不能光靠“山前白鹭”,还要有诗人笔下的“菰饭莼羹”“鳜鱼肥”。因为我们搞旅游的大家知道,吃住行游购娱是一个整体。在我们浙江,就是要通过乡村旅游“五创”行动,让“百县千碗”“浙韵千宿”“浙派好礼”等文旅消费品牌在广大乡村更好地落地扎根,进一步激发游客“玩起来”“乐起来”,进而让广大乡村“活起来”“富起来”。作者继续以名人名作名句来结合乡村振兴展开论述和解读,结合浙江实际,提出了乡村旅游“五创”行动、“百县千碗”“浙韵千宿”“浙派好礼”等浙江文旅标识,提出进一步激发游客“玩起来”“乐起来”,进而让广大乡村“活起来”“富起来”,非常生动、形象,使文章充满了灵动之意韵,同时将寓情于理,情理交融,非常出彩。作者在何似“烟波钓徒”的阐述中,进一步深度刻画历史文化名人张志和,为其画像,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在湖州写下“西塞山前白鹭飞”的名句时,年龄不到30。按今天来说,张老先生不仅是文创客,也可以算是年轻的文旅主理人。作者以精妙之笔写精彩之句,想必张志和本人读到此句亦会频频点头,会心一笑。我省是青创旅游高地,年轻人的创新创意是发展乡村文旅的最宝贵资源。在我们浙江,要继续办好乡村文旅运营大讲堂,大力发展青创型旅游,让更多年轻的主理人赋予传统乡村无穷的青春活力。作者以同样的笔法,突出青创旅游高地这一概念,提出年轻人的创新创意是发展乡村文旅的最宝贵资源。非常接地气,也非常为年轻人鼓劲打气。大力发展青创型旅游,让更多年轻的主理人赋予传统乡村无穷的青春活力。在段落的末句,作者以此论断式的语句指出乡村发展之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段。
长三角乡村文旅创客大会到今天已是第五届,沪苏浙皖在文旅领域的共通共融也不断结出硕果。相信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我们长三角文旅人志同道合、双向奔赴,一定能携手共创乡村文旅更加精彩的未来。作者的最后一段话,篇幅很小,内涵却非常丰富,突出了持续召开五届的长三角乡村文旅创客大会,展现政策的连续性和产业发展的持久力,作者以沪苏浙皖在文旅领域的共通共融来突出长三角文旅的强劲势头,我们长三角文旅人志同道合、双向奔赴,一定能携手共创乡村文旅更加精彩的未来。最后一句话令人充满了向往和憧憬,给人希望和力量。